液压集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508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8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集成机构,属于液压控制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压力油接口和回油箱接口,压力油接口通过油路管道依次经单向阀、节流阀与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或第二出油口连通;单向阀与压力油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入口端压力传感单元,换向阀与节流阀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负载端压力传感单元;压力油接口与回油箱接口之间设有比例溢流阀,比例溢流阀位于单向阀前端的管道上;换向阀的回油口以及比例溢流阀均通过管道与回油箱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且易操作,且可以很好的降低能力损耗。

Hydraulic integrated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ydraulic integrated mechanis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hydraulic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oil interface and the interface back to the tank, the pressure oil through the oil pipeline interface sequentially through the one-way valve and the throttle valve and the valve of the first oil outlet or second outlet pipe; between the one-way valve and pressure oil inte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inlet end of the pressure sensing unit, pipeline between the valve and the throttle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load side pressure sensing unit; proportional overflow val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interface and the interface pressure oil back to the tank, pipeline proportional overflow valve is locat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one-way valve; the oil return port and proportional overflow valve valve through the pipeline and back to the tank outlet. The utility model is small in volume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reduce the loss of capacity very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集成机构
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草原喷播机转向的液压集成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自动转向控制系统是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用于转向控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电动机控制和电液控制两种,电液控制转向具有控制功率大、响应速度快等特点,主要由液压泵、驱动用电动机、油箱和一些控制阀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驱动用电动机带动油泵工作提供液压油所需的压力源,液压油通过各种控制阀实现流向、压力、流量的调节后经外接油管传输到转向横拉杆中,从而使得喷播机实现转向。由于在控制过程中需要用到液压元件,如液控单向阀、换向阀等,而且这些阀体通常是采用板式连接方式或者叠加式连接方式安装在一起的,因此,造成液压系统体积过大,拆装不便及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播机转向用液压系统体积过大、拆装不便、操作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集成机构,使转向机构小型化且安全可靠,对集成块孔道结构优化改进,降低能量损耗进而节约能源,提高集成块的实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集成机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压力油接口11和回油箱接口12,所述压力油接口11通过油路管道依次经单向阀9、节流阀8与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13或第二出油口14连通;所述单向阀9与压力油接口1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入口端压力传感单元,所述换向阀6与节流阀8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负载端压力传感单元;所述压力油接口11与回油箱接口12之间设有比例溢流阀10,所述比例溢流阀10位于单向阀9前端的管道上;所述换向阀6的回油口以及比例溢流阀10均通过管道与回油箱口12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入口端压力传感单元包括入口端压力传感器2和与所述入口端压力传感器2连接的第一AD转换模块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负载端压力传感单元包括负载端压力传感器4和与所述负载端压力传感器4连接的第二AD转换模块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向阀9、节流阀8、换向阀6、比例溢流阀10以及油路管道均位于壳体1内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13和第二出油口14位于所述壳体1上。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13和第二出油口14用于与转向液压缸的转向横拉杆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单向阀9、换向阀6、比例溢流阀10均为插入式液压元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单向阀、节流阀、换向阀、比例溢流阀以及油路管道均置于壳体内部,并将压力油接口、回油箱接口以及换向阀的第一出油口和第二出油口置于壳体上;通过测得入口端压力实时自动调压、换向。本技术体积小且易操作,且可以很好的降低能力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液压集成机构与转向液压缸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壳体,2-入口端压力传感器,3-第一AD转换模块,4-负载端压力传感器,5-第二AD转换模块,6-换向阀,7-转向液压油缸,8-节流阀,9-单向阀,10-比例溢流阀,11-压力油接口,12-回油箱接口,13-第一出油口,14-第二出油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集成机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有单向阀9、节流阀8、换向阀6、比例溢流阀10以及油路管道。单向阀9、换向阀6、比例溢流阀10均为插入式液压元件。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13或第二出油口14位于壳体1的顶面上,壳体1上还设有压力油接口11和回油箱接口12,压力油接口11和回油箱接口12位于壳体1的底面。压力油接口11通过油路管道依次经单向阀9、节流阀8与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13或第二出油口14连通。压力油接口11与回油箱接口12之间设有比例溢流阀10,比例溢流阀10位于单向阀9前端的管道上;换向阀6的回油口以及比例溢流阀10均通过管道与回油箱口12连通。单向阀9与压力油接口1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入口端压力传感单元,入口端压力传感单元包括入口端压力传感器2和与入口端压力传感器2连接的第一AD转换模块3。入口端压力传感器2与第一AD转换模块3位于壳体1的左侧面。换向阀6与节流阀8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负载端压力传感单元。负载端压力传感单元包括负载端压力传感器4和与负载端压力传感器4连接的第二AD转换模块5。负载端压力传感器4和第二AD转换模块5位于壳体1的左侧面。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13和第二出油口14用于与转向液压缸7的转向横拉杆连接。本技术采用入口端压力传感器2和负载端压力传感器4,同时采集压力油接口压力,根据负载压力调节比例溢流阀溢流10开口大小,达到节能作用,同时按照转向信号调节节流阀8开口大小,实现快速转向,并且减少对液压系统的冲击,延长系统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压集成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压力油接口(11)和回油箱接口(12),所述压力油接口(11)通过油路管道依次经单向阀(9)、节流阀(8)与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13)或第二出油口(14)连通;所述单向阀(9)与压力油接口(1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入口端压力传感单元,所述换向阀(6)与节流阀(8)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负载端压力传感单元;所述压力油接口(11)与回油箱接口(12)之间设有比例溢流阀(10),所述比例溢流阀(10)位于单向阀(9)前端的管道上;所述换向阀(6)的回油口以及比例溢流阀(10)均通过管道与回油箱口(1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压力油接口(11)和回油箱接口(12),所述压力油接口(11)通过油路管道依次经单向阀(9)、节流阀(8)与换向阀(6)的第一出油口(13)或第二出油口(14)连通;所述单向阀(9)与压力油接口(1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入口端压力传感单元,所述换向阀(6)与节流阀(8)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负载端压力传感单元;所述压力油接口(11)与回油箱接口(12)之间设有比例溢流阀(10),所述比例溢流阀(10)位于单向阀(9)前端的管道上;所述换向阀(6)的回油口以及比例溢流阀(10)均通过管道与回油箱口(12)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液压集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压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陈智弭龙凯邵志威侯占峰常佳丽孟庆鹏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