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拉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238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20:57
自动拉尾装置,其中,摇摆座安装在1#侧板与2#侧板上,火头安装在摇摆圈上,摇摆圈套装在摇摆座上,摆杆一端与摇摆圈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连接,1#直流减速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并与偏心轮连接;滑块座设置在1#侧板与2#侧板之间,凸轮轴设置在滑块座一端,滑块座另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两根圆销,压簧套装其中的一根圆销上,滑块上部安装有两排滚轮,拉尾凸轮、滑块凸轮、控制凸轮依次套装在凸轮轴上,并在2#侧板安装有2#微动开关,凸轮轴与2#直流减速电机连接;结构紧凑,工件放入时触动1#微动开关以启动PLC,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与培训成本。

Automatic tailing device

Automatic pull tail device, wherein the swing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1# side and 2# side, head mounted on the swinging ring, rolling ring is sheathed on a swing seat, and one end of the sw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swinging ring, the eccentric wheel is connected, 1# DC motor mounted on the bas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eccentric wheel slide; sea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1# side and 2# side plate, the cam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slide seat at one end, the sliding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slider, the slider is provided with two round pin, a pin spring set which on the slider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wo row roller, tail cam, cam, cam sliding block control in turn set on the cam shaft, and a 2# switch installed on the 2# side, the cam shaft and the 2# DC motor connection; compact structure, when 1# touches the workpiece into the micro switch to start PLC, in the premise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there is It can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cost of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拉尾装置
本技术涉及玻璃保温瓶胆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拉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玻璃保温瓶胆生产工艺基本为边尾,拉尾工序全部为人工操作,操作工艺要求:1、首先进行尾部预热,不经预热不许拉尾;2、拉尾用火适当,拉细部位长度>15mm,割尾部位在12mm以下,厚薄均匀,粗细在φ2.5mm以内,内孔径φ1.0±0.3mm,厚薄、粗细均匀,并要求长短一致,尾根圆直;3、瓶胆玻璃尾管外径φ9±0.5mm,壁厚1.2mm,长度85±5mm;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高;同时保温瓶胆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紧缺,人员流动较大,从而导致企业用工及培训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拉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自动拉尾装置,包括1#侧板、2#侧板、滑块座、滑块、凸轮轴、圆销、底座、直流减速电机、压簧、摇摆圈、摇摆座、偏心轮、摆杆、工作台及配电箱;其中,1#侧板与2#侧板固定在底座上组成一半封闭体,摇摆座安装在1#侧板与2#侧板上,火头安装在摇摆圈上,摇摆圈套装在摇摆座上,摆杆一端与摇摆圈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连接,1#直流减速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并与偏心轮连接,电机支架与底座连接;滑块座设置在半封闭体内部上端,凸轮轴设置在滑块座一端,滑块座另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长短两根圆销,其中长圆销贯穿滑块,且此根圆销一端与1#侧板连接,另一端与套装在凸轮轴上的轴承接触,短圆销一端与1#侧板连接,另一端嵌入滑块内,压簧套装在短圆销上,滑块上部安装有两排用于压玻璃尾管的滚轮,凸轮轴位于两排滚轮中心间距垂直延长线上,拉尾凸轮、滑块凸轮、控制凸轮依次套装在凸轮轴上,2#侧板上设置有2#微动开关,同时拉尾凸轮与滑块凸轮圆弧错位90°安装,以形成等腰三角结构;滑块滑动由滑块凸轮与压簧控制,凸轮轴与2#直流减速电机连接,2#直流减速电机带动凸轮轴与滑块凸轮逆时针转动180°,滑块左右滑动;配电箱内安装有电源、PLC工控板、1#直流减速电机调速器,1#微动开关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下部安装有1#电磁阀、2#电磁阀、3#电磁阀。在本技术中,摇摆圈上部设置有便于拿放工件的开口。在本技术中,摇摆圈上设置有三个火头,火头之间间隔120°。在本技术中,摇摆圈与摇摆座间隙为0.3mm,以保证摇摆圈在摇摆座上转动顺滑。在本技术中,长圆销上套装有铜套。在本技术中,滑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圆销的导杆圆销孔。在本技术中,2#侧板上安装的2#微动开关,工件放入时触动2#微动开关,进而控制2#直流减速电机停止,以调整2#直流减速电机停止时的拉尾凸轮直面与滑块上设置的两排滚轮平行且之间间距最大。在本技术中,摇摆圈的弧形槽内安装有无内圈滚针轴承,摇摆圈通过无内圈滚针轴承与摇摆座定位装配。在本技术中,凸轮轴通过联轴器与2#直流减速电机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紧凑,工件放入时触动1#微动开关以启动PLC程序,通过PLC程序逐一控制启停预热时间、摇摆烧尾、拉尾,以代替手工操作,拉尾质量达到人工操作水平,火头加热火焰大小可根据玻璃料性、玻璃尾管厚度予以调节,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与培训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的摇摆座与偏心轮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加工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清晰,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3的自动拉尾装置,包括1#侧板1、2#侧板2、滑块座3、滑块4、拉尾凸轮5、滑块凸轮6、控制凸轮7、凸轮轴8、联轴器9、轴承(10、12)、圆销11、底座13、1#直流减速电机、2#直流减速电机14、孔用弹性挡圈15、铜套16、压簧17、摇摆圈18、摇摆座19、偏心轮20、电机支架21、摆杆22及工控器;其中,1#侧板1与2#侧板2固定在底座13上组成一半封闭体,摇摆座19通过螺丝安装在1#侧板1与2#侧板2上,摇摆座19中心高度127mm,摇摆圈18上部设置有开口,便于拿放工件,三个火头安装在外径φ92mm摇摆圈18上,间隔120°,摇摆圈18套装在摇摆座19上,摇摆圈18与摇摆座19间隙为0.3mm,以保证摇摆圈18在摇摆座19上转动顺滑,摆杆22一端与摇摆圈18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20连接,1#直流减速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21上,并与偏心轮20连接,电机支架21与底座13连接;滑块座3设置在半封闭体内部上端,凸轮轴8设置在滑块座3一端,滑块座3另一端设置有滑块4,滑块4上设置有长短两根圆销11,其中长圆销11上套装有铜套16贯穿滑块4,且此根圆销11一端与1#侧板1连接,另一端与套装在凸轮轴8上的轴承12接触,短圆销11一端与1#侧板1连接,另一端嵌入滑块4内,压簧17套装在短圆销11上,滑块4上部安装有两排用于压玻璃尾管的滚轮,两排滚轮间距18mm,凸轮轴8位于两排滚轮中心间距垂直延长线上,拉尾凸轮5、滑块凸轮6、控制凸轮7依次套装在凸轮轴8上,拉尾凸轮5与滑块凸轮6圆弧错位90°安装,以形成等腰三角结构;同时在位于滑块座3内的凸轮轴8上安装有轴承12,孔用弹性挡圈15设置在轴承12的两端,滑块4上设置有轴承10;滑块4滑动由滑块凸轮6与压簧17控制,凸轮轴8通过联轴器9与2#直流减速电机14连接,2#直流减速电机14带动凸轮轴8、滑块凸轮6逆时针转动180°,滑块4左右滑动,拉尾凸轮5直面与滑块4上设置的两排滚轮之间间距最大33mm,最小7mm,拉尾凸轮5与滑块4上设置的两排滚轮间距减小以压带动玻璃尾管直线运动,考虑拉制阻力及摩擦系数拉尾凸轮5弧长26mm,实际拉制长度在18mm-22mm;电源、PLC工控板、1#直流减速电机调速器安装在配电箱内,1#微动开关安装在工作台上,1#电磁阀、2#电磁阀、3#电磁阀安装在工作台下部。在本实施例中,滑块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圆销11的导杆圆销孔,滑块座3、导杆圆销孔、摇摆圈18与摇摆座19的弧形槽线切割加工,误差控制在±0.005mm,滑块座3、1#侧板1、2#侧板2、底座13及摇摆座19通过定位螺孔数控机床定位加工,误差控制在±0.2mm;2#侧板2上安装有2#微动开关,工件放入时触动2#微动开关,进而控制2#直流减速电机14停止,以调整2#直流减速电机14停止时的拉尾凸轮5直面与滑块4上设置的两排滚轮平行且之间间距最大。在本实施例中,摇摆圈18的弧形槽内安装有无内圈滚针轴承,通过无内圈滚针轴承与摇摆座19定位装配。参见图4所示,利用自动拉尾装置生产保温瓶胆拉尾具体流程如下:1#电磁阀:预热,2#电磁阀:加热,3#电磁阀:冷风,1#直流减速电机:摇摆圈电机,2#直流减速电机14:拉制电机,1#微动开关:启动开关,2#微动开关:拉制电机控制开关;1#PLC外置可调(1s~10s)时间继电器:控制预热时间,2#PLC外置可调(1s~20s)时间继电器:控制加热时间;工件放入→启动1#微动开关→3#电磁阀关闭、1#电磁阀开启→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拉尾装置

【技术保护点】
自动拉尾装置,包括1#侧板、2#侧板、滑块座、滑块、凸轮轴、圆销、底座、直流减速电机、压簧、摇摆圈、摇摆座、偏心轮、摆杆、工作台及配电箱;其特征在于,1#侧板与2#侧板固定在底座上组成一半封闭体,摇摆座安装在1#侧板与2#侧板上,火头安装在摇摆圈上,摇摆圈套装在摇摆座上,摆杆一端与摇摆圈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连接,1#直流减速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并与偏心轮连接,电机支架与底座连接;滑块座设置在半封闭体内部上端,凸轮轴设置在滑块座一端,滑块座另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长短两根圆销,其中长圆销贯穿滑块,且此根圆销一端与1#侧板连接,另一端与套装在凸轮轴上的轴承接触,短圆销一端与1#侧板连接,另一端嵌入滑块内,压簧套装在短圆销上,滑块上部安装有两排用于压玻璃尾管的滚轮,凸轮轴位于两排滚轮中心间距垂直延长线上,拉尾凸轮、滑块凸轮、控制凸轮依次套装在凸轮轴上,2#侧板上设置有2#微动开关,同时拉尾凸轮与滑块凸轮圆弧错位90°安装,以形成等腰三角结构;凸轮轴与2#直流减速电机连接,配电箱内安装有电源、PLC工控板、1#直流减速电机调速器,1#微动开关安装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下部安装有1#电磁阀、2#电磁阀、3#电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拉尾装置,包括1#侧板、2#侧板、滑块座、滑块、凸轮轴、圆销、底座、直流减速电机、压簧、摇摆圈、摇摆座、偏心轮、摆杆、工作台及配电箱;其特征在于,1#侧板与2#侧板固定在底座上组成一半封闭体,摇摆座安装在1#侧板与2#侧板上,火头安装在摇摆圈上,摇摆圈套装在摇摆座上,摆杆一端与摇摆圈连接,另一端与偏心轮连接,1#直流减速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并与偏心轮连接,电机支架与底座连接;滑块座设置在半封闭体内部上端,凸轮轴设置在滑块座一端,滑块座另一端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长短两根圆销,其中长圆销贯穿滑块,且此根圆销一端与1#侧板连接,另一端与套装在凸轮轴上的轴承接触,短圆销一端与1#侧板连接,另一端嵌入滑块内,压簧套装在短圆销上,滑块上部安装有两排用于压玻璃尾管的滚轮,凸轮轴位于两排滚轮中心间距垂直延长线上,拉尾凸轮、滑块凸轮、控制凸轮依次套装在凸轮轴上,2#侧板上设置有2#微动开关,同时拉尾凸轮与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伯政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市五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