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差自动切换水力除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226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差自动切换水力除焦器,该除焦器由(1)为高压水接管、(2)弹簧室法兰、(3)弹簧压板、(4)弹簧室壳体、(5)弹簧压紧螺栓组、(6)压缩担ǎ罚┗钊恕ⅲǎ福┓濉ⅲǎ梗┣薪勾⑺翘濉ⅲǎ保埃┗钊嘶ぬ住ⅲǎ保保┫赂舭濉ⅲ12)姿铱翘濉ⅲǎ保常┙谆虿邸ⅲǎ保矗┗钊说剂骺谆虿邸ⅲǎ保担┳昕姿剂骺谆虿邸⒔顾剂骺谆虿邸ⅲǎ保罚┳昕姿剂鞴堋ⅲǎ保福┣薪古缱熳椤ⅲǎ保梗┳昕着缱熳椤ⅲǎ玻埃ǎ玻保┛谆虿邸ⅲǎ玻玻┑剂鹘涌谆虿酃钩伞F涮卣髟谟诘墒遥ǎ矗内装有压缩弹簧(活塞杆(7)上固定的压板(3)将弹簧压缩到入水孔或槽(13)与活塞通水孔或槽(14)水导流孔或槽(15)的位置,弹簧室(4)采用法兰结构密封。(*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焦器,属于炼油厂延迟焦化水力除焦专用除焦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和国内考察,现有水力除焦都需将钻孔和切焦分两部完成,钻完孔后,需将联合除焦器提出塔口外或塔口处,实行钻孔向切焦转换,需人员操作进行,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为美国太平洋机泵公司推出的新型联合切焦器,当钻孔完成后,需把高压水切换进行循环,将除焦器提出塔外,接高压风进入活塞与活塞缸之间,使活塞反抗弹簧力作用,然后旋转定位销定位,使活塞停止在新的位置上,最后关闭压力风(如图2),将高压水切换进行切焦,向钻孔方向切换也需把除焦器提出塔外,此结构除焦器我国抚顺二厂,锦州六厂先后引进,此外美国太平洋机泵公司又开发一专利除焦器,采用液压和机械调除焦射流喷嘴直径和角度,但每次调节都需把高压水切换进行循环,操作繁锁,时间长。为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大庆石油化工设计院提出一种液力切换除焦器(如图3所示)专利,在完成钻孔后把除焦器提到塔口下(不提出塔外)打开截止阀利用活塞作用完成钻孔向切焦方向转换,(不需将高压水切换循环)但再向钻孔切换需停泵,把除焦器提出塔外。国内一些炼油厂另外采用一种联合除焦器,第一部钻孔时将切焦喷嘴用丝堵旋紧堵上,待完成钻孔时,将高压水切换循环,把除焦器提出塔外,打开切焦喷嘴堵上钻孔喷嘴,再将高压水切换开始除焦,其缺点是操作时间长。综合以上除焦器的共同缺点是(1)在完成钻孔后都需把除焦器从塔底处(塔高23-27米)提出塔外或塔口处,需要一定的时间,切焦向钻孔切换同样繁琐,为防止再次切换,需控制落焦量,防止焦碳将塔下口堵住现象发生,这样就制约着切焦速度,切焦从上部向下进行,焦碳受到重复射流打击,产生粉焦量多,污染环境和循环用水,影响焦炭产量。(2)由于除焦水是循环使用,在水内含有焦粉和杂质,当进入除焦器液压缸内时,影响液压缸的行程,造成切换受阻。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压差自动切换水力除焦器,它能使钻孔向切焦、切焦向钻孔自动切换,在塔内任意部位,任意时刻都可进行自动切换,切焦可从焦层下部向上切,将大幅度提高除焦效率,减少粉焦量,本技术除焦器的结构可解决焦粉和杂质对切换的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压差自动切换除焦器是在钻孔时将泵出口至除焦器水压降下一定值,开始钻孔,虽然水压降下一些不会影响钻孔的效率,因钻孔时喷嘴距离焦层很近受到的射流打击力仍然使焦碳破碎,而整个除焦钻孔用的时间为整个时间的8%左右,即10分钟左右,待钻孔完毕提高除焦水压力使除焦器内活塞反抗弹簧力继续压缩将钻孔水流切断,切焦水流导通,开始切焦,实现自动切换。如再钻孔调节水压(降到钻孔时的压力)弹簧反抗活塞上的作用力上移,钻孔水导通,切焦水切断,实现自动切换。本技术压差自动切换除焦器设计结构紧凑,塔除焦口的法兰结构可改为通径阀门,除焦时打开阀门即可,减少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钻孔和切焦的自动切换,提高除焦效率,大幅度的减少粉焦,改善环境,达到节电、节水的目的。由于钻孔和切焦的相互自动切换,是除焦器发展突破性的成果,可向除焦程序的自动控制发展,实现除焦的自动化。本技术压差自动切换水力除焦器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为美国太平洋机泵公司推出的切焦器的钻孔位置示意图,属现有技术。图2为图1切焦器的切焦位置示意图。图3为大庆石油化工设计院提出的液力切换除焦器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压差自动切换水力除焦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高压水接管,(2)弹簧室法兰,(3)弹簧压板,(4)弹簧室壳体,(5)弹簧压紧螺栓组,(6)压缩弹簧,(7)活塞杆,(8)阀体,(9)切焦储水壳体,(10)活塞杆护套,(11)下隔板,(12)钻孔储水室壳体,(13)进水孔或槽,(14)活塞杆导流孔或槽,(15)钻孔水导流孔或槽,(16)切焦导流孔或槽,(17)钻孔导流管,(18)切焦喷嘴组,(19)钻孔喷嘴组。图5为图4除焦器中阀体剖视图;其中(20)衬套。图6为图4除焦器中下隔板剖视图;其中(21)开孔或槽,(22)导流接孔或槽;图7为图4除焦器中活塞杆视图;图8为图4除焦器中喷嘴内稳流器视图;图9为图4除焦器中喷嘴内衬套图。图10为图4除焦器进水孔设在活塞杆(7)上。图11为钻孔导流管(17)从除焦器外直接接入钻孔储水室壳体内。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本压差自动切换除焦器的结构如图4所示,由高压水接管(1),法兰螺栓联接(2),弹簧压板(3),弹簧室(4),弹簧压紧螺拴组(5),弹簧(6),活塞杆(7),阀体(8),切焦储水室(9),隔板(11),钻孔储水室(12),钻孔导流管(17),切焦喷嘴组(18),钻孔喷嘴组(19)等构成。弹簧室(4)内装有压缩弹簧(6),靠活塞杆(7)上固定的压板(3)将弹簧压缩到入水孔或槽(13)与活塞通水孔或槽(14),钻孔导流孔或槽(15)的位置,也是活塞杆受到钻孔时的压差作用力,使弹簧变形的同一位置。为使弹簧(6),活塞杆(7)上的密封圈能够更换,弹簧室(4)采用法兰结构密封。阀体(8)如图5所示,开有入水孔或槽(13),钻孔导流孔或槽(15),切焦水导流孔或槽(16),此种结构使弹簧室内的除焦水不断流出,解决了焦粉及杂质在活塞受力腔内的堆积,和切换行程受阻的问题。阀体采用20MnMo锻件,活塞孔处装设1G18Ni9衬套(20),以减小制造成本,并可更换,衬套内孔精磨与活塞杆(7)配合紧密,往复动作不卡。切焦储水室(9)外部安装射流切焦喷嘴两组(18),对称与水平线夹角5-10°布置,储水室内设有活塞导杆护套(10)与阀体(8),下隔板(11)焊接,防止切焦水进入,还设钻孔导流管(17)与阀体(8)下隔板(11)焊接,将钻孔水导入钻孔储水室(12),阻止钻孔水进入切焦储水室和切焦水进入钻孔储水室。在下隔板(11),如图6所示,开孔或槽(21),导流接孔或槽(22),可将活塞杆护套内的残液排出。活塞杆(7)如图7所示,在其A-A截面处开一导水孔或槽。高压水作用在弹簧室活塞杆上产生一压力,在此压力的作用下,带动弹簧压板反抗弹簧力上下往复运动,达到切断和导通钻孔水、切焦水的目的。活塞杆设有○形密封胶圈和档圈,防止水渗漏,活塞杆与阀体配合采用精磨配合。喷嘴组(18),(19)内设有稳流器和衬套,如图8、图9所示,材质为38GrMoAl,衬套内表面氮化处理,硬度HRC≥65,喷嘴出口直径12-14。储水室(12),安装向下30-40°3个钻孔射流喷嘴组(19),实现除焦第一步钻孔。本装置的专利技术,使压差自动切换水力除焦器真正投入工业应用成为可能,在国际上亦属领先地位。使我国在绝大部分炼厂中取代其它除焦器,实现除焦自动化,现代化上一个新台阶,为炼厂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除焦器。权利要求1.一种压差自动切换水力除焦器,该除焦器由(1)为高压水接管、(2)弹簧室法兰、(3)弹簧压板、(4)弹簧室壳体、(5)弹簧压紧螺栓组、(6)压缩弹簧、(7)活塞杆、(8)阀体、(9)切焦储水壳体、(10)活塞杆护套、(11)下隔板、(12)钻孔储水室壳体、(13)进水孔或槽、(14)活塞杆导流孔或槽、(15)钻孔水导流孔或槽、(16)切焦水导流孔或槽、(17)钻孔水导流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差自动切换水力除焦器,该除焦器由(1)为高压水接管、(2)弹簧室法兰、(3)弹簧压板、(4)弹簧室壳体、(5)弹簧压紧螺栓组、(6)压缩弹簧、(7)活塞杆、(8)阀体、(9)切焦储水壳体、(10)活塞杆护套、(11)下隔板、(12)钻孔储水室壳体、(13)进水孔或槽、(14)活塞杆导流孔或槽、(15)钻孔水导流孔或槽、(16)切焦水导流孔或槽、(17)钻孔水导流管、(18)切焦喷嘴组、(19)钻孔喷嘴组、(2)衬套、(21)开孔或槽、(22)导流接孔或槽构成。其特征在于弹簧室(4)内装有压缩弹簧(6)靠活塞杆(7)上固定的压板(3)将弹簧压缩到入水孔或槽(13)与活塞通水孔或槽(14),钻孔水导流孔或槽(15)的位置,弹簧室(4)采用法兰结构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全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