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翻转沾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182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5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翻转沾锡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活动导轨,活动导轨的一侧部设有锡液池,活动导轨的底部设有导轨座,活动导轨的底部靠近锡液池的一侧与导轨座铰接,活动导轨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活动导轨上设有夹具,夹具的两内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活动导轨的两侧上部设有滑动导条,滑动导条滑动设于滑动槽中,夹具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两个芯线槽,芯线槽上设置有固定压板;滑动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夹具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均连接控制器。该自动翻转沾锡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沾锡,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Automatic flipping ti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turning tin device, comprising a first guide rail and the second rail, moves the guide rail, guide rail side activities with a tin bath, a movable guide rail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guide seat, the movable guide rail close to the bottom side of the tin liquid pool and rail seat, both sides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movable guide rail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driving devices,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guide rail clamp, clamp two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side the sliding groove,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movable guide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bar, a sliding guide slide in the sliding groov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xtur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core wire slot, core wir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the sliding guide rail is provided for the position of sensor fixture position, the position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second cylinder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automatic tin plating device can automatically dip tin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翻转沾锡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材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翻转沾锡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设备中,排线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零部件产品,其常应用于各种零部件的电线连接并最终实现一个电子产品的同一协同工作。排线在应用时,其一端通常要压接端子,排线的另一端需要沾锡。沾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人工沾锡,其沾锡效率低,质量差,不适合大批量生产;另一种是机械沾锡,通过翻转线夹而使线夹上的线材的沾锡端先插入助焊剂池,再插入锡炉上,从而实现沾锡,但在操作时,助焊剂及锡液容易被带到外界中而掉落在机器上,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造成机器清理压力。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沾锡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翻转沾锡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沾锡,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自动翻转沾锡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设置有独立的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的一侧部设置有锡液池,所述活动导轨的底部设置有导轨座,所述活动导轨的底部靠近所述锡液池的一侧与所述导轨座铰接,所述活动导轨的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导轨的靠近所述锡液池的侧部并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连接臂,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导轨的背离所述锡液池的侧部并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二连接臂,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斜下方倾斜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气缸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活动导轨的侧部的夹角为45°,所述活动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夹放芯线的夹具,所述夹具呈门字形结构,所述夹具的两内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导轨的两侧上部设置有滑动导条,所述滑动导条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中,所述夹具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两个芯线槽,所述芯线槽的开槽方向垂直于所述夹具的运行方向,所述芯线槽上设置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一侧与所述夹具的顶面铰接,所述固定压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夹具的顶面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滑动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夹具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均连接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夹具连接有驱动其沿着所述滑动导条和所述滑动槽的配合方向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臂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活动导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转轴插入所述第一孔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臂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开孔方向与所述活动导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转轴插入所述第二孔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活动导轨的底部靠近所述锡液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臂,所述第三连接臂开设有第三孔,对应的,所述导轨座的顶面设置有第四连接臂,所述第四连接臂开设有第四孔,所述第三孔、所述第四孔的开孔方向均与所述活动导轨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三连接臂、所述第四连接臂通过第三转轴插入所述第三孔、第四孔形成可转动连接。其中,所述导轨座的顶面还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远离所述锡液池的一侧。其中,所述芯线槽的个数为2个,2个所述芯线槽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固定压板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固定压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芯线槽的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自动翻转沾锡装置,通过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之间设置活动导轨,芯线夹放在夹具上,由第一导轨滑向活动导轨,在活动导轨上实现对芯线的端头的沾锡,沾锡后夹具继续滑向第二导轨,其中,活动导轨可以在第一驱动装置的向下拉动及第二驱动装置的向上推动,使得活动带动夹具及上的芯线相对于导轨座朝向锡液池翻转,并将芯线端头插入锡液池中实现沾锡动作,在沾锡完成后,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均回位,带动活动导轨回位;整个沾锡过程自动化操作,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动翻转沾锡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自动翻转沾锡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自动翻转沾锡装置的活动导轨和导轨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自动翻转沾锡装置的夹具的端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活动导轨;4-锡液池;5-第一连接臂;6-第一转轴;7-第一气缸杆;8-第二连接臂;9-第二转轴;10-第二气缸杆;11-夹具;12-芯线槽;13-固定压板;14-第一气缸;15-第二气缸;16-滑动导条;17-第一孔;18-第二孔;19-第三连接臂;20-第三孔;21-第三转轴;22-导轨座;23-支撑板;24-第四连接臂;25-第四孔;26-滑动槽;100-芯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4所示,自动翻转沾锡装置,包括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第一导轨1与第二导轨2之间设置有独立的活动导轨3,活动导轨3的一侧部设置有锡液池4,活动导轨3的底部设置有导轨座22,活动导轨3的底部靠近锡液池4的一侧与导轨座22铰接。因此,活动导轨3能够相对于导轨座22翻转,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活动导轨的翻转角度为90°。进一步地,活动导轨3的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错开设置,且工作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动作方向相反,如第一驱动装置向上推动活动导轨时,第二驱动装置向下拉动活动导轨,而第一驱动装置向下推动活动导轨时,第二驱动装置向上推动活动导轨,因此,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配合,可以实现活动导轨平稳翻转。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活动导轨3的靠近锡液池4的侧部并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连接臂5,两个第一连接臂5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14,第一气缸14的第一气缸杆7连接第一转轴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推动第一气缸杆在竖向方向上直线运动。而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活动导轨3的背离锡液池4的侧部并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二连接臂8,两个第二连接臂8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的斜下方倾斜设置有第二气缸15,第二气缸15的第二气缸杆10连接第二转轴9,第二气缸杆10的中心轴线与活动导轨3的侧部的夹角为4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气缸推动第二气缸杆在倾斜45°的方向上直线运动。其中,第一连接臂5开设有第一孔17,第一孔17的开孔方向与活动导轨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转轴6插入第一孔17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连接臂5开设有第二孔18,第二孔18的开孔方向与活动导轨3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转轴9插入第二孔18可转动连接。具体地,活动导轨3上设置有用于夹放芯线100的夹具11,夹具11呈门字形结构,夹具11的两内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26,活动导轨3的两侧上部设置有滑动导条16,滑动导条16滑动设置于滑动槽26中,夹具11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两个芯线槽12,芯线槽12的开槽方向垂直于夹具11的运行方向,芯线槽12上设置有固定压板13,固定压板13的一侧与夹具11的顶面铰接,固定压板13的另一侧与夹具11的顶面通过卡扣连接。在初始时,打开固定压板的卡扣端,将芯线卡入芯线槽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动翻转沾锡装置

【技术保护点】
自动翻转沾锡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设置有独立的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的一侧部设置有锡液池,所述活动导轨的底部设置有导轨座,所述活动导轨的底部靠近所述锡液池的一侧与所述导轨座铰接,所述活动导轨的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导轨的靠近所述锡液池的侧部并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连接臂,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导轨的背离所述锡液池的侧部并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二连接臂,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斜下方倾斜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气缸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活动导轨的侧部的夹角为45°,所述活动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夹放芯线的夹具,所述夹具呈门字形结构,所述夹具的两内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导轨的两侧上部设置有滑动导条,所述滑动导条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中,所述夹具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两个芯线槽,所述芯线槽的开槽方向垂直于所述夹具的运行方向,所述芯线槽上设置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一侧与所述夹具的顶面铰接,所述固定压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夹具的顶面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滑动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夹具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均连接所述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翻转沾锡装置,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设置有独立的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的一侧部设置有锡液池,所述活动导轨的底部设置有导轨座,所述活动导轨的底部靠近所述锡液池的一侧与所述导轨座铰接,所述活动导轨的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导轨的靠近所述锡液池的侧部并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一连接臂,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之间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活动导轨的背离所述锡液池的侧部并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二连接臂,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之间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斜下方倾斜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第二气缸杆连接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气缸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活动导轨的侧部的夹角为45°,所述活动导轨上设置有用于夹放芯线的夹具,所述夹具呈门字形结构,所述夹具的两内侧分别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活动导轨的两侧上部设置有滑动导条,所述滑动导条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槽中,所述夹具的顶面开设有至少两个芯线槽,所述芯线槽的开槽方向垂直于所述夹具的运行方向,所述芯线槽上设置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一侧与所述夹具的顶面铰接,所述固定压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夹具的顶面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滑动导轨上设置有用于感应所述夹具的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源彬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安源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