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石渣生产碳化焦球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1482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利用电石渣生产碳化焦球的方法,属于电石化工领域,主要是指利用电石渣制备电石生产的原料:碳化焦球。电石渣经脱水处理得到干基电石渣,其特征在于脱水处理后的干基电石渣与焦炭末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球,然后在碳化罐内,用水洗处理后的石灰窑废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碳化,制成碳化焦球。该方法工艺简单,既变废为宝,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且得到的碳化焦球完全符合电石生产的强度、粒度要求。(*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石化工领域,主要是指利用电石渣制备电石生产原料碳化焦球。电石渣为电石制乙炔后的产物,排放量极大,而电石渣没能利用成为厂家的沉重负担。目前文献上记载的利用电石渣生产电石的方法,是将电石渣脱水烧成氧化钙,然后混碳生产电石。或是将电石渣混碳成球烘干后,用于电石生产。以上方法仅为资料介绍,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电石渣脱水烧成氧化钙或电石渣、碳混合球的烘干均需很高的温度,能源消耗巨大。2、制成的氧化钙或氧化钙、碳混合球,粉末很多,且大颗粒状物亦存在易碎及风化,使粒度、强度达不到电石生产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存在的缺点,给出一种利用电石渣制备电石生产原料,即碳化焦球的方法,从而达到变废为宝,节约能源的目的。所述的,其总的思路为将原来电石渣中的化合水转化为物理水的方法,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处理,以脱去全部水份,并达到电石生产强度、粒度要求。电石渣经脱水处理得到干基电石渣,其特征在于脱水处理后的干基电石渣与焦炭末按1-3∶1的比例混合成球,然后在碳化罐内,用水洗处理后的石灰窑废气在50-130℃温度下进行碳化,制成碳化焦球。该方法工艺简单,所用原料电石渣、焦炭末均为廉价废物,既变废为宝,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且生产得到的碳化焦球完全符合电石生产中的强度、粒度要求。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将乙炔气厂排出的电石渣(含水60-90%)先经沉淀池沉淀,使排放的电石渣含水量小于50%,再经过堆场晒干处理得到含水量小于20%的干基电石渣。干基电石渣与焦炭末按1.5-2.5∶1的比例进行混合,然后经成球机制成球形体,放在碳化罐内,用水洗处理后的石灰窑废气进行碳化,碳化温度为50-130℃,碳化时间为15-20小时。得到的碳化焦球,使焦球内的电石渣(氢氧化钙)85%转化为碳酸钙,把氢氧化钙中的化合水转化成游离水并在碳化过程中脱掉。由于碳酸钙的“骨架”作用,使焦球强度及粒度达到电石生产要求,然后投入电石炉内进行反应生产电石。权利要求1.,电石渣经脱水处理得到干基电石渣,其特征在于脱水处理后的干基电石渣与焦炭末按1-3∶1的比例混合成球,然后在碳化罐内,用水洗处理后的石灰窑废气在50-130℃温度下进行碳化,制成碳化焦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电石渣的脱水处理是指先经沉淀池沉淀,再经过堆场晒干处理得到干基电石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干基电石渣与焦炭末的比例为1.5-2.5∶1。全文摘要,属于电石化工领域,主要是指利用电石渣制备电石生产的原料碳化焦球。电石渣经脱水处理得到干基电石渣,其特征在于脱水处理后的干基电石渣与焦炭末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球,然后在碳化罐内,用水洗处理后的石灰窑废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碳化,制成碳化焦球。该方法工艺简单,既变废为宝,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且得到的碳化焦球完全符合电石生产的强度、粒度要求。文档编号C10B53/00GK1105381SQ93112800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林家骍, 钟山虎, 柳志强, 赵幼远 申请人:杭州电化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利用电石渣生产碳化焦球的方法,电石渣经脱水处理得到干基电石渣,其特征在于脱水处理后的干基电石渣与焦炭末按1-3∶1的比例混合成球,然后在碳化罐内,用水洗处理后的石灰窑废气在50-130℃温度下进行碳化,制成碳化焦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家钟山虎柳志强赵幼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