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室炉式焦炉装入煤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7147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向室炉式焦炉内装入煤的方法及其装置,用平板给料器运出煤料斗内的煤,从装入筒向室炉式焦炉的炭化室落下;进行装入时,a利用在由平板给料器运出的煤自由落下轨迹的上方外侧的具有旋转中心的旋转叶片,在落下开始初期追打由平板给料器运出的煤,使其加速;b越到煤装入的后期越增加旋转叶片的转速;c要使炭化室内高度方向的煤松密度均匀地堆放积煤。可根据由平板给料器运出的煤的品质和数量,使旋转叶片的中心位置沿水平或垂直方向移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使供入焦炉内的煤的上下方向的松密度差小、能得到质量稳定的焦炭的、向焦炉中装入煤的方法及其装置。通常,用于制造焦炭的室炉式焦炉的炉体下部配置蓄热室,在其上部交替地配置许多炭化室和燃烧室,从在各炭化室的纵向配置的数个装入口将煤装入炭化室。附图说明图13是表示在这种焦炉中的以往的煤装入装置的说明图。在图13中,相应于在炭化室8的纵向配置的装入口7,有数个煤料斗1,图中未示出的搭载煤料斗1的煤装入车沿焦炉炭化室8的横向移动,利用设置在各煤料斗1下部的平板给料器3运送各煤料斗1内的煤2,从煤运送口5,经过煤装入筒6将煤2装入炭化室8中。装入炭化室8中的煤2,随休止角,在各装入口7的正下方形成具有尖峰部的凸凹面,为了将凸凹面弄成水平而设置了平煤器(图中未示出),装入煤后,通过从炭化室8的一端至另一端反复数次前进后退,进行使凸凹面均匀平整的作业。如上所述,向焦炉炭化室8装入煤是从煤运送口5经过炭化室8上部的装入口7自然下落来进行,如从图14中所示的焦炉内的煤松密度分布图看到的那样,碳化室8内的煤2由于下部的落下距离大,松密度大,越到上部落下距离越小,松密度变小。因此,从焦炉的下部到上部,煤的松密度有差别,造成所生成的焦炭强度不均匀,成为引起质量和生产率低下的原因。为了解决此问题,已经开发了种种方法和装置。例如,在特开昭57-36183中,作为降低因装入焦炉炭化室的煤上层部的低松密度造成的焦炭强度不均匀的方法,提出在装入煤的平煤器本体的顶端设置加振机,将表面已均匀的装入煤的上层部加压并加振,增加松密度的方法;另外,在特开昭60-15487中,提出在装入煤的平煤器本体的顶端设置自由旋转的压实辊,边压紧装入煤的上表层部,边将其压平的方法。另外,在实开昭57-150538中,提出利用油压缸使煤料斗形成能上下移动的结构,在将煤装入炭化室时,增大煤落下距离的落差的装入装置。再有,在特公昭60-23140中,为了使装入焦炉炭化室中的煤的上下方向的松密度分布均匀,提出了利用由一对皮带构成的投入装置,以合适的速度加速装入煤,在装入的同时,控制该炭化室内的装入煤的填充度和松密度分布的方法。在特开昭58-142972中,提出了将煤送入装入孔正上方的套管内,利用叶轮将煤加速装入的方法,为使装入的煤的松密度均匀化,预料到加速时的煤粒因空气阻力而失速,采用了越在装入前期越增大加速程度,在装入后期降低加速程度的方法。另外,在特开平3-796中,分别提出在从室炉式焦炉的装入口向炭化室内装入原料时,从压平口将具有附设在压紧机上的旋转叶片的平煤器插入炭化室内,从装入口直下落下的炭粉被以马达驱动的旋转叶片加速,落下,以便控制装入原料(原料煤)的松密度和松密度分布的方法。但是,在特开昭57-36183和特开昭60-15487所揭示的方法中,加振器或压实辊与平煤器本体一起进入焦炉炭化室内,所以其结构或机能是复杂的,在粉尘多且高温气氛的炭化室内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故障。另外,在实开昭57-150538中揭示的方法中,煤料斗的上下移动式结构和功能是复杂的,在粉尘多且高温气氛的炭化室内长时间使用,存在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而且因装载重量过重,在对焦炉的垂直载荷方面,加重炉子的负担,这是不令人满意的。再有,在特公昭60-23140和特开昭58-142972所揭示的方法中,装置庞大,不仅需要复杂的控制,而且为了设备的维护保养,有加重负担的问题。另外,即使没有特开昭58-142972所揭示的方法,关于实际的装入煤的自然落下,也得到落下距离越长,落下速度越大的结果。还有,在特开平3-796所揭示的方法中,由于旋转叶片位于装入口的正下方,从料斗经过装入口落下的原料不一定在能碰到旋转叶片的位置上,一旦落在旋转叶片上的原料向周围飞散,就难以控制使原料落入炭化室内的方向和速度。总之,这些已有技术,装置的规模大,不仅需要复杂的控制,而且为了设备的维护保养,存在加重负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使装入室炉式焦炉炭化室中的煤的松密度均匀的新颖装入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是向室炉式焦炉内装入煤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用平板给料器运送煤料斗中的煤,向室炉式焦炉的炭化室下落、装入时,a.利用在由平板给器运送的煤自由落下的轨迹上方外侧有旋转中心的旋转叶片,在落下开始的初期阶段进行追打加速,b.越在煤装入的后期越增加上述旋转叶片的转数。另外,本专利技术是向室炉式焦炉内装入煤的装置,其特征是,它由下述部分组成容纳煤的煤料斗,运出煤料斗内的煤的平板给料器,使由平板给料器运出的煤的下落速度在其落下初期阶段加速、而且在煤自由落下的落下轨迹上方外侧有旋转中心位置的旋转叶片,以及将通过该旋转叶片加速落下的煤引向焦炉炭化室的装入筒。关于其他措施,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可以清楚。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向焦炉内装入煤的装置概略图。图2是表示煤下落冲击压力和松密度的关系的特性图。图3是煤运出速度和煤流截面积的关系特性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叶片的转数控制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相对于由平板给料器运出煤的煤运出速度的上下松密度差的特性图。图6是表示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叶片转数和平板给料器转速的工艺流程图。图7是表示煤粒落下距离和落下速度的关系的特性图。图8表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煤装入装置的侧面断面图。图9表示图8的平面图。图10(a)-(c)是备有旋转叶片的圆筒的配置位置说明图。图11(a)-(c)是表示旋转叶片的形状的图。图12是表示煤落下位置与分散率的关系的图。图13是表示以往装置的结构的图。图14是表示以往的焦炉内的松密度分布的特性图。首先,在图1中表示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装置的概况。图中1是装满煤2的煤料斗,3是平板给料器,它设置在煤料斗1的下部,以合适的量从该料斗1的煤运出口5运出煤2,9是煤加速装置,它有旋转叶片10,该旋转叶片10固定在旋转圆筒11上。旋转圆筒11的旋转中心12处于由平板给料器3运出的煤2自由落下时的落下轨迹上方外侧,其配置位置能够接近或离开平板给料器3并能上下移动。另外,6是将由旋转叶片10加速落下的煤2导向焦炉炭化室8的装入筒。用平板给料器3、以合适的量运出煤料斗1中的煤2,从煤运出口5使其自由落下,用旋转叶片10加速,装入炭化室8中。为了以良好状态将煤料斗1中的煤2装入炭化室8内,本专利技术人反复进行各种试验,结果弄清了以下所述的事实。如图2的煤落下冲击压力和松密度的关系特性图所示,可发现运出的煤的每碰撞单位面积的运出速度M/S(kg/S/m2)(S表示装入时的煤流断面积,或者向堆积山的碰撞断面积)和煤堆积成堆积山时的速度V(m/s)的积与炭化室内的煤松密度BD(kg/m2)有相关关系,基于这种关系,作为上下方向的松密度的控制手段,发现调整煤堆积时的速度V是有效的。即,在以自然落下将煤料斗1中的煤2装入焦炉的炭化室8中的情况下,如图14所示,投入炭化室8中的煤2在装入口7的正下方有顶点,以与煤的水分相对应的休止角,而形成堆积山。装入的煤接连不断地冲出堆积山的顶点,以此时的冲击压力P(N/m2)压实煤的堆积山,提高装入煤的松密度。这里,落下冲击压力P(N/m2),如下式(1)所示,用向堆积山的冲击断面积S(m2)除以落下冲击力F(N)而求出,落下冲击压力P与成比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向室炉式焦炉内装入煤的方法,其特征是,用平板给料器运出煤料斗内的煤,从装入筒向室炉式焦炉的炭化室落下,进行装入时,a.利用旋转中心在由平板给料器运出的煤自由落下轨迹的上方外侧的旋转叶片,在落下开始初期追打由平板给料器运出的煤,使其加速, b.越到煤装入的后期越增加上述旋转叶片的转速,c.要使炭化室内高度方向的煤松密度均匀地堆积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冈浩二井川胜利田口整司松井凸贵反町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