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720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组件(1),包括:‑双质量飞轮(4),所述双质量飞轮包括第一弹性阻尼装置(14),所述第一弹性阻尼装置弹性地联接初级惯性飞轮(8)和次级惯性飞轮(9),并且适于阻尼在正向方向上传输的、且值比第一正向止转转距小的转矩的振动,和‑离合器装置(6),所述离合器装置包括第二弹性阻尼装置(16),所述第二弹性阻尼装置弹性地联接输入元件(17)和输出元件(18),并且适于阻尼在正向方向上传输的、且值比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小的转矩的振动,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19,38)在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26%和84%之间。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for motor vehicles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iv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1), including: dual mass flywheel (4), the double mass flywheel comprises a first elastic damping device (14), the first elastic damping device elastically connected primary inertia flywheel (8) and the secondary inertia flywheel (9), and is suitable for damping transmission in the forward direction and value than the first positive stop vibration around from small torque, and clutch device (6), the clutch device comprises second elastic damping device (16), the second elastic damping device of elastic element (17) connected to the input and output elements (18), vibra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transmission in the forward direction of the damping ratio, and the value of the second positive stop around distance and small torque, the second positive stop around the distance (19,38) between the first positive stop around the distance of the 26% and 8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辆传动领域。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设计成布置在机动车辆的热力发动机和齿轮箱之间的传动组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在主动轴(诸如,热力发动机的曲轴)和从动轴(诸如,齿轮箱的输入轴)之间联接的目的,已知使用集合有飞轮和离合器装置的传动组件。飞轮被设计成固定到主动轴。离合器装置包括固定到飞轮的离合器盖、设计成与从动轴一体旋转的摩擦盘、与离合器盖一体旋转的压板,以及铰接到离合器盖的环状隔板,该环状隔板用以使所述压板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在轴向上受压,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摩擦盘被夹紧在所述压板和形成反作用板的所述飞轮的区域之间,而在所述脱离位置中,所述摩擦盘被释放。因此,在所述接合位置中,发动机转矩从主动轴传输到从动轴。此外,由于在发动机气缸中发生爆震,内燃发动机具有循环的扰动。为了滤除由热力发动机的循环扰动引起的振动,已知将具有弹性构件的扭震吸收器整合在前述的传动组件中。如果没有这种吸震器,则进入齿轮箱的振动会在其运行过程中产生冲击、噪音或滋扰,这是特别不希望的,甚至导致破裂。例如,文献US4220233描述了一种这样的离合器组件,其包括与离合器装置相关联的双质量飞轮,该离合器装置的摩擦盘配备有扭震吸收器。鉴于将双质量飞轮和配备有扭震吸收器的摩擦盘置于一起的组件的较大的轴向占用面积,它们的使用仅限于具有足够可用空间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基于的一个构思在于提出了一种改进类型的传动组件,其被设计成将主动轴连接到从动轴。根据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被设计用于确保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联接,所述组件包括:-双质量飞轮,其包括:初级惯性飞轮和次级惯性飞轮,所述初级惯性飞轮设计成固定到所述主动轴;所述主和次级惯性飞轮安装成能够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和第一弹性阻尼装置,所述第一弹性阻尼装置弹性地联接所述初级惯性飞轮和所述次级惯性飞轮,并且适于阻尼下列振动:在正向方向上从所述初级惯性飞轮传输到所述次级惯性飞轮的转矩的振动,该转矩的值小于第一正向止转转距;和在反向方向上从所述次级惯性飞轮传输到所述初级惯性飞轮的转矩的振动,该转矩的值小于第一反向止转转距;和-离合器装置,包括:具有摩擦内衬的摩擦盘;和离合器机构,所述离合器机构固定到所述双质量飞轮的次级惯性飞轮,并且能够采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离合器机构按压所述摩擦内衬抵靠所述双质量飞轮的次级惯性飞轮,所述摩擦盘还包括扭震吸收器,所述扭震吸收器具有:与所述摩擦内衬一体旋转的输入元件和设计成与所述从动轴旋转联接的输出元件,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元件安装成能够绕所述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第二弹性阻尼装置,所述第二弹性阻尼装置弹性地联接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元件,并且适于阻尼下列振动:在正向方向上从所述输入元件传输到所述输出元件的转矩的振动,该转矩的值小于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和在反向方向上从所述输出元件传输到所述输入元件的转矩的振动,该转矩的值小于第二反向止转转距;所述组件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在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26%和84%之间。因此,这种传动组件能够在发动机不能传递其最大转矩的低速区域中,通过双质量飞轮和摩擦盘的扭震吸收器有效地滤除振动。此外,通过使摩擦盘的扭震吸收器的阻尼装置的止转转距低于双质量飞轮的止转转矩,特别是低于最大发动机转矩,可以使用较小体积与/和较小重量与/和较便宜的阻尼装置,这允许减小摩擦盘的轴向占用面积(footprint)和/或其惯性和/或其成本,同时在它们的滤除范围内保持良好的性能。这种传动组件由此被证明是特别适用于具有两个或三个汽缸的发动机,该发动机在低速下产生强循环扰动,并且在发动机和齿轮箱之间可用以容纳传动组件的轴向占用面积有时受限。这种传动组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以下特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大于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33%,优选地大于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40%。-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小于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75%,优选地小于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66%。-例如,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在160Nm和300Nm之间,优选地在190Nm和220N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反向止转转距小于第一反向止转转距。-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反向止转转距在0和60Nm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反向止转转距是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阻尼装置在所述输入和输出元件的相对旋转的整个范围中具有恒定刚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阻尼装置具有第一刚度和不同于所述第一刚度的第二刚度,所述第一刚度用于在所述正向方向上的转矩传输,所述第二刚度用于在所述反向方向上的转矩传输。-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刚度大于第二刚度,以提高在反向上的滤除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装置例如具有在正向方向上渐增的非线性刚度,这例如通过板簧类型或者弹性体类型的弹性装置而获得。-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阻尼装置在输入和输出元件的休止的相对位置中被预压缩。所述休止的所述相对位置是没有转矩被传输时所述输入和输出元件采用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小于驱动所述主动轴的内燃机能够输送的最大转矩。-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大于内燃机能够输送的最大转矩的40%,优选地大于所述最大转矩的50%,例如大于所述最大转矩的6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小于内燃机能够输送的最大转矩的100%,优选地小于90%,例如大于所述最大转矩的8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反向止转转距小于内燃机能够输送的最大转矩。-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正向止转转距大于或等于驱动主动轴的内燃机能够输送的最大转矩的120%,并且优选地在所述最大转矩的120%和150%之间,在120%和130%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反向止转转距大于或等于驱动主动轴的内燃机能够输送的最大转矩的120%,优选地在所述最大转矩的120%和150%之间,例如在所述最大转矩的120%和130%之间。-主和次级惯性飞轮能够绕旋转轴线X在第一和第二最大行程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最大行程位置分别对应于主和次级惯性飞轮在两个相反的相对旋转方向上的相对最大旋转,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和第一反向止转转距分别对应于主和次级惯性飞轮到达它们的第一和第二最大行程位置的转矩阈值。-输入和输出元件能够绕旋转轴线X在第一和第二最大行程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所述第一和第二最大行程位置分别对应于输入和输出元件在两个相反的相对旋转方向上的相对最大旋转,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和第二反向止转转距分别对应于输入和输出元件到达它们的第一和第二最大行程位置的转矩阈值。-在另一实施例中,主和次级惯性飞轮的最大行程位置和/或输入和输出元件的最大行程位置通过在初级飞轮和次级飞轮之间和/或在输入元件和输出元件之间作用的邻接装置获得。-第二弹性阻尼装置布置为使得,对于在正向方向上传输的且值与第二正向止转转距相等的转矩,所述第二弹性阻尼装置在正向方向上贮备的势能大于它们的最大势能的70%,优选地在80%和100%之间。-第二弹性阻尼装置布置为使得,对于在反向方向上传输的且值与第二反向止转转距相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被设计成确保在主动轴(5)和从动轴(7)之间的联接,所述组件包括:‑双质量飞轮(4),其包括:·初级惯性飞轮(8)和次级惯性飞轮(9),所述初级惯性飞轮被设计成固定到所述主动轴(5);所述初级惯性飞轮和所述次级惯性飞轮被安装成能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和·第一弹性阻尼装置(14),所述第一弹性阻尼装置弹性地联接所述初级惯性飞轮(8)和所述次级惯性飞轮(9),并且适于阻尼下列振动:‑针对在正向方向上从所述初级惯性飞轮(8)传输到所述次级惯性飞轮(9)的转矩,其具有的值小于第一正向止转转距;和‑针对在反向方向上从所述次级惯性飞轮(9)传输到所述初级惯性飞轮(8)的转矩,其具有的值小于第一反向止转转距;以及‑离合器装置(6),其包括:·具有摩擦内衬的摩擦盘(21);和·离合器机构,所述离合器机构固定到所述双质量飞轮(4)的次级惯性飞轮(9),所述离合器机构能够采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离合器机构按压所述摩擦内衬抵靠所述双质量飞轮(4)的次级惯性飞轮(9),所述摩擦盘(21)还包括扭震吸收器,所述扭震吸收器具有:·与所述摩擦内衬一体旋转的输入元件(17),和设计成与所述从动轴(7)旋转联接的输出元件(18),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元件安装成能够绕所述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第二弹性阻尼装置(16),所述第二弹性阻尼装置弹性地联接所述输入元件(17)和所述输出元件(18),并且适于阻尼下列振动:‑针对在正向方向上从所述输入元件(17)传输到所述输出元件(18)的转矩(34,36),其具有的值小于第二正向止转转距(37,41,19),和‑针对在反向方向上从所述输出元件(18)传输到所述输入元件(17)的转矩(34,36)的振动,其具有的值小于第二反向止转转距(39,42,43);所述组件的特性在于,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19,38)为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26%至84%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02 FR 1551722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被设计成确保在主动轴(5)和从动轴(7)之间的联接,所述组件包括:-双质量飞轮(4),其包括:·初级惯性飞轮(8)和次级惯性飞轮(9),所述初级惯性飞轮被设计成固定到所述主动轴(5);所述初级惯性飞轮和所述次级惯性飞轮被安装成能绕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和·第一弹性阻尼装置(14),所述第一弹性阻尼装置弹性地联接所述初级惯性飞轮(8)和所述次级惯性飞轮(9),并且适于阻尼下列振动:-针对在正向方向上从所述初级惯性飞轮(8)传输到所述次级惯性飞轮(9)的转矩,其具有的值小于第一正向止转转距;和-针对在反向方向上从所述次级惯性飞轮(9)传输到所述初级惯性飞轮(8)的转矩,其具有的值小于第一反向止转转距;以及-离合器装置(6),其包括:·具有摩擦内衬的摩擦盘(21);和·离合器机构,所述离合器机构固定到所述双质量飞轮(4)的次级惯性飞轮(9),所述离合器机构能够采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中,所述离合器机构按压所述摩擦内衬抵靠所述双质量飞轮(4)的次级惯性飞轮(9),所述摩擦盘(21)还包括扭震吸收器,所述扭震吸收器具有:·与所述摩擦内衬一体旋转的输入元件(17),和设计成与所述从动轴(7)旋转联接的输出元件(18),所述输入元件和所述输出元件安装成能够绕所述旋转轴线X相对于彼此旋转移动;·第二弹性阻尼装置(16),所述第二弹性阻尼装置弹性地联接所述输入元件(17)和所述输出元件(18),并且适于阻尼下列振动:-针对在正向方向上从所述输入元件(17)传输到所述输出元件(18)的转矩(34,36),其具有的值小于第二正向止转转距(37,41,19),和-针对在反向方向上从所述输出元件(18)传输到所述输入元件(17)的转矩(34,36)的振动,其具有的值小于第二反向止转转距(39,42,43);所述组件的特性在于,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19,38)为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26%至84%的范围内。2.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19,38)大于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33%,优选地,大于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正向止转转距(19,38)小于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75%,优选地,小于所述第一正向止转转距的66%。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反向止转转距小于所述第一反向止转转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反向止转转距在0至60Nm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动组件,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库蒂里耶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离合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