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064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形成低温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制作含有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和满足下述条件(1)和(2)的乙烯-α‑烯烃(碳原子数4~20)-非共轭多烯共聚物(B)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1)式:([EX]+2[Y])/〔2×[E]×([X]+[Y])〕所示的B值为1.20以上。其中,[E]、[X]和[Y]分别表示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来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EX]表示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二单元组链分率。(2)共聚物(B)的、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与来自α‑烯烃(碳原子数4~20)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40/60~90/10。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composition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composition capable of forming a molding body with excellent low temperature and impact resistance. Produced with crystalline olefin polymer (A) and meet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1) and (2) ethylene alpha olefin (carbon atom number 4 ~ 20) nonconjugated polyene copolymer (B)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composition. (1): ([EX]+2[Y]) / [2 x [E] x ([X]+[Y])] the B value is more than 1.20. Among them, [E], [X] and [Y] Moore Moore said structural units from ethylene fractio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from the structural unit of 4 ~ Moore structural unit of the 20 alpha olefin fraction, from non polyene fraction respectively, [EX] represents a structural unit from ethylene from 4 carbon atoms to unit 20 of the alpha olefin two unit chain fraction. (2) copolymer (B), the structural units from ethylene and alpha olefins from (carbon atom number 4 ~ 20) molar ratio of the structural unit is 40/60 ~ 90/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提供低温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详细而言,涉及能够提供低温耐冲击性和机械物性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能够提供低温耐冲击性和低温断裂伸长率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和它们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轻量且容易再循环,因此作为节能、节省资源型的热塑性弹性体,特别是作为硫化橡胶的替代品,被广泛用于汽车部件、工业机械部件、电子电气设备部件、建材等。然而,现有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与硫化橡胶相比,存在拉伸强度、断裂伸长度、压缩永久变形差这样的缺点,强烈要求对其进行改良。作为对这些特性进行改良后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专利文献1提案了,通过在特定的条件下将结晶性聚烯烃树脂与乙烯-丙烯-非共轭多烯共聚物橡胶动态交联而获得的热塑性弹性体。另外,根据用途(例如汽车部件用途),有时使用特意未交联、只进行动态热处理(动态混炼)而获得的热塑性弹性体(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01279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461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将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动态交联得到的热塑性弹性体与硫化橡胶进行比较时,由于低温耐冲击性差而存在问题。另外,也要求对该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物性等的机械物性进行改良。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未动态交联的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中,与硫化橡胶进行比较时,由于低温耐冲击性差而存在问题。有时低温下的断裂伸长率也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低温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低温耐冲击性优异、且拉伸强度和拉伸伸长度等的机械物性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形成低温下的耐冲击性和断裂伸长率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精心研究。其结果,发现含有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和特定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能够形成特别是低温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发现通过将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特定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和过氧化物系交联剂动态交联而获得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能够形成低温耐冲击性和拉伸物性等的机械物性优异的成型体,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发现以特定的比例含有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特定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能够形成低温耐冲击性和断裂伸长率优异的成型体,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也称为组合物(I))的特征在于:含有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和满足下述条件(1)和(2)的乙烯-α-烯烃(碳原子数4~20)-非共轭多烯共聚物(B))。(1)下述式(i)所示的B值为1.20以上。B值=([EX]+2[Y])/〔2×[E]×([X]+[Y])〕…(i)其中,[E]、[X]和[Y]分别表示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来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EX]表示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二单元组链分率。(2)共聚物(B)的、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与来自α-烯烃(碳原子数4~20)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40/60~90/10。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也称为组合物(II))的特征在于:通过将上述聚合物(A)、上述共聚物(B)和过氧化物系交联剂(D)动态交联而获得。上述交联剂(D)优选为有机过氧化物。在组合物(II)中,上述聚合物(A)优选为丙烯系(共)聚合物。在上述组合物(I)和(II)中,优选以(A)/(B)=90/10~10/90的重量比含有上述聚合物(A)和上述共聚物(B)。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在本专利技术中,也称为组合物(III))的特征在于:含有上述聚合物(A)30~70重量份、上述共聚物(B)1~30重量份和乙烯-α-烯烃(碳原子数3以上)共聚物(C)1~60重量份(其中,该聚合物(A)、该共聚物(B)和该共聚物(C)的合计为100重量份)。上述组合物(III)优选是通过在不存在交联剂的情况下进行动态热处理而获得的组合物。在上述组合物(III)中,上述聚合物(A)优选为丙烯与丙烯以外的α-烯烃的嵌段共聚物。上述共聚物(C)的以190℃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ASTMD1238、2.16kg负荷)优选为0.01~50(g/10分钟)。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I)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上述式(i)所示的B值为1.20以上的乙烯-α-烯烃(碳原子数4~20)-非共轭多烯共聚物(B)和过氧化物系交联剂(D)动态交联。上述共聚物(B)优选还满足以下的条件(3)和(4)中的至少1个。(3)上述共聚物(B)的门尼粘度ML(1+4)(125℃)为5~100。(4)相对于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α-烯烃(碳原子数4~20)的结构单元和来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的合计100摩尔%,来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1~6.0摩尔%。上述共聚物(B)的α-烯烃优选为1-丁烯。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能够获得低温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能够适当获得汽车用安全气囊盖等的汽车部件。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I)能够获得低温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和拉伸伸长度等的机械物性优异的成型体,能够适当获得汽车用安全气囊盖等的汽车部件。由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II)能够获得低温下的耐冲击性和断裂伸长率优异的成型体。特别是从能够提高低温下的耐冲击性和断裂伸长率这样的观点考虑,上述热塑性弹性体能够适当获得用于汽车的内装或外装的汽车部件,例如作为汽车内装部件的汽车内装表皮材料、汽车用安全气囊盖,作为汽车外装部件的挡泥板、扰流唇、翼子板内衬。专利技术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能够形成低温耐冲击性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能够形成低温耐冲击性优异、拉伸强度和拉伸伸长度等的机械物性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利用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能够形成低温下的耐冲击性和断裂伸长率优异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含有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和特定的乙烯-α-烯烃(碳原子数4~20)-非共轭多烯共聚物(B))。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I)通过将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特定的乙烯-α-烯烃(碳原子数4~20)-非共轭多烯共聚物(B)和过氧化物系交联剂(D)动态交联而获得。该组合物(II)至少将聚合物(A)与共聚物(B)动态交联而形成。通过将这样的聚合物(A)与共聚物(B)利用交联剂(D)动态交联,才可以获得低温耐冲击性、机械物性均优异的组合物(II)。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III)以特定的比例含有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特定的乙烯-α-烯烃(碳原子数4~20)-非共轭多烯共聚物(B)和乙烯-α-烯烃(碳原子数3以上)共聚物(C)。<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和满足下述条件(1)和(2)的乙烯-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B),(1)下述式(i)所示的B值为1.20以上,B值=([EX]+2[Y])/〔2×[E]×([X]+[Y])〕…(i)其中,[E]、[X]和[Y]分别表示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来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EX]表示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二单元组链分率,(2)共聚物(B)的、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与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40/60~90/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20 JP 2015-057726;2015.03.20 JP 2015-057721.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和满足下述条件(1)和(2)的乙烯-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B),(1)下述式(i)所示的B值为1.20以上,B值=([EX]+2[Y])/〔2×[E]×([X]+[Y])〕…(i)其中,[E]、[X]和[Y]分别表示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来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的摩尔分率,[EX]表示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二单元组链分率,(2)共聚物(B)的、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与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的摩尔比为40/60~90/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B)还满足以下的条件(3)和(4)中的至少1个,(3)所述共聚物(B)的125℃时的门尼粘度ML(1+4)为5~100,(4)相对于来自乙烯的结构单元、来自碳原子数4~20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和来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的合计100摩尔%,来自非共轭多烯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1~6.0摩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B)的α-烯烃为1-丁烯。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聚合物(A)、所述共聚物(B)和过氧化物系交联剂(D)动态交联而获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过氧化物系交联剂(D)为有机过氧化物。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A)为丙烯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田隼人若菜瑞贵近藤隆博望月英树野口裕司坂井达弥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