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7020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该电阻浆料由质量百分配比组成为40%~60%银粉、5%~15%钯粉、5%~10%玻璃粉、0.5%~2%氧化锆、5%~10%有机树脂、20%~30%有机溶剂的原料,经混合搅拌、三辊研磨机辊轧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微晶玻璃加热板用电阻浆料烧成温度为550℃~650℃,烧成温度低,而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阻值稳定性、印刷性和耐久性,与微晶玻璃面板结合力强,匹配性良好,印刷后形成的发热区域热量分布均匀,便于生产厂家控制产品的功率;且工作时无明火不氧化,比普通电热丝等元件使用寿命长;生产工艺简单,易于批量化生产。

A medium temperature resistance slurry for glass ceramic heating pl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lass ceramic heating plate used in temperature resistance paste, the resistor paste by quality% proportion is 40% ~ 60%, 5% ~ 15% silver palladium powder, 5% ~ 10% and 0.5% ~ 2% glass powder, zirconium oxide, 5% ~ 10% and 20% ~ 30% organic resin, organic solvent by raw materials. Mixing, three roll mill roll made of. The invention of microcrystalline glass plate heating resistance slurry firing temperature is 550 DEG to 650 DEG C, low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has good adhesion, resistance stability, printability and durability, and microcrystalline glass panel with strong, good matching, fever heat printing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convenient production power the manufacturers control products; while no fire no oxidation than ordinary electric wire elements such as long service lif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simple, easy to batch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
本专利技术属电子浆料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用加热电器的科技也在快速发展。目前陶瓷加热面板由于其耐久性高、温度稳定性高、安全、健康等优点,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电热丝加热模式产品。电热板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分类,在市场上常见的电热板有不锈钢电热板、陶瓷电热板、硅橡胶电热板、碳晶电热板和碳纤维电热板等,其主要区别是外层壳体材质不同或内层发热材料不同,如不锈钢电热板和陶瓷电热板属于外壳材质不同,其余的几种为发热材料不同。而微晶玻璃加热板属于陶瓷电热板类,这种加热板是将无机陶瓷、玻璃等多种非金属导电材料和发热材料(电子浆料)经过印刷、高温烧结等工艺复合在微晶玻璃板的外表面,与玻璃板永久制成一个整体而形成一层无机导电电阻膜层,电阻膜层通电发热后发出红外热量,形成热辐射源和传导、对流方式进行加热。微晶加热板发热部分的核心是电阻浆料。传统的电阻浆料需要在800℃以上烧结,而这个温度下微晶玻璃表面的性能势必被破坏,因此,十分有必要研发一种中温烧结的电阻浆料,与微晶玻璃面板形成良好的结合,从而实现微晶玻璃面板发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阻值稳定、与微晶玻璃面板结合力强、制备简单且能在中温(550℃~650℃)下烧结的微晶玻璃加热板用电阻浆料。解释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电阻浆料由下述质量百分配比的原料,经混合搅拌、三辊研磨机辊轧制成:40%~60%银粉、5%~15%钯粉、5%~10%玻璃粉、0.5%~2%氧化锆、5%~10%有机树脂、20%~30%有机溶剂。上述述银粉的颗粒形状为球形或类球形,粒度D50≤1.5μm。上述钯粉的颗粒形状为球形,粒度D50≤1.0μm。上述玻璃粉属于Bi-B-Si系玻璃粉,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组成的原料:50%~70%氧化铋、10%~20%氧化硅、15%~30%氧化硼、5%~10%氧化铝和/或氧化钙,在1100℃~1200℃下熔化30~60分钟制备而成,粒度D50≤2.0μm。上述氧化锆为颗粒状,0.5μm≤粒度D50≤1.0μm。上述的有机树脂为马来酸树脂、乙基纤维素、松香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的有机溶剂为丁基卡必醇、丁基卡必醇醋酸酯、松油醇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电阻浆料的细度不大于8μm,粘度为100Pa·s~200Pa·s。本专利技术中的银粉和钯粉是该产品的核心组成部分——发热层,银粉和钯粉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银粉和钯粉之间可以形成钯银合金,可增加体系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二者的配合使产品具有阻值稳定、发热性能良好、耐久性良好的作用。单独使用银粉难以达到稳定的阻值,单独使用钯粉则难以达到良好的导电发热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银粉和钯粉的复配比例,得到阻值和稳定性良好的发热体。本专利技术中玻璃粉主要作用为调整阻值和增加烧结膜层附着力的作用,氧化锆粉体主要用于增加烧结膜层物理化学稳定性,有机树脂和有机溶剂的配合使用能使粉体材料均匀的分散于其中,在使用过程中便于印刷工艺操作,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保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微晶玻璃加热板用电阻浆料烧成温度550℃~650℃,烧成温度低,与微晶玻璃面板紧密结合,匹配性良好,实现微晶玻璃面板的应用。2、本专利技术微晶玻璃加热板用电阻浆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阻值稳定性,而且其具有良好的印刷性和耐久性,印刷后形成的发热区域热量分布均匀,便于生产厂家控制产品的功率,这对于微晶发热板生产成本和生产操作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3、本专利技术微晶玻璃加热板用电阻浆料工作时无明火不氧化,比普通电热丝等元件使用寿命长,发热热量属于红外热量,形成热传导,比加热元件对于人类身体更为健康。4、本专利技术微晶玻璃加热板用电阻浆料与普通电子浆料生产工序基本相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形成批量化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下面实施例中的玻璃粉是:将5.6g氧化铋,1.2g氧化硅,2.5g氧化硼,0.35g氧化铝、0.35g氧化钙混合均匀,在1150℃下熔化60分钟,然后在去离子水中迅速冷却,所得玻璃渣在球磨机中用玛瑙球湿磨12h,干燥、破碎、过筛,得到粒度D50≤2.0μm的玻璃粉。实施例1将0.5g马来酸树脂、4g乙基纤维素、0.5g松香加入到8g丁基卡必醇和17g松油醇的混合液中,在70℃下搅拌混合90分钟,冷却至常温,然后加入49.5g银粉、10g钯粉、10g玻璃粉、0.5g氧化锆,充分混合搅拌,再采用三辊研磨机用逐步上压的方法进行辊轧,得到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将其过200目筛网后,即可检测装罐。实施例2将0.5g马来酸树脂、4g乙基纤维素、0.5g松香加入到8g丁基卡必醇和12g松油醇的混合液中,在70℃下搅拌混合90分钟,冷却至常温,然后加入59.5g银粉、5g钯粉、10g玻璃粉、0.5g氧化锆,充分搅拌混合,再采用三辊研磨机用逐步上压的方法进行辊轧,得到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将其过200目筛网后,即可检测装罐。实施例3将3g马来酸树脂、4g乙基纤维素、3g松香加入到8g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20g松油醇的混合液中,在70℃下搅拌混合90分钟,冷却至常温,然后加入40g银粉、15g钯粉、5g玻璃粉、2g氧化锆,充分搅拌混合,再采用三辊研磨机用逐步上压的方法进行辊轧,得到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将其过200目筛网后,即可检测装罐。实施例4将8g马来酸树脂加入到10g丁基卡必醇醋酸酯和20g松油醇的混合液中,在70℃下搅拌混合90分钟,冷却至常温,然后加入43g银粉、10g钯粉、8g玻璃粉、1g氧化锆,充分搅拌混合,再采用三辊研磨机用逐步上压的方法进行辊轧,得到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将其过200目筛网后,即可检测装罐。为了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专利技术人对实施例1和2制备的电阻浆料进行了性能测试,具体测试方法如下:1、在尺寸为30mm×30mm×3mm的微晶玻璃基板上印刷电阻浆料(印刷图形:1mm×100mm),然后置于带式干燥炉中,从室温升至130℃,恒温干燥5min后,自然降至室温,再置于带式烧结炉中,从室温升至600℃,恒温烧结10min,自然降至室温,在印刷图形两端印刷2mm×2mm导体电极浆料后,再按上述方法依次置于带式干燥炉和带式烧结炉中进行干燥和烧结;最后在电极端焊接引线。取制备的样品两片,采用3M610胶带进行撕拉剥离实验,观察图形是否有脱落。2、将电阻浆料印刷为微晶发热板布线图(印刷图形:5mm×2000mm),印刷方法与试验1相同,测试样品通电1000h后阻值变化。试验结果见表1。表1由表1可见,两种产品阻值稳定性良好,该产品与微晶玻璃面板结合紧密,匹配性良好,长期通电使用,电阻变化率小,发热稳定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其特征在于该电阻浆料由下述质量百分配比的原料,经混合搅拌、三辊研磨机辊轧制成:40%~60%银粉、5%~15%钯粉、5%~10%玻璃粉、0.5%~2%氧化锆、5%~10%有机树脂、20%~30%有机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其特征在于该电阻浆料由下述质量百分配比的原料,经混合搅拌、三辊研磨机辊轧制成:40%~60%银粉、5%~15%钯粉、5%~10%玻璃粉、0.5%~2%氧化锆、5%~10%有机树脂、20%~30%有机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粉的颗粒形状为球形或类球形,粒度D50≤1.5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钯粉的颗粒形状为球形,粒度D50≤1.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晶玻璃加热板用中温电阻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粉属于Bi-B-Si系玻璃粉,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组成的原料:50%~70%氧化铋、10%~20%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于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英诺维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