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66641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子化工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UV导电银浆由有机载体溶剂、改性银粉、改性玻璃粉为主料,其他助剂为辅料制备而成,具有与承载物附着力强、导电性能优越、柔韧性好,环保性好,流变性能佳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芯片、触摸屏、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印刷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化工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设备不断向着微型化、智能化、环保和低成本的方向迈进,促使人们不断研究、开发并应用更为先进价廉的电子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等制造技术。全印制电子技术是一种新型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它利用印刷术的优势,将电子设备从元件制造、线路制作到元器件的封装等有机整合,从而能更高效、更环保地制造出高性能、低成本的电子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导电银浆作为全印制电子
中最为关键的材料之一,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传统导电银浆采取的固化方式是热固化,固化时间长、能耗高,降低了工业化生产的效率,而紫外光固化技术具有经济、节能、固化速率快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将紫外光固化技术应用到导电银浆不仅可加快固化速度,而且可提高印制导线的分辨率。因此,紫外光固化导电银浆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银浆之一,成为了导电银浆的发展新方向。一般来讲,导电银浆的有机载体的挥发特性直接影响导电浆料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挥发过快的话,浆料在印刷时粘度就会逐渐增大容易导致浆抖难以印刷,堵塞丝网,在浆料烧结过程中挥发过慢的话丝网印刷后不易烘干,而挥发集中于一定温度区间时,容易在膜层表面形成大量的孔洞缺陷,最终导致导电浆料从承载物上脱落,使导电线路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有机载体溶剂挥发不均匀,最终导致导电浆料从承载物上脱落,使导电线路报废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7份、尼龙酸二甲酯8-10份、白浆3-5份、聚乙二醇1.2-2.2份、柠檬酸5.5-6.5份、乙基纤维素1.1-2.3份、新癸酸乙烯酯8.8-10.5份、环氧树脂9-11份、聚酯丙烯酸酯10-15份、改性聚硅氧烷3-5份、聚氧化乙烯2-3份、光引发剂0.5-1.5份、改性银粉30-40份;所述的改性银粉,按重量份数,取1.2-2.4份KH-560,加入其重量1.2倍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浓盐酸调pH值为4-5,再加入30-40份纳米银粉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在40-45℃恒温水浴中进行超声分散15-20min,同时机械搅拌,再加入1-1.5份二氧化钛,搅拌15min,过滤,然后将反应物进行洗涤,在70℃真空干燥18-20h,即得改性银粉;所述改性聚硅氧烷,按重量份数,取10-15份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与5-10份已除水的二乙烯三胺和3-5份正丁醇置于反应釜中,然后在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保持反应釜中氮气和氧气之比为3:1,保持反应釜温度75℃反应2-3h,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得改性聚硅氧烷;所述改性玻璃粉,按重量份数,将2.2-3.1份KH-550溶解于其重量1.5倍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中,搅拌5min,加入5-10份无铅玻璃粉在60-70℃恒温槽中搅拌处理40-60min,取出置于玛瑙研钵研磨10-15min,然后将玻璃粉溶液自然风干后放入80-10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再将该玻璃粉置于电阻炉内,烧结温度控制1000-1200℃,保温40-60min,冷却后过400目筛,即得改性玻璃粉。所述的UV导电银浆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①按所述重量份数,取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尼龙酸二甲酯、柠檬酸机械搅拌混合放入50℃的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并搅拌10min,再加入乙基纤维素,待乙基纤维素完全溶解,再加入新癸酸乙烯酯、环氧树脂、聚酯丙烯酸酯混合置于高速搅拌机中,转速为1000-2000r/min,然后依次加入白浆、聚乙二醇,然后将水浴温度升高至70℃恒温加热搅拌20-30min,过滤去除杂质,即得有机载体;②将制备的改性银粉、有机载体、改性玻璃粉按照重量比1-3:3-5:2-4比例混合置于研钵中,研磨至浆料成糊状,然后将糊状浆料置于球磨机中,加入直径为1cm的磨球,在转速为120-150r/min,先粗磨10min,再将磨球换成直径为0.2cm,继续研磨15min,然后再按所述重量份数依次加入改性聚硅氧烷、聚氧化乙烯,光引发剂继续研磨30min,再采用三辊研磨机研磨分散5min,然后进行真空脱泡,真空脱泡的真空度为0.08MPa-0.12MPa,脱泡时间为5min,即得UV导电银浆。进一步,所述的步骤④中改性银粉、有机载体、改性玻璃粉按重量比2:4:3比例混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UV导电银浆由有机载体溶剂、改性银粉、改性玻璃粉为主料,其他助剂为辅料制备而成,具有与承载物附着力强、导电性能优越、柔韧性好,环保性好,流变性能佳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芯片、触摸屏、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印刷电路。2、本专利技术将低毒、环保的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尼龙酸二甲酯混合作为有机溶剂,再配以其他助剂制备而成的有机载体溶剂具有层次挥发性,在浆料印刷及烧结过程中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有机载体溶剂挥发均匀,有效的解决了由于有机载体溶剂挥发不均匀而导致导电浆料在承载物上附着力降低、容易造成脱落的技术问题。在助剂方面,本专利技术加入的新癸酸乙烯酯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防腐性、增塑性、环保性,能够与其他助剂以任意比混溶,保证了有机载体溶剂的混合的均匀性和层次挥发性,而且还加入了柠檬酸,两者有机配合能够调和有机载体溶剂的粘度,提高了浆料的流变性能,使得在浆料印刷过程中,在低温下能够加速固化膜的形成,而且能使浆料更好的附着于承载物。在烧结时,导电粒子能形成良好的导电链,得到连续致密的导电银膜,增强了浆料的导电性能。3、由于纳米银粉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多、表面能高存在大量的表面缺陷和悬挂键,颗粒间极易发生团聚,在有机基体中分散性差,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硅烷偶联剂KH-560对纳米银粉进行表面改性,使得纳米银粉表面与KH-560之间生成了化学键,使得纳米银粉周围形成一层包裹层,提高了纳米银粉与有机载体溶剂之间的分散性,还在改性过程中加入了二氧化钛,在大大降低银粉用量的同时,增强浆料的导电性能,而且增强了浆料的抗菌性能,同时也显著提高了纳米银粉的分散性和稳定性。4、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无铅玻璃粉作为电子材料方面玻璃粉的替代品,常常质添加到有机高分子树脂中,与高分子树脂组成各种电子介质导电浆料,但是由于高分子树脂一般比较黏稠玻璃粉体易积聚,很难在高分子树脂中分散均匀,影响无铅玻璃粉发挥效能,因此本专利技术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其粉体表面进行改性,使得改性后的无铅玻璃粉在高分子分散性能和稳定性能在高分子树脂中得到很大提高,增强了导电浆料的流动相和均均匀性,而且使得无铅玻璃粉用量减少,降低生产成本。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份、尼龙酸二甲酯8份、白浆3、聚乙二醇1.2份、柠檬酸5.5份、乙基纤维素1.1份、新癸酸乙烯酯8.8份、环氧树脂9份、聚酯丙烯酸酯10份、改性聚硅氧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7份、尼龙酸二甲酯8‑10份、白浆3‑5份、聚乙二醇1.2‑2.2份、柠檬酸5.5‑6.5份、乙基纤维素1.1‑2.3份、新癸酸乙烯酯8.8‑10.5份、环氧树脂9‑11份、聚酯丙烯酸酯10‑15份、改性聚硅氧烷3‑5份、聚氧化乙烯2‑3份、光引发剂0.5‑1.5份、改性银粉30‑40份;所述的改性银粉,按重量份数,取1.2‑2.4份KH‑560,加入其重量1.2倍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浓盐酸调pH值为4‑5,再加入30‑40份纳米银粉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在40‑45℃恒温水浴中进行超声分散15‑20min,同时机械搅拌,再加入1‑1.5份二氧化钛,搅拌15min,过滤,然后将反应物进行洗涤,在70℃真空干燥18‑20h,即得改性银粉;所述改性聚硅氧烷,按重量份数,取10‑15份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与5‑10份已除水的二乙烯三胺和3‑5份正丁醇置于反应釜中,然后在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保持反应釜中氮气和氧气之比为3:1,保持反应釜温度75℃反应2‑3h,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得改性聚硅氧烷;所述改性玻璃粉,按重量份数,将2.2‑3.1份KH‑550溶解于其重量1.5倍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中,搅拌5min,加入5‑10份无铅玻璃粉在60‑70℃恒温槽中搅拌处理40‑60min,取出置于玛瑙研钵研磨10‑15min,然后将玻璃粉溶液自然风干后放入80‑10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再将该玻璃粉置于电阻炉内,烧结温度控制1000‑1200℃,保温40‑60min,冷却后过400目筛,即得改性玻璃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5-7份、尼龙酸二甲酯8-10份、白浆3-5份、聚乙二醇1.2-2.2份、柠檬酸5.5-6.5份、乙基纤维素1.1-2.3份、新癸酸乙烯酯8.8-10.5份、环氧树脂9-11份、聚酯丙烯酸酯10-15份、改性聚硅氧烷3-5份、聚氧化乙烯2-3份、光引发剂0.5-1.5份、改性银粉30-40份;所述的改性银粉,按重量份数,取1.2-2.4份KH-560,加入其重量1.2倍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浓盐酸调pH值为4-5,再加入30-40份纳米银粉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在40-45℃恒温水浴中进行超声分散15-20min,同时机械搅拌,再加入1-1.5份二氧化钛,搅拌15min,过滤,然后将反应物进行洗涤,在70℃真空干燥18-20h,即得改性银粉;所述改性聚硅氧烷,按重量份数,取10-15份双端环氧基聚硅氧烷与5-10份已除水的二乙烯三胺和3-5份正丁醇置于反应釜中,然后在反应釜中通入氮气,保持反应釜中氮气和氧气之比为3:1,保持反应釜温度75℃反应2-3h,然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得改性聚硅氧烷;所述改性玻璃粉,按重量份数,将2.2-3.1份KH-550溶解于其重量1.5倍的质量浓度为50%的乙醇中,搅拌5min,加入5-10份无铅玻璃粉在60-70℃恒温槽中搅拌处理40-60min,取出置于玛瑙研钵研磨10-15min,然后将玻璃粉溶液自然风干后放入80-10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再将该玻璃粉置于电阻炉内,烧结温度控制1000-1200℃,保温40-60min,冷却后过400目筛,即得改性玻璃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V导电银浆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6份、尼龙酸二甲酯9份、白浆4份、聚乙二醇1.7份、柠檬酸6份、乙基纤维素1.8份、新癸酸乙烯酯9.5份、环氧树脂10份、聚酯丙烯酸酯13份、改性聚硅氧烷4份、聚氧化乙烯2.5份、光引发剂1份、改性银粉35份;所述的改性银粉,按重量份数,取1.8份KH-560,加入其重量1.2倍的水搅拌均匀,再加入浓盐酸调pH值为4.5,再加入35份纳米银粉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小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