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烷基化合成C14-C20驱油用烷基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70145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重液蜡脱氢烷基化合成油田三次采油用的C↓[14]-C↓[20]驱油用烷基苯的方法,以C↓[14]-C↓[20]重液蜡脱氢烷烯混合物和苯为原料,在5-54℃下进行HF酸烷基化反应,反应时间为5-30分钟,沉降时间为1-24小时,苯与烯摩尔比为4-6∶1,HF酸与烃的体积比为1.5-2∶1,反应产物经减压分馏后得到产品,分馏馏程为330-450℃,压力为0.7-0.8MPa,本驱油用高碳烷基苯在油田大规模应用中使原油采收率提高了15%以上,驱油用界面张力最低可达到2.80×10↑[-4]m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重液蜡脱氢烷基化合成油田三次采油用的U— C2。驱油用烷基苯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驱油剂用垸基苯表面活性剂原料来源只依附于日用烷基 苯生产过程的副产物一重烷基苯,首先在数量的要求上,抚顺石化公 司现有1. 2万吨/年的重烷基苯产量不能满足油田需求;其次是馏分上,重烷基苯的沸程大致在290—48(TC范围内,必须进行切割,几种馏分 合成的重烷基苯磺酸盐进行调配后,界面张力才能使大庆油水界面张 力在较宽的碱浓度范围及活性剂浓度范围内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再次 是质量上,随着脱氢催化剂运行时间的延长,其选择性逐渐下降,必 须靠牺牲重垸基苯的质量来保证主产品的质量,因此驱油用垸基苯的 质量在催化剂的一个运行周期内有一定的波动。因此从原料合成、处 理,到分段磺化、中和及复配,整个过程比较繁琐,操作步骤多,原 料碳数范围不可控。另外相关技术的原料碳数范围较宽,不强调原料的正构率,因此产 品结构和质量相对不稳定。产品分离后的其它馏分中轻组分含量高, 再循环利用率不能达到百分之百。因此要弥补上述技术不足,从源头 解决驱油剂原料的问题,我们从分子筛脱蜡、脱氢、烷基化全过程进 行研究,本工艺所获得的产品纯度高,碳数范围可控,过程简单,条件缓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重液蜡脱氢垸基化合成油田三次采油用的C14—C20驱油用烷基苯。利用正交设计的手段,对d4—C20重液蜡脱氢烷烯混合物、苯、HF酸进行配比,以及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进行了选择和考察,得到重烯烃垸基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一种HF酸烷基化法合成Cm—C2。焼基笨的方法,以Ch"C2。重液 蜡脱氢烷烯混合物和苯为原料,在5—54'C下进行HF酸烷基化反应, 反应时间为5—30分钟,沉降时间为1一24小时,其中,苯与烯摩尔 比为4—6: 1, HF酸与烃的体积比为L5—2: 1,反应产物分馏后得 到产品,分馏馏程为330—450'C。未反应的原料分馏后作为反应物重 新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d4—C2。烷基苯,原料碳数集中,调整灵活,纯度 高,质量好,正构率》90%。d4—C2。驱油用垸基苯磺酸盐在大庆油水条件下界面张力最低可达到2. 80X10_4mN/m。 6.专利技术的效果(1) 用稳定的重液蜡原料合成d4—C20驱油用烷基苯,重液蜡原料碳数集中,调整灵活,纯度高,质量好,正构率高达90%以上,产品 结构和质量稳定,消除了副产物合成带来的不稳定性,为重液蜡资源 的应用开辟新途径。(2) 分离产品后的其它馏分可以百分之百循环再利用。(3) C14—C2。驱油用烷基苯磺酸盐在大庆油水条件下界面张力最低可 达到2. 80X10—4mN/m。开发了高碳垸基苯新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本驱油用高碳烷基苯在油田大规模应用中,使原油采收率提高了 15%以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l:用0. 85千克d4—C2o烷烯混合物(烯烃含量10%,正构率95. 6%), 按苯烯摩尔比6: 1,酸烃体积比2: 1,反应温度3(TC,反应压力0.8 MPa,沉降时间2小时的条件进行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后收集产品 70. 4克,蒸馏温度为330—45CTC 。磺酸盐界面张力测试结果为活性 剂浓度0. 05—0. 3wt%,碱浓度0. 4—1. Owt%,界面张力最小能达到7. 48 X10-3mN/m。实施例2、原料与实施例l同,按苯烯摩尔比4: 1,酸烃体积比2: 1,反应温度2CTC,反应压力0.8 MPa,沉降时间2小时的条件进行反应,产 物经减压蒸馏后收集产品89. 1克,蒸馏温度为330—430°C。磺酸盐界 面张力测试结果为活性剂浓度0. 05—0. 3%,碱浓度0. 6—1. 2wt%, 界面张力最小能达到4. 97X 10—3mN/m。实施例3、用1. 38千克de—d9烷烯混合物(烯烃含量8%,正构率91. 2%), 按苯烯摩尔比6: 1,酸烃体积比2: 1,反应温度10。C,反应压力0.7 MPa,沉降时间12小时的条件进行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后收集产品 77. l克,蒸馏温度为330—43(TC。磺酸盐界面张力测试结果为活性剂浓度0. 05—0. 3%,碱浓度0.4—1.2wt。/。,界面张力最小能达到2. 80 X l(T4mN/m。实施例4、 1. 25千克d5—ds垸烯混合物(烯烃含量10%,正构率 92.0%),按苯烯摩尔比6: 1,酸烃体积比1.8: 1,反应温度15X:,反 应压力0.8MPa,沉降时间8小时的条件进行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后 收集产品76. 2克,蒸馏温度为330—41(TC。磺酸盐界面张力测试结果 为活性剂浓度0. 1—0. 3%,碱浓度0.6—1.2wt9&,界面张力最小能达 到8. 01 X 10_3mN/m。实施例5、用1.24千克U—(V烷烯混合物(烯烃含量8%,正构率91.7%), 按苯烯摩尔比4: 1,酸烃体积比2: 1,反应温度1(TC,反应压力0.7 MPa,沉降时间20小时的条件进行反应,产物经减压蒸馏后收集产品 52. 3克,蒸馏温度为330—420°C。磺酸盐界面张力测试结果为活性 剂浓度0.1—0.3%,碱浓度0.6—1.2wt0/0,界面张力最小能达到9.47 X 10-3mN/m。权利要求1. 一种烷基化合成C14—C20驱油用烷基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14—C20重液蜡脱氢烷烯混合物和苯为原料,在5—54℃下进行HF酸烷基化反应,反应时间为5—30分钟,沉降时间为1—24小时,苯与烯摩尔比为4—6∶1,HF酸与烃的体积比为1.5—2∶1,反应产物经减压分馏后得到产品,分馏馏程为330—450℃,压力为0.7—0.8MP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垸基化合成d4"C2。驱油用烷基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C14—C2Q重液蜡脱氢烷烯混合物正构率》 90% 。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重液蜡脱氢烷基化合成油田三次采油用的C<sub>14</sub>-C<sub>20</sub>驱油用烷基苯的方法,以C<sub>14</sub>-C<sub>20</sub>重液蜡脱氢烷烯混合物和苯为原料,在5-54℃下进行HF酸烷基化反应,反应时间为5-30分钟,沉降时间为1-24小时,苯与烯摩尔比为4-6∶1,HF酸与烃的体积比为1.5-2∶1,反应产物经减压分馏后得到产品,分馏馏程为330-450℃,压力为0.7-0.8MPa,本驱油用高碳烷基苯在油田大规模应用中使原油采收率提高了15%以上,驱油用界面张力最低可达到2.80×10<sup>-4</sup>mN/m。文档编号C09K8/58GK101386782SQ20071012154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0日专利技术者力 张, 张广煜, 戴锡海, 曹凤英, 霞 段, 白子武, 奇 郭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烷基化合成C↓[14]-C↓[20]驱油用烷基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C↓[14]-C↓[20]重液蜡脱氢烷烯混合物和苯为原料,在5-54℃下进行HF酸烷基化反应,反应时间为5-30分钟,沉降时间为1-24小时,苯与烯摩尔比为4-6∶1,HF酸与烃的体积比为1.5-2∶1,反应产物经减压分馏后得到产品,分馏馏程为330-450℃,压力为0.7-0.8MPa。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锡海曹凤英白子武张广煜段霞张力郭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