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85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凝器,能够顺畅地进行制冷剂蒸汽(被冷凝流体蒸汽)向传热管的供给,并且压力损失小且传热管表面的冷凝液的液膜变薄,从而提高传热性能。该冷凝器(2)具备:筒状的罐体(11)、封闭该罐体(11)的两端的管板(12、12)、以及配置于罐体(11)内的至少一个传热管组(14),在导入到罐体(11)内的被冷凝流体蒸汽与在传热管组(14)流通的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被冷凝流体蒸汽冷凝,在冷凝器(2)中设置有盛液部件(20),其为沿罐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部件,接受被冷凝流体冷凝后的冷凝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冷凝器,在罐体内具备至少一个传热管组,在导入到上述罐体内的被冷凝流体蒸汽与在上述传热管组流通的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被冷凝流体蒸汽冷凝。
技术介绍
以往,制冷空调装置等所利用的涡轮制冷机等的压缩式制冷机通过制冷剂配管将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膨胀阀(膨胀机构)连结而构成,所述蒸发器由封入了制冷剂的密闭系统构成,从冷水(被冷却流体)夺取热量,使制冷剂蒸发来发挥制冷效果,所述压缩机对被所述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而成为高压的制冷剂气体,所述冷凝器利用冷却水(冷却流体)对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冷却而使其冷凝,所述膨胀阀(膨胀机构)对所述冷凝后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使其膨胀。例如,涡轮制冷机等压缩式制冷机所使用的冷凝器构成为:在由圆筒形的罐体与设置于该罐体的两端部的管板所形成的空间内,配置将多个传热管排列为锯齿状等的传热管组。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从罐体的上部流入所述空间内,并在通过传热管组期间,通过与在传热管内流动的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而被冷却并冷凝。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4157号公报制冷机的冷凝器的传热管组大多由上层的传热管组与下层的传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冷凝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器,具备:筒状的罐体、封闭该罐体的两端的管板、以及配置于所述罐体内的至少一个传热管组,通过在被导入到所述罐体内的被冷凝流体蒸汽与在所述传热管组流通的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被冷凝流体蒸汽冷凝,所述冷凝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盛液部件,该盛液部件是沿所述罐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部件,用于接受被冷凝流体冷凝后的冷凝液。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06 JP 2016-0763211.一种冷凝器,具备:筒状的罐体、封闭该罐体的两端的管板、以及配置于所述罐体内的至少一个传热管组,通过在被导入到所述罐体内的被冷凝流体蒸汽与在所述传热管组流通的冷却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被冷凝流体蒸汽冷凝,所述冷凝器的特征在于,设置有盛液部件,该盛液部件是沿所述罐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部件,用于接受被冷凝流体冷凝后的冷凝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热管组中或者在多个传热管组之间设置有所述盛液部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部件延伸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两端的两个管板之间、或者所述管板与在所述罐体内设置的管支架之间、或者在所述罐体内设置的两个管支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部件设置于位于大致正上方的传热管之下,并且相对于位于大致正上方的传热管以规定的间隔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部件设置于位于大致正上方的传热管之下,并且相对于位于大致正上方的多个传热管配置宽幅的一个盛液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部件在上部具有用于接受冷凝液的液体接受用开口,在下部或者在长度方向的侧面端部具有用于排出冷凝液的液体排出用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接受用开口由沿所述盛液部件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形成的多个开口构成,或者由沿所述盛液部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的开口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排出用开口由形成于所述盛液部件的长度方向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宏幸石山健天野俊辅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