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车用照明屏体及汽车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782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车用照明屏体,包括至少一个独立控制、且都形成在OLED屏体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每个OLED发光单元都包括发光区域、设在发光区域外周边界处的导电栅格、设在OLED屏体上的电极、以及将电极与发光区域相连接的引出导线,导电栅格由低电阻材料制成、并与引出导线导电连接,各OLED发光单元的导电栅格之间互相绝缘。本申请通过在OLED屏体的正面上设置多个独立控制的OLED发光单元来成倍地增加OLED发光区域,并且在点亮OLED发光单元时,引出导线中输送的电流优先通过导电栅格后再导入发光区域,极大地提高了OLED发光单元的亮度均匀性,充分发挥OLED技术的优越性,有利于OLED照明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大批量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LED车用照明屏体及汽车车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OLED车用照明屏体及汽车车灯。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汽车照明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全所未有的技术革命,OLED新光源与汽车电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给汽车照明系统的研发带来巨大的理念创新和震撼。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新光源相比于传统的卤素光源和LED光源而言,OLED无需背光,为面光源,故极大地节省了空间。随着OLED新光源在汽车照明领域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OLED需求量急剧增加,相比OLED显示技术,OLED照明屏体面积更小、数量多。如今,OLED在汽车车灯领域还属于初级研究阶段,一般而言,都采用一块OLED屏体中的一个发光图案的设计;比如申请号为201610622033.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所公开的一种多片式OLED屏体的汽车尾灯,汽车尾灯中配置有多片OLED屏体,但每片OLED屏体中仅设计有一个发光图案。上述单发光图案的设计给造型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也无法充分发挥OLED照明技术的优越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成倍地增加OLED发光单元的OLED车用照明屏体,且各OLED发光单元的亮度均匀性较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车用照明屏体,包括至少一个独立控制、且都形成在OLED屏体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每个OLED发光单元都包括发光区域、设在发光区域外周边界处的导电栅格、设在OLED屏体上的电极、以及将电极与发光区域相连接的引出导线,所述导电栅格由低电阻材料制成、并与引出导线导电连接,各OLED发光单元的导电栅格之间互相绝缘。进一步地,各OLED发光单元的导电栅格之间具有绝缘间隙。优选地,所述导电栅格的材料为Mo或Al。优选地,所述导电栅格通过溅射工艺形成在OLED屏体中的基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包括阳极和阴极,所述OLED屏体背面的外侧边处开设有FPC柔性电路板固定槽,各OLED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都设在从FPC柔性电路板固定槽中露出的OLED屏体的背面上,且各OLED发光单元的阳极和阴极沿FPC柔性电路板固定槽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优选地,各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区域共用一个阴极。进一步地,多个OLED发光单元中,近邻于FPC柔性电路板固定槽的OLED发光单元距OLED屏体中近邻于电极的外侧边的第一边界距离L1≧6mm,各OLED发光单元距OLED屏体中其余外侧边的第二边界距离L2≧2.5mm。进一步地,多个OLED发光单元呈矩阵式排布。优选地,各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区域之间具有栅格间隙,所述导电栅格的一部分填充在栅格间隙中,所述栅格间隙的宽度L3≧1mm。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车灯,所述汽车车灯中配置有如上所述的OLED车用照明屏体。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OLED车用照明屏体及汽车车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OLED屏体的正面上设置多个独立控制的OLED发光单元来成倍地增加OLED发光区域,并且在点亮OLED发光单元时,引出导线中输送的电流优先通过导电栅格后再导入发光区域,极大地提高了OLED发光单元的亮度均匀性和多个OLED发光单元发光的一致性,充分发挥OLED技术的优越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利于OLED照明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大批量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中OLED车用照明屏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面图。图3为图1的背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OLED屏体11FPC柔性电路板固定槽12FPC柔性电路板绑定区域2OLED发光单元21发光区域22导电栅格23阳极24阴极31第一OLED发光单元32第二OLED发光单元33第三OLED发光单元34第四OLED发光单元41第一发光区域42第二发光区域43第三发光区域44第四发光区域51第一导电栅格52第二导电栅格53第三导电栅格54第四导电栅格61第一阳极62第二阳极63第三阳极64第四阳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车用照明屏体,包括至少一个独立控制、且都形成在同一块OLED屏体1的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2,OLED发光单元2的数量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和应用要求具体确定。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OLED发光单元2都包括发光区域21、设在发光区域21外周边界处的导电栅格22、设在OLED屏体1上的电极、以及将电极与发光区域21相连接的引出导线,每个OLED发光单元2的电极都包括阳极23和阴极24,所述导电栅格22由低电阻材料制成,故导电栅格22具有低电阻和较好的导电性,导电栅格22还与引出导线导电连接,各OLED发光单元2的发光区域21都互相独立,各OLED发光单元2的导电栅格22之间互相绝缘。上述OLED车用照明屏体中,各OLED发光单元2的阳极23和阴极24与外部控制电子线路相连接,实现电流的导入和各OLED发光单元2点亮顺序的控制;通过在同一块OLED屏体1的正面上设置多个独立控制的OLED发光单元2来成倍地增加OLED屏体1上的发光区域,并且在点亮OLED发光单元2时,由于导电栅格22具有低电阻、并与引出导线为电导通的关系,故引出导线中输送的电流优先通过导电栅格22后再导入发光区域21,或者说,电流通过导电栅格22流入发光区域21,而导电栅格22包围在发光区域21的外周边界处,故可避免发光区域21出现发光渐变、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从而极大地提高了OLED发光单元2的亮度均匀性、以及多个OLED发光单元2发光的一致性,还能降低OLED屏体1的电压,故本申请既能充分利用OLED面光源技术的优势、以及发挥OLED技术的优越性,又能防止OLED照明技术的缺陷,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利于OLED照明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大批量生产和应用。另外,多个OLED发光单元2的点亮控制为由控制器实现的独立控制,故在控制器中写入程序即可方便且容易地实现多个OLED发光单元2不同的点亮顺序,实现传统LED光源无法实现的效果和功能。进一步地,各OLED发光单元2的导电栅格22之间具有绝缘间隙,通过该绝缘间隙实现各OLED发光单元2的导电栅格22之间互相绝缘,保证各导电栅格22的正常工作。优选地,所述导电栅格22为金属栅格,金属栅格的材料优选为为钼(Mo)或铝(Al)。所述导电栅格22通过溅射工艺形成在OLED屏体1中的基板上、并覆盖每个发光区域21的外周边界,后期根据设计的发光图案将导电栅格22通过光刻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OLED车用照明屏体及汽车车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车用照明屏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独立控制、且都形成在OLED屏体(1)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2),每个OLED发光单元(2)都包括发光区域(21)、设在发光区域(21)外周边界处的导电栅格(22)、设在OLED屏体(1)上的电极、以及将电极与发光区域(21)相连接的引出导线,所述导电栅格(22)由低电阻材料制成、并与引出导线导电连接,各OLED发光单元(2)的导电栅格(22)之间互相绝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车用照明屏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独立控制、且都形成在OLED屏体(1)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2),每个OLED发光单元(2)都包括发光区域(21)、设在发光区域(21)外周边界处的导电栅格(22)、设在OLED屏体(1)上的电极、以及将电极与发光区域(21)相连接的引出导线,所述导电栅格(22)由低电阻材料制成、并与引出导线导电连接,各OLED发光单元(2)的导电栅格(22)之间互相绝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车用照明屏体,其特征在于:各OLED发光单元(2)的导电栅格(22)之间具有绝缘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车用照明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栅格(22)的材料为Mo或Al。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OLED车用照明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栅格(22)通过溅射工艺形成在OLED屏体(1)中的基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车用照明屏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包括阳极(23)和阴极(24),所述OLED屏体(1)背面的外侧边处开设有FPC柔性电路板固定槽(11),各OLED发光单元(2)的阳极(23)和阴极(24)都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