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978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包括OLED屏体、至少一个设在OLED屏体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以及FPC柔性电路板,每个OLED发光单元都包括发光区域和电极,OLED屏体的背面开设有收容槽,各OLED发光单元的电极都设在从收容槽中露出的OLED屏体的背面上;FPC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部、以及固定在收容槽中的电路板连接部,电路板连接部上集成有多条从电路板主体部中引出的连接线路,多条连接线路分别与各OLED发光单元的电极相连接,且多条连接线路沿收容槽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故走线设计合理、有序,并有效减少FPC柔性电路板与OLED屏体绑定区域的宽度,既美观又能够减少OLED屏体所占用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汽车照明市场正在经历一场全所未有的技术革命,OLED新光源与汽车电子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给汽车照明系统的研发带来巨大的理念创新和震撼。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新光源相比于传统的卤素光源和LED光源而言,OLED无需背光,为面光源,故极大地节省了空间。随着OLED新光源在汽车照明领域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OLED需求量急剧增加,相比OLED显示技术,OLED照明屏体面积更小、数量多。如今,OLED在汽车车灯领域还属于初级研究阶段,一般而言,都采用一块OLED屏体中的一个发光图案的设计;比如申请号为201610622033.9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所公开的一种多片式OLED屏体的汽车尾灯,汽车尾灯中配置有多片OLED屏体,但每片OLED屏体中仅设计有一个发光图案。上述单发光图案的设计给造型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同时也无法充分发挥OLED照明技术的优越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其在有限的空间内成倍增加OLED发光区域的同时还能够合理走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包括OLED屏体、至少一个设在OLED屏体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以及用于将各OLED发光单元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FPC柔性电路板,每个OLED发光单元都包括发光区域、电极、以及将发光区域和电极相连接的引出导线,所述OLED屏体的背面开设有收容槽,各OLED发光单元的电极都设在从收容槽中露出的OLED屏体的背面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部、以及设在电路板主体部的端部并沿收容槽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路板连接部,所述电路板连接部固定在OLED屏体的收容槽中,且电路板连接部上集成有多条从电路板主体部中引出的连接线路,多条连接线路分别与各OLED发光单元的电极相连接,且多条连接线路沿收容槽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进一步地,各OLED发光单元的电极都包括阳极和阴极,且各发光区域共用一个阴极。优选地,所述阴极设在相邻两个阳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FPC柔性电路板的电路板主体部沿收容槽的宽度方向延伸,且电路板主体部位于收容槽的中间处、近邻于阴极,多条连接线路沿电路板主体部的宽度方向分别向电路板主体部的两侧走线。优选地,各OLED发光单元的电极沿收容槽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进一步地,每个OLED发光单元还都包括设在发光区域外周边界处的导电栅格,所述导电栅格由低电阻材料制成、并与引出导线导电连接,各OLED发光单元的导电栅格之间互相绝缘。优选地,所述导电栅格的材料为Mo或Al。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开设在OLED屏体背面的外侧边处。优选地,所述FPC柔性电路板的电路板连接部通过热压绑定的方式固定于OLED屏体。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同一块OLED屏体中设置多个OLED发光单元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成倍增加OLED发光区域,充分利用了OLED面光源技术的优势、以及充分发挥了OLED技术的优越性;同时,随着OLED发光单元数量的增加,本申请将OLED屏体上各OLED发光单元连接控制用的所有电子线路都集成在同一块FPC柔性电路板上,且接线时,将多条连接线路沿收容槽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走线设计合理、有序,并有效减少FPC柔性电路板与OLED屏体绑定区域的宽度、以及集成有多条连接线路的电路板连接部的厚度,防止FPC柔性电路板中电路板连接部超过OLED屏体的外侧边界和背面,既美观又能够减少OLED屏体所占用的空间,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中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申请中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的背视图。图3为图1的前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图5为本申请中OLED屏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前视图。图7为图5的后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OLED屏体11收容槽2OLED发光单元21发光区域22阳极23阴极24导电栅格3FPC柔性电路板31电路板主体部32电路板连接部33连接线路4绑定区域51第一OLED发光单元52第二OLED发光单元53第三OLED发光单元61第一发光区域62第二发光区域63第三发光区域71第一导电栅格72第二导电栅格73第三导电栅格81第一阳极82第二阳极83第三阳极91第一连接线路92第二连接线路93第三连接线路94第四连接线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应用于汽车车灯照明领域。如图1至图4所示,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包括OLED屏体1、至少一个设在同一块OLED屏体1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2、以及FPC柔性电路板3,所述FPC柔性电路板3用于将各OLED发光单元2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实现对各OLED发光单元2的点亮控制、点亮顺序控制等;OLED屏体1中OLED发光单元2的数量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和应用要求具体确定,可以为三个、四个、五个等。每个OLED发光单元2都包括发光区域21、电极(包括阳极22和阴极23)、以及将发光区域21和电极相连接的引出导线,所述OLED屏体1的背面开设有收容槽11,该收容槽11沿OLED屏体1的厚度方向向后贯通OLED屏体1的背面,各OLED发光单元2的电极都设在从收容槽11中露出的OLED屏体1的背面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3包括电路板主体部31、以及设在电路板主体部31的端部并沿收容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路板连接部32,所述电路板连接部32固定在OLED屏体1的收容槽11中,进而将FPC柔性电路板3固定于OLED屏体1,收容槽11也形成OLED屏体1上用于固定FPC柔性电路板3的绑定区域4。所述电路板连接部32上集成有多条从电路板主体部31中引出的连接线路33,多条连接线路33的端部分别与各OLED发光单元2的电极相连接,故FPC柔性电路板3上集成有各OLED发光单元2连接控制用的所有电子线路;特别地,电路板连接部32上的多条连接线路33沿收容槽11的宽度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电路板连接部32与从收容槽11中露出的OLED屏体1的背面相贴合,使得电路板连接部32的宽度方向与收容槽11的宽度方向(即为OLED屏体1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一致,电路板连接部32的厚度方向与OLED屏体1的厚度方向一致。本申请中,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OLED屏体(1)、至少一个设在OLED屏体(1)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2)、以及用于将各OLED发光单元(2)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FPC柔性电路板(3),每个OLED发光单元(2)都包括发光区域(21)、电极、以及将发光区域(21)和电极相连接的引出导线,所述OLED屏体(1)的背面开设有收容槽(11),各OLED发光单元(2)的电极都设在从收容槽(11)中露出的OLED屏体(1)的背面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3)包括电路板主体部(31)、以及设在电路板主体部(31)的端部并沿收容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路板连接部(32),所述电路板连接部(32)固定在OLED屏体(1)的收容槽(11)中,且电路板连接部(32)上集成有多条从电路板主体部(31)中引出的连接线路(33),多条连接线路(33)分别与各OLED发光单元(2)的电极相连接,且多条连接线路(33)沿收容槽(1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OLED屏体(1)、至少一个设在OLED屏体(1)正面上的OLED发光单元(2)、以及用于将各OLED发光单元(2)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FPC柔性电路板(3),每个OLED发光单元(2)都包括发光区域(21)、电极、以及将发光区域(21)和电极相连接的引出导线,所述OLED屏体(1)的背面开设有收容槽(11),各OLED发光单元(2)的电极都设在从收容槽(11)中露出的OLED屏体(1)的背面上;所述FPC柔性电路板(3)包括电路板主体部(31)、以及设在电路板主体部(31)的端部并沿收容槽(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路板连接部(32),所述电路板连接部(32)固定在OLED屏体(1)的收容槽(11)中,且电路板连接部(32)上集成有多条从电路板主体部(31)中引出的连接线路(33),多条连接线路(33)分别与各OLED发光单元(2)的电极相连接,且多条连接线路(33)沿收容槽(11)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OLED发光单元(2)的电极都包括阳极(22)和阴极(23),且各发光区域(21)共用一个阴极(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屏体电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威朱熠旻褚辰李景泉李佳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