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尾气回收及再循环的便携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939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六氟化硫试验尾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验尾气回收及再循环的便携式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便携式装置为管道结构,通过控制管道结构中多个电磁阀的开关或闭合从而控制试验尾气在所述管道结构中的流向,实现所述实验尾气的回收或再循环,结构简单,易于携带,实现了选择性的将试验后的六氟化硫尾气进行回收或重新返回至电气设备中循环再利用,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尾气回收及再循环的便携式装置
本技术属于六氟化硫试验尾气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试验尾气回收及再循环的便携式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工业中,六氟化硫气体因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和灭弧性能在各种中、高压电气设备中得到广泛地应用。根据《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每年需对电气设备中的六氟化硫气体进行湿度、纯度、分解产物等多项试验。然而,由于试验频次多,试验后的六氟化硫尾气排放量大。六氟化硫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在大气中可以稳定存在3200年,其温室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23900倍,少量的六氟化硫气体也会造成非常大的温室效应。在设备运行中的六氟化硫气体可能因放电、过热等故障产生多种有毒或剧毒的气体,试验尾气的直接排放将使试验人员暴露于这些有毒气体中,危害试验人员的安全健康。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六氟化硫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控排力度需进一步加大。根据《大气防治法》的规定:排放有害气体必须进行申请和防止污染事故的措施。因此,对经过试验检测后的六氟化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试验尾气回收及再循环的便携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验尾气回收及再循环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装置为管道结构,包括:第一进气管道、第一出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气体返回管道和气体回收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一端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道和所述气体返回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电气设备;所述气体回收管道的一端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气体返回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气管道,所述气体回收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气体回收元件;所述第一出气管道的出气口用于连接气体试验仪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进气口用于连接气体试验仪的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第一出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气体返回管道和气体回收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试验尾气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尾气回收及再循环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装置为管道结构,包括:第一进气管道、第一出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气体返回管道和气体回收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一端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道和所述气体返回管道,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电气设备;所述气体回收管道的一端通过三通阀分别连接所述气体返回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气管道,所述气体回收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气体回收元件;所述第一出气管道的出气口用于连接气体试验仪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进气口用于连接气体试验仪的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管道、第一出气管道、第二进气管道、气体返回管道和气体回收管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试验尾气在所述管道结构中的流向,实现所述试验尾气的回收或再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上,其一端连接所述电气设备的手动球阀;所述第五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气体返回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缓冲罐、真空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嘉文李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