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225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0:54
一种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包括预埋固定杆,预埋固定杆下端设有与预埋螺母连接的外螺纹头,预埋固定杆两侧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上分别固定有弧形外凸的弹性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采用弹性片与模具上模的孔壁产生摩擦力,防止预埋螺母与预埋固定杆一起掉到模具型芯中。

Upper die preburied nut fixed structure

A upper die embedded nut fix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pre embedded fixing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embedded fix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external threaded head connected with the embedded nut. Two sides of the embedded fixing rod are provided with mounting surfaces, and the mounting surface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arc outwards convex elastic shee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upper die embedded nut fixing structure, which adopts frictional force between the elastic sheet and the hole wall of the upper die, so as to prevent the embedded nut from falling into the mould core with the embedded fixed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
本技术属于模具
,特指一种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以前,预埋螺母如果要固定在上模时,需要做一个预埋螺母固定件,预埋螺母固定件上端需加工出一个凹坑,凹坑内放入磁铁。预埋螺母固定件下部加工出外螺纹,外螺纹与预埋螺母的内螺纹起到螺纹连接,依靠磁铁的磁力把预埋螺母固定在模具型腔的上模的预埋螺母固定件的放置孔内。而磁铁的磁力在高温高压的模具腔内,磁力很容易失效,导致模具上模在合模的过程中,预埋螺母与预埋螺母固定件一起掉到模具型芯,使模具成型表面被压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采用弹性片与模具上模的孔壁产生摩擦力,防止预埋螺母与预埋固定杆一起掉到模具型芯中。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包括预埋固定杆,预埋固定杆下端设有与预埋螺母连接的外螺纹头,预埋固定杆两侧设有安装面,安装面上分别固定有弧形外凸的弹性片。优选的,所述弹性片竖向设置。优选的,所述预埋固定杆为圆柱形,上端设有外六角头。优选的,所述安装面为对称设置在预埋固定杆两侧的铣槽,铣槽的上下槽壁分别设有弧形卡缝,所述弹性片端部嵌在卡缝内。优选的,所述的预埋固定杆下端设有环形台阶,环形台阶与其上方的预埋固定杆之间设有第一倒角;所述外螺纹头设置下环形台阶下方,外螺纹头与环形台阶之间设有第二倒角。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两弹性片与上模的模具型腔孔产生摩擦力,防止合模过程中预埋固定杆下滑甚至脱离上模,保证了正常生产;2、预埋固定杆上端的外六角头方便产品出模后,卸下预埋固定杆,使得其与预埋螺母脱离,此时预埋螺母就形成在产品中;3、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能够防止液压机带动模具型腔向下运动合模后,smc树脂渗入到模具型腔放置预埋固定杆的孔内,方便了清理,节省时间进入到生产下一模具产品的准备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模具中安装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附图标记:1、上模;2、放置预埋固定件的模具型腔孔;3、预埋固定杆;4、弹性片;5、预埋螺母;6、环形台阶;7、产品;8、外六角头;9、卡缝;10、安装面;11、外螺纹头;12、第一倒角;13、第二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一种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包括预埋固定杆3,预埋固定杆3下端设有与预埋螺母5连接的外螺纹头11,预埋固定杆3两侧设有安装面10,安装面10上分别固定有弧形外凸的弹性片4。优选的,所述弹性片4竖向设置。优选的,所述预埋固定杆3为圆柱形,上端设有外六角头8。优选的,所述安装面10为对称设置在预埋固定杆3两侧的铣槽,铣槽的上下槽壁分别设有弧形卡缝9,所述弹性片4端部嵌在卡缝9内。优选的,所述的预埋固定杆3下端设有环形台阶6,环形台阶6与其上方的预埋固定杆3之间设有第一倒角12;所述外螺纹头11设置下环形台阶6下方,外螺纹头11与环形台阶6之间设有第二倒角13。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两弹性片4与上模的模具型腔孔产生摩擦力,防止合模过程中预埋固定杆3下滑甚至脱离上模,保证了正常生产;2、预埋固定杆3上端的外六角头8方便产品出模后,卸下预埋固定杆3,使得其与预埋螺母5脱离,此时预埋螺母5就形成在产品中;3、第一倒角12和第二倒角13能够防止液压机带动模具型腔向下运动合模后,smc树脂渗入到模具型腔放置预埋固定杆3的孔内,方便了清理,节省时间进入到生产下一模具产品的准备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固定杆(3),预埋固定杆(3)下端设有与预埋螺母(5)连接的外螺纹头(11),预埋固定杆(3)两侧设有安装面(10),安装面(10)上分别固定有弧形外凸的弹性片(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固定杆(3),预埋固定杆(3)下端设有与预埋螺母(5)连接的外螺纹头(11),预埋固定杆(3)两侧设有安装面(10),安装面(10)上分别固定有弧形外凸的弹性片(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4)竖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模预埋螺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固定杆(3)为圆柱形,上端设有外六角头(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模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顺华廖曦余启相周连庆胡启航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华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