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758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经过实验,能大大降低了黄秋葵苗期和成株期的病害发生率,现有种植技术中,黄秋葵苗期平均病害发生率和成株期平均病害发生率分别为14.5%和11.2%,而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种植的黄秋葵,苗期平均病害发生率和成株期平均病害发生率分别为5.8%以下和4.1%以下,效果显著,减少了病害防治药剂的使用,减少了农药使用成本的同时提升了黄秋葵的品质,大大提升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Okra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okra through experimen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kra seedling and adult plant diseases,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the cultivation of okra seedlings, the average disease incidence rate and the average seedling disease rate were 14.5% and 11.2%, and the method of planting okra seedling, the average disease incidence rate and the average seedling disease incidence rates were below 5.8% and 4.1% below,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reducing the use of disease control agents, reducing pesticide use cos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okra, greatly enhance the farmers' economic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秋葵,锦葵科秋葵属,亦称黄秋葵、咖啡黄葵,俗名羊角豆、潺茄。中国江西省的萍乡以及国内南方地区有种植,因其长相酷似辣椒,又称“洋辣椒”。性喜温暖,原产地为非洲今日埃塞俄比亚附近以及亚洲热带。目前在欧洲、非洲、中东、印度及东南亚等热带地区广泛栽培。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特点是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黄秋葵栽培过程中,病毒病是黄秋葵生产上主要病害,且苗期、成株期皆可染病。植株染病后全株受害,会导致植株矮小,结实少或不结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长势良好,具有良好性状的黄秋葵作为种株,在嫩果期,将果柄下方5-8cm处沿茎生长方向纵向刻伤0.8-1.2cm,刻伤深度0.2-0.4cm,宽度0.2-0.4cm,覆膜包裹刻伤处1-2天后揭膜,此时愈伤组织长成,纵向刻伤可以避免伤到过多维管束,避免影响果实的成熟,覆膜避免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害,然后向愈伤组织处涂抹稠膏后再次覆膜;所述稠膏,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黄秋葵病叶10-15份、水100-120份混合后80-85℃水浴加热5-10分钟,过滤后将滤渣剪碎,得混合物A;B按质量份数计,取水100-120份、肌醇0.01-0.03份、牛磺酸0.01-0.03份、丝氨酸0.1-0.3份、硼砂0.02-0.03份、钙镁磷肥0.1-0.2份、尿素1-2份均匀混合后,得混合物B;C将所述混合物A、混合物B、丙三醇按质量比3:10:20均匀混合后,即得所述稠膏;(2)将步骤(1)处理好的种株继续培育,使用水浴加热的病叶,得到浓度低的病毒并且含有少量的灭活病毒,覆盖在刚刚形成的愈伤组织处,这里细胞代谢强度极大,有助于刺激植物各种防御素的合成和抗病性有关基因的表达,可以得到抗病能力更强的种子,待果实开始变色,蒴果开裂时,采收果实,晒干后取种,低温储藏;(3)播种前到来时,取出种子,使用40-45℃药液浸泡种子60-90分钟,能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杀菌消毒,降低幼苗病害发生率;然后使用生长素溶液浸种后即可播种;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步骤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100-120份、白醋10-15份、硫酸铜1-2份、氯化镁0.3-0.5份、硫酸锰0.1-0.3份、钼酸铵0.01-0.03份均匀混合后制得溶液A;B按质量份数计,取艾叶15-20份、樟树叶15-20份、除虫菊5-8份、薄荷叶2-3份、蟾蜍草5-8份洗净后切碎,加水500-600份熬煮15-20分钟,过滤除杂,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溶液B按质量比3:1混合后即得所述药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嫩果期,将果柄下方纵向刻伤,然后覆膜,可以避免伤到过多维管束,避免影响果实的成熟,覆膜避免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害,待愈伤组织形成后揭膜,向愈伤组织处涂抹稠膏后再次覆膜,所述稠膏中含有浓度低的病毒并且含有少量的灭活病毒,有助于刺激植物各种防御素的合成和抗病性有关基因的表达,可以得到抗病能力更强的种子;使用所述药液浸泡种子,能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杀菌消毒,降低幼苗病害发生率;经过实验,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进行黄秋葵的种植,大大降低了黄秋葵苗期和成株期的病害发生率,现有种植技术中,黄秋葵苗期平均病害发生率和成株期平均病害发生率分别为14.5%和11.2%,而本专利技术方法种植的黄秋葵,苗期平均病害发生率和成株期平均病害发生率分别为5.8%以下和4.1%以下,效果显著,减少了病害防治药剂的使用,减少了农药使用成本的同时提升了黄秋葵的品质,大大提升了种植户的经济收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长势良好,具有良好性状的黄秋葵作为种株,在嫩果期,将果柄下方5-8cm处沿茎生长方向纵向刻伤0.8-1.2cm,刻伤深度0.2-0.4cm,宽度0.2-0.4cm,覆膜包裹刻伤处1-2天后揭膜,此时愈伤组织长成,纵向刻伤可以避免伤到过多维管束,避免影响果实的成熟,覆膜避免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害,然后向愈伤组织处涂抹稠膏后再次覆膜;所述稠膏,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黄秋葵病叶10份、水100份混合后80℃水浴加热5分钟,过滤后将滤渣剪碎,得混合物A;B按质量份数计,取水100份、肌醇0.01份、牛磺酸0.01份、丝氨酸0.1份、硼砂0.02份、钙镁磷肥0.1份、尿素1份均匀混合后,得混合物B;C将所述混合物A、混合物B、丙三醇按质量比3:10:20均匀混合后,即得所述稠膏;(2)将步骤(1)处理好的种株继续培育,使用水浴加热的病叶,得到浓度低的病毒并且含有少量的灭活病毒,覆盖在刚刚形成的愈伤组织处,这里细胞代谢强度极大,有助于刺激植物各种防御素的合成和抗病性有关基因的表达,可以得到抗病能力更强的种子,待果实开始变色,蒴果开裂时,采收果实,晒干后取种,低温储藏;(3)播种前到来时,取出种子,使用40℃药液浸泡种子60分钟,能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杀菌消毒,降低幼苗病害发生率;然后使用生长素溶液浸种后即可播种;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步骤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100份、白醋10份、硫酸铜1份、氯化镁0.3份、硫酸锰0.1份、钼酸铵0.01份均匀混合后制得溶液A;B按质量份数计,取艾叶15份、樟树叶15份、除虫菊5份、薄荷叶2份、蟾蜍草5份洗净后切碎,加水500份熬煮15分钟,过滤除杂,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溶液B按质量比3:1混合后即得所述药液。实施例2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长势良好,具有良好性状的黄秋葵作为种株,在嫩果期,将果柄下方5-8cm处沿茎生长方向纵向刻伤0.8-1.2cm,刻伤深度0.2-0.4cm,宽度0.2-0.4cm,覆膜包裹刻伤处1-2天后揭膜,此时愈伤组织长成,纵向刻伤可以避免伤到过多维管束,避免影响果实的成熟,覆膜避免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害,然后向愈伤组织处涂抹稠膏后再次覆膜;所述稠膏,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黄秋葵病叶15份、水120份混合后85℃水浴加热10分钟,过滤后将滤渣剪碎,得混合物A;B按质量份数计,取水120份、肌醇0.03份、牛磺酸0.03份、丝氨酸0.3份、硼砂0.03份、钙镁磷肥0.2份、尿素2份均匀混合后,得混合物B;C将所述混合物A、混合物B、丙三醇按质量比3:10:20均匀混合后,即得所述稠膏;(2)将步骤(1)处理好的种株继续培育,使用水浴加热的病叶,得到浓度低的病毒并且含有少量的灭活病毒,覆盖在刚刚形成的愈伤组织处,这里细胞代谢强度极大,有助于刺激植物各种防御素的合成和抗病性有关基因的表达,可以得到抗病能力更强的种子,待果实开始变色,蒴果开裂时,采收果实,晒干后取种,低温储藏;(3)播种前到来时,取出种子,使用45℃药液浸泡种子90分钟,能进一步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杀菌消毒,降低幼苗病害发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长势良好,具有良好性状的黄秋葵作为种株,在嫩果期,将果柄下方5‑8cm处沿茎生长方向纵向刻伤0.8‑1.2cm,刻伤深度0.2‑0.4cm,宽度0.2‑0.4cm,覆膜包裹刻伤处1‑2天后揭膜,此时愈伤组织长成,然后向愈伤组织处涂抹稠膏后再次覆膜;所述稠膏,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黄秋葵病叶10‑15份、水100‑120份混合后80‑85℃水浴加热5‑10分钟,过滤后将滤渣剪碎,得混合物A;B按质量份数计,取水100‑120份、肌醇0.01‑0.03份、牛磺酸0.01‑0.03份、丝氨酸0.1‑0.3份、硼砂0.02‑0.03份、钙镁磷肥0.1‑0.2份、尿素1‑2份均匀混合后,得混合物B;C将所述混合物A、混合物B、丙三醇按质量比3:10:20均匀混合后,即得所述稠膏;(2)将步骤(1)处理好的种株继续培育,待果实开始变色,蒴果开裂时,采收果实,晒干后取种,低温储藏;(3)播种前到来时,取出种子,使用40‑45℃药液浸泡种子60‑90分钟,然后使用生长素溶液浸种后即可播种;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步骤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100‑120份、白醋10‑15份、硫酸铜1‑2份、氯化镁0.3‑0.5份、硫酸锰0.1‑0.3份、钼酸铵0.01‑0.03份均匀混合后制得溶液A;B按质量份数计,取艾叶15‑20份、樟树叶15‑20份、除虫菊5‑8份、薄荷叶2‑3份、蟾蜍草5‑8份洗净后切碎,加水500‑600份熬煮15‑20分钟,过滤除杂,得溶液B;C将所述溶液A、溶液B按质量比3:1混合后即得所述药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黄秋葵抗病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长势良好,具有良好性状的黄秋葵作为种株,在嫩果期,将果柄下方5-8cm处沿茎生长方向纵向刻伤0.8-1.2cm,刻伤深度0.2-0.4cm,宽度0.2-0.4cm,覆膜包裹刻伤处1-2天后揭膜,此时愈伤组织长成,然后向愈伤组织处涂抹稠膏后再次覆膜;所述稠膏,具体由如下方法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黄秋葵病叶10-15份、水100-120份混合后80-85℃水浴加热5-10分钟,过滤后将滤渣剪碎,得混合物A;B按质量份数计,取水100-120份、肌醇0.01-0.03份、牛磺酸0.01-0.03份、丝氨酸0.1-0.3份、硼砂0.02-0.03份、钙镁磷肥0.1-0.2份、尿素1-2份均匀混合后,得混合物B;C将所述混合物A、混合物B、丙三醇按质量比3:10:20均匀混合后,即得所述稠膏;(2)将步骤(1)处理好的种株继续培育,待果实开始变色,蒴果开裂时,采收果实,晒干后取种,低温储藏;(3)播种前到来时,取出种子,使用40-45℃药液浸泡种子60-90分钟,然后使用生长素溶液浸种后即可播种;所述药液,具体由如下步骤制得:A按质量份数计,取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水溶液100-120份、白醋10-15份、硫酸铜1-2份、氯化镁0.3-0.5份、硫酸锰0.1-0.3份、钼酸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邦柱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润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