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木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7581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木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调配实生苗基质;(2)装袋培育实生苗:将实生种子发芽后,移植到营养袋,淋透水,常温培育,日后淋水保持基质湿度为50~60%,7天后每隔一周淋一次0.8~1.0%的尿素溶液,喷淋2~3次;10天后用3000~5000倍液的1.8%阿维菌素乳油和200~300倍苏云金杆菌杀虫剂进行喷淋,20天后再喷淋一次;(3)炼苗;(4)移栽大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调配实生苗基质的时候加入杀虫剂、实生苗戴着培养期间喷施杀菌剂等来降低幼苗的病变,提高抗虫害能力,为提高实生苗移栽成活率奠定基础。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seedling transplanting of Cassav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cassava seedling transplanting survival rat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deployment of seedling substrate; (2) bagging cultivation seedlings: seedling seed germination after transplanted into the nutrition bag, pour water at room temperature, cultivation, days after watering to keep the matrix humidity is 50 ~ 60%, 7 days every week Linyi 0.8 ~ 1% of the urea solution spray, 2 ~ 3 times; 10 days with 3000 ~ 5000 times liquid of 1.8% abamectin and 200 ~ 300 times Su Yunjin coli 20 days after insecticide spray, spray once; seedling; (3) (4 transplanting field). The invention adds insecticides, seedling seedlings, spraying fungicides dur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to reduce seedling lesions and improve pest resistance ability,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seedling survival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木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有性繁殖
,具体涉及木薯实生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木薯为大戟科木薯属植物,原产于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多年生灌木,地下生长富含淀粉的块根,可获得较高的生物量,被称为“先锋作物”和“开荒作物”,与甘薯、马铃薯并列为世界三大薯类作物。木薯粗生易种,为典型热带作物,具有高淀粉积累、抗旱和耐贫瘠等突出的生物学特性,病虫害较少,从南纬30°到北纬30°、海拔1500m以下、年均温在18℃以上、无霜期240天、年降雨量400mm以上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木薯茎由节和节间组成,茎秆当年的生长高度可达1-5m,直径1-4cm;叶片为单叶互生,掌状深裂成5、7、9小叶;花为圆锥花序,在茎端分枝处抽出花穗,雄花着生在上部,雌花着生在下部,开花后2~3个月可获得果实,果实为蒴果,种子为肾形,种皮坚硬,呈灰或者黑色。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木薯已成为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木薯产业逐渐从初级阶段向快速发展阶段转变,产业化趋势加快,加工业原料需求旺盛。但广西木薯鲜薯平均单产、品质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适应当前木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显然,通过木薯杂交育种,选育出适合当地环境气候条件的高产、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新品种,是当前广西木薯体系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中木薯实生苗培育这一环节也极为重要,如何提高木薯种子发芽率、实生苗移栽成活率,为品种选育提供更多、更健壮的实生苗,也是关键技术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木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通过在调配实生苗基质的时候加入杀虫剂、实生苗戴着培养期间喷施杀菌剂等来降低幼苗的病变,提高抗虫害能力,为提高实生苗移栽成活率奠定基础。一种提高木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配实生苗基质:按塘泥、表土、有机肥料、河沙为3~5∶1∶1∶1的比例混合配制成保湿通透的营养土,充分搅拌,按每平方米土拌1~2g的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密封5~7天,使用前敞开换气3~5天,装入营养袋;(2)装袋培育实生苗:将实生种子发芽后,待幼苗真叶完全展开,移植到营养袋,幼苗根部埋至基质深度为2~3cm,一袋一株,淋透水,放置于遮阳棚下常温培育,日后淋水保持基质湿度为50~60%,7天后喷淋0.8~1.0%的尿素溶液进行幼苗叶面追肥,以后每隔7天喷淋一次,喷淋2~3次直到移栽大田;培育10天后用3000~5000倍液的1.8%阿维菌素乳油和200~300倍苏云金杆菌杀虫剂进行喷淋,20天后再喷淋一次;(3)炼苗:20天后揭移遮阳网,继续炼苗培育5~7天,待幼苗长高至25~30cm时可出圃定植大田;在定植前逐渐锻炼幼苗,不仅可以提高幼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使幼苗抗寒力和耐旱力增强,且经过锻炼的幼苗定植后缓苗快,发棵早;(4)移栽大田:以行距为80~100cm,株距为40~50cm将幼苗移植至既有灌溉条件又能排涝的地块大田,移植后淋足定根水,保持湿度为70~80%,5~7天以后按常规田间管理,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装袋培育实生苗中7天后喷淋0.8%的尿素溶液进行幼苗叶面追肥,以后每隔7天喷淋一次,喷淋2~3次直到移栽大田;10天后用5000倍液的1.8%阿维菌素乳油和200倍苏云金杆菌杀虫剂进行喷淋,20天后再喷淋一次。本专利技术中采用0.8%的尿素溶液作为叶面追肥,一是低浓度的尿素能够促进叶片生长,根系健壮,提高移栽成活率,二是避免施肥过量导致稍苗。本专利技术中采用5000倍液的1.8%阿维菌素乳油既能对危害木薯的朱砂叶螨起到胃毒和触杀作用,害虫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从而达到防虫效果,减少害虫的影响,提高移栽成活率,同时这个浓度的杀虫剂对幼苗本身无伤害。所述苏云金杆菌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采用200倍液,其产生的毒素能使害虫停止取食,最后害虫因饥饿和死亡从而达到防虫效果,避免害虫啃噬幼苗,影响移栽成活率,同时这个浓度的杀虫剂对幼苗本身无伤害。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塘泥是自然晾晒6~8个月后经粉碎机打碎的陈旧塘泥。表土为泥土顶部15~20cm的区域,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微生物。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35~0.50mm。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有机肥料的PH值在6.5~7.5之间,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0%~15%,全氮0.6%~0.9%,磷酸0.3%~0.6%,氧化钾1.0%~1.5%,速效氮280~300ppm,速效磷80~100ppm,速效钾300~320ppm。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大田在定植前,以每亩大田施氮磷钾复合肥20~25kg作基肥,与植沟泥拌捞后再作为种植的条件。采用的氮磷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重量比为15∶15∶15。作为技术方案的优选,调配实生苗基质前进行选种,温汤浸种和种子催芽。选种,收获成熟饱满的果实,放阴凉处晾晒,果实自然爆裂后种子弹出,选取颗粒饱满的种子。按种子∶水=1∶5的比例将种子浸泡到水中并搅拌均匀,十分钟后,仍然浮在水面上的种子大多数为空心,丢弃,选取沉底的种子用做育种材料。温汤浸种,将沉底的木薯种子装入网袋扎紧袋口,放入30℃恒温水浴锅中浸泡7小时进行温汤处理,温汤浸种可加快种子吸水速度,缩短发芽和出苗时间。种子催芽,温汤浸泡后的种子采用沙床播种,取干净的纯细河沙置于45*35*7cm的托盘中,把种子点播于沙床中,离沙面约1.0cm,种子萌发在30℃、70%湿度的人工气候培养箱中进行,期间保持沙床湿润,种子经过温汤处理吸足水分后,通过人工控制适宜的条件进行催芽可以促使种子中的养分迅速分解运转,供幼胚生长所需,进而加速种子发芽的速度。所述纯细河沙的平均粒径为0.25~0.35mm;托盘的长为40~45cm,宽为30~35cm,高为7~10cm。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遮阳棚是用水泥立柱做为支撑,大棚专用钢塑复合管做骨架,顶部呈弧形,跨度在10m,开间在4m左右,檐高3m。四周自然通风,上面覆盖一层六针遮阳网,遮阳率为85%~90%,因木薯实生幼苗不耐湿,若装袋培育后的前五天碰上阴雨天气,遮阳网上面还需加盖一层塑料膜以防小苗涝害。本专利技术在调配实生苗育苗基质的时候,拌入多菌灵,其能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对根腐病、茎腐病、叶枯病、灰斑病等病害的防治效果比较好,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的病害,提高苗期的抗病效果,提高后续移栽的成活率。木薯种子是自然杂交种。种子为褐色或灰褐色,伴有棕黄、灰带黄斑或黑色虎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育苗基质制备的过程中加入多菌灵进行混配,对基质中的微生物、真菌病害等起到杀菌作用,避免在幼苗袋装培育的过程中出现根腐、叶枯等病变。同时育苗基质中含有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能促进幼苗根系的发达,提高移栽成活率。2.本专利技术在将实生苗移植到营养袋中培育期间,为了促进幼苗的生长及幼苗病虫害防治,每隔一段时间喷施低浓度的尿素作为叶面肥,加快叶片生长,根系健壮;同时喷施低浓度的1.8%阿维菌素乳油和苏云金杆菌进行杀虫、杀菌,避免病虫害的影响,同时提高幼苗的抗性,为后续移栽大田打基础,提高出苗率也提高移栽的成活率。3.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操作,而且袋装培养成活率达到95%以上,定植大田成活率达到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木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调配实生苗基质:按塘泥、表土、有机肥料、河沙为3~5∶1∶1∶1的比例混合配制成保湿通透的营养土,充分搅拌,按每平方米土拌1~2g的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密封5~7天,使用前敞开换气3~5天,装入营养袋;(2)装袋培育实生苗:将实生种子发芽后,待幼苗真叶完全展开,移植到营养袋,幼苗根部埋至基质深度为2~3cm,一袋一株,淋透水,放置于遮阳棚下常温培育,日后淋水保持基质湿度为50~60%,7天后每隔一周淋一次0.8~1.0%的尿素溶液,喷淋2~3次;10天后用3000~5000倍液的1.8%阿维菌素乳油和200~300倍苏云金杆菌杀虫剂进行喷淋,20天后再喷淋一次;(3)炼苗:20天后揭移遮阳网,继续炼苗培育5~7天,待幼苗长高至25~30cm时可出圃定植大田;(4)移栽大田:以行距为80~100cm,株距为40~50cm将幼苗移植至既有灌溉条件又能排涝的地块大田,移植后淋足定根水,保持湿度为70~80%,5~7天以后按常规田间管理,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木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调配实生苗基质:按塘泥、表土、有机肥料、河沙为3~5∶1∶1∶1的比例混合配制成保湿通透的营养土,充分搅拌,按每平方米土拌1~2g的50%可湿性多菌灵粉剂,密封5~7天,使用前敞开换气3~5天,装入营养袋;(2)装袋培育实生苗:将实生种子发芽后,待幼苗真叶完全展开,移植到营养袋,幼苗根部埋至基质深度为2~3cm,一袋一株,淋透水,放置于遮阳棚下常温培育,日后淋水保持基质湿度为50~60%,7天后每隔一周淋一次0.8~1.0%的尿素溶液,喷淋2~3次;10天后用3000~5000倍液的1.8%阿维菌素乳油和200~300倍苏云金杆菌杀虫剂进行喷淋,20天后再喷淋一次;(3)炼苗:20天后揭移遮阳网,继续炼苗培育5~7天,待幼苗长高至25~30cm时可出圃定植大田;(4)移栽大田:以行距为80~100cm,株距为40~50cm将幼苗移植至既有灌溉条件又能排涝的地块大田,移植后淋足定根水,保持湿度为70~80%,5~7天以后按常规田间管理,加强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木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装袋培育实生苗中7天后每隔一周淋一次0.8%的尿素溶液,喷淋2~3次;10天后用5000倍液的1.8%阿维菌素乳油和200倍苏云金杆菌杀虫剂进行喷淋,20天后再喷淋一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木薯实生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霞梁振华黎萍李恒锐刘连军农秋连青鑫郭素云韦雪英谢君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