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7580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0.1‑100份,矿物油0.1‑100份,二氧化硅1‑50份,硅烷偶联剂10‑100份,水650‑988.8份;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3‑5):(1‑3)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制备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可规模化生产;(2)利用凹凸棒土、矿物油、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等制备出纳米复合材料,喷洒在麦穗上可自组装形成一层网状纳米防护层,有效隔绝雨水进入麦穗,降低发芽率;(3)该抑制剂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无副作用,可降低穗发芽率80‑95%。

A kind of wheat spike germination inhibit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heat ear germination inhibito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in parts by weight: control out of control agent 0.1 mineral oil 0.1 100 copies, 100 copies, 50 copies of 1 silica, silane coupling agent 10 100 copies, 988.8 copies of 650 water; control dysregulation agent by amination of attapulgite soil and micro nano carbon according to the mass ratio of biogenic silica (3 / 5 (1): 3) mixture.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wheat spike germination inhibitor.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1)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eparation,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large-scale production; (2) using attapulgite, mineral oil, silica and silane coupling agent were prepared by nano composite materials, spraying in the ears of wheat can self assemble to form a reticular layer of nano protective layer, effective isolation of rain water into the wheat, reduce the germination rate; (3) the natural inhibitor,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afety, no side effect, can reduce the spike germination rate of 80 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农业
,尤其涉及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国内外小麦生产中,穗发芽是长期存在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尤为严重,中国、日本、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次之。我国小麦穗发芽频发,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严重,西北春麦区、西南冬麦区、东北春麦区、黄淮冬麦区和北方冬麦区时有发生。穗发芽是指在麦穗生理成熟后期,连阴雨或长时间高温高湿导致的麦穗发芽的现象。穗发芽不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减产20%以上),降低小麦品质,而且导致收获和贮存困难。对于休眠期短或穗发芽敏感的品种如白皮小麦,损失更加惨重。一直以来,科研工作者和育种工作者对穗发芽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主要是从小麦的遗传特性、环境条件、种子休眠、种子内酶活性、内源激素、发芽抑制物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和探索。到目前为止,通过小麦的遗传特性来控制穗发芽的方式并未有显著改变,而通过纳米材料防治小麦穗发芽的技术尚未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且通过纳米材料防治小麦穗发芽的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0.1-100份,矿物油0.1-100份,二氧化硅1-50份,硅烷偶联剂10-100份,水650-988.8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3-5):(1-3)混合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50份,矿物油50份,二氧化硅25份,硅烷偶联剂55份,水82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4:2混合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20份,矿物油20份,二氧化硅10份,硅烷偶联剂20份,水93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3.5:1.5混合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80份,矿物油80份,二氧化硅40份,硅烷偶联剂80份,水72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4.5:2.5混合而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90份,矿物油95份,二氧化硅45份,硅烷偶联剂85份,水69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4.8:3混合而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制备上述小麦穗发芽抑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氧气和氨气为气体源,利用温度为500-1000℃、功率为1-3KW的等离子体在真空条件下对凹凸棒土粉末进行间歇性辐照处理,并保持总有效辐照时间达30-60分钟,制得氨基化凹凸棒土;(2)在氮气保护的厌氧条件下,采用马弗炉对水稻秸秆在500-800℃温度下进行高温裂解50-100分钟,得微纳生物硅/碳;(3)将步骤(1)得到的氨基化凹凸棒土与步骤(2)得到的微纳生物硅/碳按照上述质量比进行混合,得控失调控剂;(4)将上述重量份数的控失调控剂、矿物油、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和水充分震荡混匀,制得小麦穗发芽抑制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氧气和氨气的体积比为(1-2):(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凹凸棒土粉末具体为100-800目吸附级的凹凸棒土粉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1)中间歇性辐照处理方式为:辐照处理5-10分钟,停5-10分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步骤(4)中充分震荡混匀方式为:2000-5000rpm转速下处理10-60分钟。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1)制备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规模化生产;(2)利用凹凸棒土、矿物油、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等材料制备出一种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喷洒在麦穗上可自组装形成一层网状纳米防护层,有效隔绝雨水进入麦穗,从而降低发芽率;其中,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联用则可进一步增强网状纳米防护层的形成与作用;(3)该抑制剂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无副作用,可降低穗发芽率80-95%,有效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9中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对麦穗发芽的抑制效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0.1份,矿物油0.1份,二氧化硅1份,硅烷偶联剂10份,水65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3:1混合而成。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100份,矿物油100份,二氧化硅50份,硅烷偶联剂100份,水988.8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5:3混合而成。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50份,矿物油50份,二氧化硅25份,硅烷偶联剂55份,水82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4:2混合而成。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20份,矿物油20份,二氧化硅10份,硅烷偶联剂20份,水93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3.5:1.5混合而成。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80份,矿物油80份,二氧化硅40份,硅烷偶联剂80份,水72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4.5:2.5混合而成。实施例6本实施例的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90份,矿物油95份,二氧化硅45份,硅烷偶联剂85份,水69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4.8:3混合而成。实施例7一种制备上述实施例的小麦穗发芽抑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氧气和氨气(体积比为1:3)为气体源,利用温度为500℃、功率为1KW的等离子体在真空条件下对凹凸棒土粉末(100目,吸附级)进行间歇性辐照处理,即辐照处理5分钟,停5分钟,保持总有效辐照时间达30分钟,制得氨基化凹凸棒土;(2)在氮气保护的厌氧条件下,采用马弗炉对水稻秸秆在500℃温度下进行高温裂解50分钟,得微纳生物硅/碳;(3)将步骤(1)得到的氨基化凹凸棒土与步骤(2)得到的微纳生物硅/碳按照上述质量比进行混合,得控失调控剂;(4)将上述重量份数的控失调控剂、矿物油、二氧化硅、硅烷偶联剂和水在2000rpm转速下处理10分钟以充分震荡混匀,制得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实施例8一种制备上述实施例的小麦穗发芽抑制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氧气和氨气(体积比为2:5)为气体源,利用温度为1000℃、功率为3KW的等离子体在真空条件下对凹凸棒土粉末(800目,吸附级)进行间歇性辐照处理,即辐照处理10分钟,停10分钟,保持总有效辐照时间达60分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0.1‑100份,矿物油0.1‑100份,二氧化硅1‑50份,硅烷偶联剂10‑100份,水650‑988.8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3‑5):(1‑3)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0.1-100份,矿物油0.1-100份,二氧化硅1-50份,硅烷偶联剂10-100份,水650-988.8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3-5):(1-3)混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50份,矿物油50份,二氧化硅25份,硅烷偶联剂55份,水82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4:2混合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20份,矿物油20份,二氧化硅10份,硅烷偶联剂20份,水93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3.5:1.5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80份,矿物油80份,二氧化硅40份,硅烷偶联剂80份,水72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质量比4.5:2.5混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穗发芽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控失调控剂90份,矿物油95份,二氧化硅45份,硅烷偶联剂85份,水690份;其中,控失调控剂由氨基化凹凸棒土和微纳生物硅/碳按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芳舒宪黄胜威汤才国蔡冬清胡浩张慧兰李明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