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黑穗病防治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542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小麦黑穗病防治剂,属农业生产技术领域。由于目前已有的一些小麦黑穗病防治药剂效果不佳,小麦对常用的一些防治黑穗病的药剂产生了抗性,降低了防治效果,若加大药量,又有破坏生态环境之忧,使得一些地区常有小麦黑穗病大发生的现象出现。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极其简单,配制方法也简单易行,防治小麦黑穗病的效果极佳,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Wheat smut prevention ag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heat sm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gent,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ue to the current number of wheat smut fungicides have poor effect, some commonly used insecticides to control wheat smut resistant, reduces the control effect, if increase the dose,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worry, making some areas often appear wheat smut in the phenomenon of student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formula, simple and easy preparation method, good effect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wheat smut, and hig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农业生产
,是一种防治小麦黑穗病的有效药剂。目前,国内外防治小麦黑穗病的方法,主要是用药剂拌种,国内小麦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药剂有多菌灵、三环唑,克菌丹和福美双。药剂拌种存在一定的缺点这些药剂虽然可以杀死种子周围的黑穗病菌,但不彻底,总有遗留,并且种子萌发后根系下扎,胚轴上伸,原附在种皮外的药剂随子叶的出土而失掉继续保护的功能,特别是小麦抽穗初期,遗留下来的病菌使个别植株发病,新产生的病菌随风传播,因药剂拌种并不能使植株本身产生抗病能力,促使其它一些弱植株感病,它们又传染别的植株,这种互相传染的发病过程,使得小麦黑穗病发病率与遗留下的黑穗病菌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并且小麦本身对已有的一些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使得防治效果降低,加大药量又有破坏生态环境之忧,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缺点,在小麦化控稀植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中研制成功的。烯效唑是一种已有技术,目前已有商品出售,在农业生产中,往往作为配方中的一个起化控作用的元素应用在促进小麦分蘖上,达到减少密度(稀植),提高产量的目的,例如,春小麦分蘖促进液(申请号97125632.2,申请日971228,与本专利技术为同一专利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麦黑穗病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每1g纯烯效唑,加水7-12kg,配制成浓度为70-120ppm的溶液,浸麦种18-21kg,浸种时间为8-10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黑穗病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每1g纯烯效唑,加水7-12kg,配制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恕平张秋英金剑刘晓冰王光华李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