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种子处理,种子包衣催芽,播种育苗,田间管理,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不仅增强了黄秋葵的抗病性,促进了生长,提高了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培育出的黄秋葵营养丰富,口感细嫩、鲜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经济效益高,适合规模化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秋葵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黄秋葵又名秋葵夹、咖啡黄葵、补肾草、漏芦花、羊角豆、羊角菜、越南芝麻、洋辣椒等,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现世界各国均有分布,并以美国、日本、印度、东南亚国家及欧洲、非洲、中东等地栽培较多,我国很多省份也有种植。由于秋葵口感嫩滑,具有特殊的香味与风味,其嫩果中的汁液具有帮助消化、增强体力、保护肝脏、强肾补虚、健胃整肠之功效,使其产品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目前黄秋葵的栽培多采用种子繁殖,存在产量低、品质差、不耐连作、病害逐年加重、生长缓慢等问题,因此开发黄秋葵高产优质安全的栽培方法,成为现阶段黄秋葵生产的紧迫任务,对促进黄秋葵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增强了黄秋葵的抗病性,促进了生长,提高了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一种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种子处理:选择成熟、优质的黄秋葵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2%硫酸铜溶液中,进行3-5min消毒,取出后晾晒,至种子表面干燥无水分; (2) 种子包衣催芽:将步骤(1)处理过的种子放入包衣剂中进行包衣处理后,取出,再放入38-40℃的温水中浸泡12-15h,置于25-30℃下催芽,待75-80%的种子胚胎破壳露白,备用; (3) 播种育苗:将步骤(2)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行距控制在8-10cm,播种后覆盖上1-2cm的细土,然后盖上塑料薄膜,保持苗床温度在25-28℃,并在播种处挖洞使其顺利生长,待种子发芽,加强水管理,保持床苗的含水量在50-55%,幼苗长有3片真叶时带土移栽至大田; (4) 田间管理:幼苗定植后,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35-45kg,每隔7-9天沿畦耕地松土,连续3次;待植株长至30-50cm高时,在植株旁插0.8-1m长竹竿,供其缠绕攀爬,同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公顷施复合肥55-60kg,开花结果期施有机肥一次,每亩用量为500kg,在幼苗生长期间,分别在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日落后进行各浇水一次,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5-60%;(5)采收:花谢后4天用剪刀采收嫩果。所述的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甲基托布津杀菌剂2-3份、福帅得1.5-1.6份、吸水树脂2-3份、海藻酸钠2-3份、澎润土1.5-2.3份、硅藻土4-6份、a-萘乙酸钠0.5-0.8份。所述在包衣处理过程中,包衣剂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20。所述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动物粪便100-110份、氮磷钾复合肥12-15份、氨基酸2-3份、腐植酸3-4份、碳酸镁0.5-0.7份、过磷酸钙0.3-0.4份、螯合铁0.2-0.4份、一水硫酸锌0.15-0.24份、氯化锰0.10-0.15份、醋酸铜0.3-0.6份、四硼酸钠0.5-0.8份、含钼矿渣0.20-0.25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黄秋葵的种植方法,不仅增强了黄秋葵的抗病性,促进了生长,提高了黄秋葵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培育出的黄秋葵营养丰富,口感细嫩、鲜美;对黄秋葵种子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可以提高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活力,提高种子发芽率,提高种子抗逆性强,有助于培育壮苗,使幼苗生长旺,长势齐;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及时追肥,可以提供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在有机肥中富含氨基酸,能极大的提植株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率,作物吸收氨基酸后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力,促进花芽分化,生殖生长加强;机肥中还添加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物质和腐殖酸肥,有助于提高植株吸收营养和光合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坐果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用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种子处理:选择成熟、优质的黄秋葵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2%硫酸铜溶液中,进行3-5min消毒,取出后晾晒,至种子表面干燥无水分; (2) 种子包衣催芽:将步骤(1)处理过的种子放入包衣剂中进行包衣处理后,取出,再放入38℃的温水中浸泡12h,置于28℃下催芽,待75%的种子胚胎破壳露白,备用; (3) 播种育苗:将步骤(2)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行距控制在8-10cm,播种后覆盖上1-2cm的细土,然后盖上塑料薄膜,保持苗床温度在25-28℃,并在播种处挖洞使其顺利生长,待种子发芽,加强水管理,保持床苗的含水量在50-55%,幼苗长有3片真叶时带土移栽至大田; (4) 田间管理:幼苗定植后,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35-45kg,每隔7-9天沿畦耕地松土,连续3次;待植株长至30-50cm高时,在植株旁插0.8-1m长竹竿,供其缠绕攀爬,同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公顷施复合肥55-60kg,开花结果期施有机肥一次,每亩用量为500kg,在幼苗生长期间,分别在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日落后进行各浇水一次,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5-60%; (5)采收:花谢后4天用剪刀采收嫩果。所述的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甲基托布津杀菌剂2份、福帅得1.5份、吸水树脂2份、海藻酸钠2份、澎润土1.5份、硅藻土4份、a-萘乙酸钠0.7份。所述在包衣处理过程中,包衣剂与种子的质量比为1:20。所述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动物粪便100份、氮磷钾复合肥12份、氨基酸2份、腐植酸3份、碳酸镁0.5份、过磷酸钙0.3份、螯合铁0.2份、一水硫酸锌0.15份、氯化锰0.10份、醋酸铜0.4份、四硼酸钠0.7份、含钼矿渣0.20份。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衣剂和有机肥中的原料重量份数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所述的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甲基托布津杀菌剂3份、福帅得1.6份、吸水树脂3份、海藻酸钠3份、澎润土1.5份、硅藻土5份、a-萘乙酸钠0.5份。所述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动物粪便108份、氮磷钾复合肥13份、氨基酸2份、腐植酸4份、碳酸镁0.6份、过磷酸钙0.4份、螯合铁0.3份、一水硫酸锌0.18份、氯化锰0.14份、醋酸铜0.4份、四硼酸钠0.6份、含钼矿渣0.20份。实施例3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衣剂和有机肥中的原料重量份数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所述的包衣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甲基托布津杀菌剂2份、福帅得1.5份、吸水树脂2份、海藻酸钠3份、澎润土2.3份、硅藻土6份、a-萘乙酸钠0.5份。所述的有机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动物粪便110份、氮磷钾复合肥15份、氨基酸2份、腐植酸3份、碳酸镁0.7份、过磷酸钙0.4份、螯合铁0.4份、一水硫酸锌0.24份、氯化锰0.12份、醋酸铜0.5份、四硼酸钠0.8份、含钼矿渣0.22份。对比例一种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种子处理:选择成熟、优质的黄秋葵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2%硫酸铜溶液中,进行3-5min消毒,再放入38-40℃的温水中浸泡12-15h,置于25-30℃下催芽,待75-80%的种子胚胎破壳露白,备用; (3) 播种育苗:将步骤(2)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行距控制在8-10cm,播种后覆盖上1-2cm的细土,然后盖上塑料薄膜,保持苗床温度在25-28℃,并在播种处挖洞使其顺利生长,待种子发芽,加强水管理,保持床苗的含水量在30-55%,幼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种子处理:选择成熟、优质的黄秋葵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2%硫酸铜溶液中,进行3‑5min消毒,取出后晾晒,至种子表面干燥无水分;(2) 种子包衣催芽:将步骤(1)处理过的种子放入包衣剂中进行包衣处理后,取出,再放入38‑40℃的温水中浸泡12‑15h,置于25‑30℃下催芽,待75‑80%的种子胚胎破壳露白,备用;(3) 播种育苗:将步骤(2)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行距控制在8‑10cm,播种后覆盖上1‑2cm的细土,然后盖上塑料薄膜,保持苗床温度在25‑28℃,并在播种处挖洞使其顺利生长,待种子发芽,加强水管理,保持床苗的含水量在30‑55%,幼苗长有3片真叶时带土移栽至大田;(4) 田间管理:幼苗定植后,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35‑45kg,每隔7‑9天沿畦耕地松土,连续3次;待植株长至30‑50cm高时,在植株旁插0.8‑1m长竹竿,供其缠绕攀爬,同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公顷施复合肥55‑60kg,开花结果期施有机肥一次,每亩用量为500kg,在幼苗生长期间,分别在早上9点以前和下午日落后进行各浇水一次,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5‑60%;(5)采收:花谢后4天用剪刀采收嫩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秋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种子处理:选择成熟、优质的黄秋葵种子,放入质量分数为0.2%硫酸铜溶液中,进行3-5min消毒,取出后晾晒,至种子表面干燥无水分;(2) 种子包衣催芽:将步骤(1)处理过的种子放入包衣剂中进行包衣处理后,取出,再放入38-40℃的温水中浸泡12-15h,置于25-30℃下催芽,待75-80%的种子胚胎破壳露白,备用;(3) 播种育苗:将步骤(2)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在苗床上,行距控制在8-10cm,播种后覆盖上1-2cm的细土,然后盖上塑料薄膜,保持苗床温度在25-28℃,并在播种处挖洞使其顺利生长,待种子发芽,加强水管理,保持床苗的含水量在30-55%,幼苗长有3片真叶时带土移栽至大田;(4) 田间管理:幼苗定植后,追肥一次,每亩施尿素35-45kg,每隔7-9天沿畦耕地松土,连续3次;待植株长至30-50cm高时,在植株旁插0.8-1m长竹竿,供其缠绕攀爬,同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公顷施复合肥55-60kg,开花结果期施有机肥一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固镇县华原家庭农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