镝、铅共掺高压汞灯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730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镝、铅共掺高压汞灯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钒磷酸钇为基质材料,以镝为激活离子,在空气中经高温灼烧制备荧光粉;用铅离子部分取代镝激活钒磷酸钇中的钇阳离子可显著改善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由于使用了在我国量大价廉的氧化镝取代了量少价昂的氧化铕,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降低荧光粉的生产成本,开拓镝资源的利用途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汞灯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照明灯具,主要用于道路及其它场所的照明。该种灯具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压汞蒸气放电所产生的以365nm为主的紫外线激发涂于玻璃灯壳内侧的荧光粉产生可见发光。目前在高压汞灯中所使用的稀土荧光粉主要是铕激活的钒酸钇和钒磷酸钇。英国专利Brit.1,135,304(C1.09k),通用电器公司公开了题为“铕激活钒酸钇的制备”;该方法报导了以氧化钇、氧化铕和五氧化二钒为原料制备铕激活钒酸钇荧光粉。美国专利U.S.3,647,706(C1.301-4p;C09k),Lagos等人公开了题为“铕激活钒磷酸钇荧光粉的制备”;该专利报导了以氧化钇、氧化铕、磷酸二氢铵和钒酸铵为原料于1200-1400℃灼烧制备铕激活灯用荧光粉的方法。上述两种荧光粉虽然均具有较好的性能,但由于要使用在稀土矿物中含量稀少,价格昂贵的氧化铕而使此类荧光粉的成本较高。以镝为激活离子的灯用荧光粉亦有报导。例如美国专利U.S.3,501,412(C1.252-301.4;C09k),R.Ropp公开了题为“镝激活稀土钒酸盐荧光粉”的专利;该方法以稀土氧化物和五氧化二钒为原料制备气体放电灯用荧光粉。日本专利JP 02 28,283(C1.C09K11/83),K.Nakagawa公开了题为“稀土放电灯用白色发光荧光粉”的专利;该专利所述荧光粉的组成为Y1-xDyxV1-yPyO4。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的实验筛选发现,用铅离子部分取代镝激活钒磷酸钇中的钇阳离子可显著改善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荧光粉的发光强度;与不含铅离子的镝激活荧光粉相比,含铅的相应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可提高约20%。由于使用了在我国量大价廉的氧化镝取代了量少价昂的氧化铕,所以本专利技术即可降低荧光粉的生产成本,也为氧化镝的开发利用拓展了新的途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氧化镝、氧化铅共掺的方式,配以相应数量的氧化钇、五氧化二钒和磷酸二氢铵等在空气中高温灼烧制备高压汞灯用荧光粉。本专利技术根据高温固相反应的原理在高温下制备钒磷酸钇基质化合物;采用阳离子取代的方法通过固相反应将镝和铅离子在高温状态下引入钒磷酸钇基质中钇离子的格位,从而制备镝、铅共掺荧光粉。高压汞蒸气放电所产生的以365nm为主的紫外线首先被材料中的阴离子基团所吸收,而后激活能通过非辐射能量传递的方式输运到占据钇离子格位的镝离子使其处于激发态并产生白色发光。本专利技术将氧化钇、氧化镝、氧化铅、五氧化二钒和磷酸二氢铵按如下比例混合Y1-x-y(VO4)1-a(PO4)a∶Dyx,Pby其中0.005≤x≤0.02,0.005≤y≤0.02,0.10≤a≤0.80混合物经研混后于400℃在空气中灼烧4小时,取出研磨后再于1200-1400℃在空气中灼烧4-8小时。产物经研磨、水洗、烘干后即为白色粉末状荧光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如下1.将55.32克氧化钇、22.74克五氧化二钒、28.76克磷酸二氢铵、0.93克氧化镝和1.12克氧化铅混匀,研细;混合物于400℃灼烧4小时;取出研细后再于1300℃灼烧8小时;产物研细后经水洗、烘干即得组成为Y0.98(VO4)0.50(PO4)0.50∶Dy0.01,Pb0.01的白色荧光粉。用该荧光粉涂制了250W内、外镇高压汞灯,流明效率分别为19.17lm/w和48.80lm/w。2.将1.117克氧化钇、0.728克五氧化二钒、0.230克磷酸二氢铵、0.009克氧化镝和0.011克氧化铅混匀,研细;混合物于400℃灼烧4小时;取出研细后再于1200℃灼烧6小时;产物研细后经水洗、烘干即得组成为Y0.99(VO4)0.80(PO4)0.20∶Dy0.005,Pb0.005的白色荧光粉。该荧光粉在365nm和254nm汞线的激发下均产生强的白色发光。3.将1.095克氧化钇、0.181克五氧化二钒、0.923克磷酸二氢铵、0.028克氧化镝和0.034克氧化铅混匀,研细;混合物于400℃灼烧4小时;取出研细后再于1400℃灼烧4小时;产物研细后经水洗、烘干即得组成为Y0.97(VO4)0.20(PO4)0.80∶Dy0.015,Pb0.015的白色荧光粉。该荧光粉在365nm和254nm汞线的激发下均产生强的白色发光。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将氧化钇、氧化镝、氧化铅、五氧化二钒和磷酸二氢铵按如下比例混合Y1-x-y(VO4)1-a(PO4)a∶Dyx,Pby其中0.005≤x≤0.02,0.005≤y≤0.02,0.10≤a≤0.80混合物经研混后于400℃在空气中灼烧4小时,取出研磨后再于1200-1400℃在空气中灼烧4-8小时。产物经研磨、水洗、烘干后即为白色粉末状荧光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本专利技术以钒磷酸钇为基质材料,以镝为激活离子,在空气中经高温灼烧制备荧光粉;用铅离子部分取代镝激活钒磷酸钇中的钇阳离子可显著改善荧光粉的发光性能,较大程度地提高荧光粉的发光强度。由于使用了在我国量大价廉的氧化镝取代了量少价昂的氧化铕,所以本专利技术可降低荧光粉的生产成本,开拓镝资源的利用途径。文档编号C09K11/77GK1218084SQ9712193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裴治武, 曾庆华, 苏锵, 王淑彬, 吕玉华, 彭桂芳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镝、铅共掺高压汞灯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氧化钇、氧化镝、氧化铅、五氧化二钒和磷酸二氢铵按如下比例混合:Y↓[1-x-y](VO↓[4])↓[1-a](PO↓[4])↓[a]∶Dy↓[x],Pb↓[y]其中:0.005≤ x≤0.02,0.005≤y≤0.02,0.10≤a≤0.80混合物经研混后于400℃在空气中灼烧4小时,取出研磨后再于1200-1400℃在空气中灼烧4-8小时。产物经研磨、水洗、烘干后即为白色粉末状荧光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治武曾庆华苏锵王淑彬吕玉华彭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