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几何形状改进的杨克式烘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070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圆筒形壳体(10)的杨克式烘缸(1),所述圆筒形壳体(10)具有中心部分(11)、第一与第二末端部分(12、13)和纵轴(101)。所述圆筒形壳体(10)在内表面(14)处设置有多个周向凹槽(15)。所述汽缸(1)另外包含分别固定到所述圆筒形壳体(10)的所述末端部分(12、13)的第一与第二缸盖(20、30)。更确切地说,所述壳体(10)包含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12、13)处的第一与第二组周向末端凹槽(15a、15b、15'a、15'b)以及定位于所述中心部分(11)处的第三组周向凹槽。具体地说,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的所述凹槽的宽度比定位于所述中心部分的所述周向凹槽的宽度大,以便在操作条件下均匀地分布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内部几何形状改进的杨克式烘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生产纸和类似产品的机器领域,且具体地说,涉及改进的烘缸(也称为杨克式汽缸)结构,具体地说,内部几何形状改进的杨克式汽缸。
技术介绍
正如众所周知,造纸厂提供了使用网前箱将纤维素纤维和水的混合物以及有时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分布在成形织物上。以此方式,通过离心力来排出确定量的水,从而提高存在于成形织物上的干燥混合物层含量。然后通过一系列步骤来减少混合物层的更多织物和/或毛布之间的水含量,直到获得允许通道穿过干燥截面的一致性。这通常至少包含杨克式烘缸,也称为“杨克式汽缸”以及馈送热空气的干燥炉罩。具体地说,将处理过的湿纸网铺设在杨克式汽缸的外表面上,而杨克式烘缸的内部是通过例如引入蒸汽来加热。杨克式烘缸内部产生的蒸汽与通过干燥炉罩吹向纸的热空气一起促使铺设在外表面上的湿纸网渐渐地干燥。当实现了期望的干燥值时,借助于刮刀或刮浆刀或借助于张力(根据所期望的产品,具体地说,皱纹纸或光滑纸)从杨克式烘缸的外表面去除纸网。杨克式烘缸基本上包含其间安放有圆筒形壳体的两个缸盖或端壁。每个缸盖固定有轴承轴颈,所述轴承轴颈在操作条件下安装于相应轴承上。壳体内部安装有中空轴杆。缸盖和/或壳体设置有至少2个检查孔,工作人员至少通过检查孔来进入汽缸以便定期进行正常或特别的保养介入。杨克式汽缸的组成元件(即,缸盖、壳体、轴承轴颈等)可以通过将铸铁熔融来获得且可以通过螺栓连接来固定。或者,杨克式汽缸可以由钢制成。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缸盖可以借助于螺栓或更通常借助于焊珠固定到圆筒形壳体。对于由铸铁制成和由钢制成的杨克式汽缸来说,圆筒形壳体具有设置有周向凹槽的内表面。这些凹槽被布置成收集冷凝液,所述冷凝液是为了将已经引入杨克式烘缸内部的蒸汽的气化潜热向外部传递而形成。通常,周向凹槽的深度对于壳体的所有长度而言均相同。就此而言,参见例如文献WO2008/105005。相反,在WO2014/077761中,公开了一种钢制杨克式烘缸,其包含在相对侧与2个缸盖借助于相应焊珠固定的圆筒形壳体。所述圆筒形壳体具有设置有周向凹槽的内表面。更确切地说,周向凹槽的深度从更外部的凹槽向更内部的凹槽逐渐递增,即,圆筒形壳体的厚度递减。所述文献中解释了这种几何形状使得杨克式汽缸的制造简化。现有技术中已经大量使用的这种技术方案(例如以本申请的相同申请人的名义在意大利专利IT276295和IT277281中公开)使得汽缸对其在操作条件下所受到的应力的耐受性提高,且同时简化了制造(相对于其它已知的解决方案来说)。尽管如此,已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很多缺点。在操作条件下,杨克式汽缸受到高应力,主要是由于已经引入的蒸汽的高温所致的热弹性应力、压力应力、压缩力以及由于在汽缸围绕旋转轴旋转期间起作用的离心力所致的应力。通常,在缸盖与壳体之间的接触区段处记录到的热弹性应力和压力应力的值均最高。这决定了需要定期进行控制以便验证结构失效不存在,然而这会导致杨克式汽缸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杨克式烘缸,其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杨克式汽缸而言,在操作条件下允许应力(具体地说,热弹性应力、压力应力和离心力所产生的应力)更均匀地分布,从而提高汽缸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这些和其它目的是由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杨克式烘缸或杨克式汽缸实现,所述杨克式烘缸或杨克式汽缸包含:-具有中心部分、第一与第二末端部分以及纵轴的圆筒形壳体,所述圆筒形壳体在内表面处设置有多个周向凹槽;-固定到所述圆筒形壳体的所述第一末端部分的第一缸盖或端壁;-就所述圆筒形壳体而言安放在所述第一缸盖的相对侧的第二缸盖或端壁,所述第二缸盖固定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末端部分;-固定到所述第一缸盖的第一轴承轴颈;-固定到所述第二缸盖的第二轴承轴颈;-安装于所述圆筒形壳体内部且连接到所述第一缸盖和所述第二缸盖的中空轴杆;所述周向凹槽包含:-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末端部分和所述第二末端部分的第一组与第二组周向末端凹槽,每组周向末端凹槽至少包含第一与第二周向凹槽,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周向凹槽,所述第一周向凹槽定位于高于所述中心部分的距离处;-定位于所述中心部分处的第三组周向凹槽;所述杨克式烘缸的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的所述周向凹槽的宽度比定位于所述中心部分处的周向凹槽的宽度更宽。具体地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允许负荷在操作条件下得到均匀的分布。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的周向凹槽具有从中心部分向圆筒形壳体的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分递减的深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末端组凹槽中的每一组至少包含第一周向凹槽、第二周向凹槽和第三周向凹槽,其定位于距所述第一或第二缸盖递增的距离处。优选的是,周向凹槽具有呈弧形轮廓的末梢,所述末梢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具体地说,第一和第二末端组凹槽中的周向凹槽的末梢的曲率半径r大于定位于圆筒形壳体的所述中心部分处的周向凹槽(即所述第三组的周向凹槽)的末梢的曲率半径r",即r>r"。有利的是,周向凹槽具有根据预定功能而从中心部分向第一或第二末端部分递减的深度。具体地说,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第一和第二周向凹槽的末梢的曲率半径r设定在9.5mm与10.5mm之间。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曲率半径r是10mm。具体地说,每个末端组凹槽中的每一和第二周向凹槽的宽度l1和l2可以设定在19mm与21mm之间,例如可以等于20mm。具体地说,每个末端组凹槽中的第三周向凹槽的宽度l3可以设定在12mm与14mm之间,例如可以等于12.8mm。具体地说,可以在第一组和第二组周向末端凹槽中的每一个与第三组凹槽之间设置一组中间凹槽。优选的是,中间凹槽组仅包含一个凹槽。有利的是,中间组中的凹槽或每一个凹槽的宽度等于中心部分的凹槽的宽度。具体地说,中间组的凹槽或每一个凹槽的深度d可以设定在与其相邻的第一或第二末端组周向凹槽的深度与第三组周向凹槽的深度之间。有利的是,定位于圆筒形壳体的中心部分的周向凹槽的末梢(即,属于第三组)具有曲率半径r"设定于6mm与7mm之间的弧形轮廓。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曲率半径r"等于6.4mm。因此,中心部分的凹槽的宽度l可以设定在12mm与14mm之间,例如可以等于12.8mm。具体地说,中间组的周向凹槽或每一个周向凹槽具有曲率半径r″′设定在6mm与7mm之间的末梢。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中间组的周向凹槽或每一个周向凹槽的曲率半径是6.4mm。具体地说,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第一周向凹槽(即,最接近于缸盖的凹槽)具有设定在25mm与27mm之间的深度d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深度d1是26mm。有利的是,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第二周向凹槽具有设定在30mm与32mm之间的深度d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深度d2是31m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组的周向凹槽具有设定在32mm与34mm之间的深度dc。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深度dc等于33mm。有利的是,中间组的周向凹槽或每一个周向凹槽具有设定在31mm与33mm之间的深度。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中间组的凹槽或每一个凹槽的深度是32mm。具体地说,按同轴位置安装于圆筒形壳体内部的中空轴杆具有基本上圆筒形形状。更确切地说,中空轴杆的每个末端通过例如螺栓连接来连接到相应的轴承轴颈。有利的是,提供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内部几何形状改进的杨克式烘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杨克式烘缸(1),包含:包含中心部分(11)、第一与第二末端部分(12、13)且具有纵轴(101)的圆筒形壳体(10),所述圆筒形壳体(10)在内表面(14)处设置有多个周向凹槽(15);固定到所述圆筒形壳体(10)的所述第一末端部分(12)的第一缸盖(20)或端壁;相对于所述圆筒形壳体(10)定位于所述第一缸盖(20)的相对侧的第二缸盖(30)或端壁,所述第二缸盖(30)固定到所述壳体(10)的所述第二末端部分(13);固定到所述第一缸盖(12)的第一轴承轴颈(70);固定到所述第二缸盖(13)的第二轴承轴颈(80);安装于所述圆筒形壳体(10)内部且连接到所述第一缸盖和所述第二缸盖(20、30)的中空轴杆(40);所述周向凹槽包含: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末端部分和所述第二末端部分(12、13)的第一与第二组周向末端凹槽,每组周向末端凹槽至少包含第一和第二周向凹槽(15a、15b、15'a、15'b),其中所述第一周向凹槽(15a、15'a)定位在距所述中心部分(11)一定距离处,该距离高于同组中的所述第二周向凹槽(15b、15'b)的距离;定位于所述中心部分(11)处的第三组周向凹槽(15");所述杨克式烘缸(1)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的所述周向凹槽的宽度比定位于所述中心部分处的所述周向凹槽的宽度更宽,以便在操作条件下均匀地分布负荷。...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18 IT PI2015A0000211.一种杨克式烘缸(1),包含:包含中心部分(11)、第一与第二末端部分(12、13)且具有纵轴(101)的圆筒形壳体(10),所述圆筒形壳体(10)在内表面(14)处设置有多个周向凹槽(15);固定到所述圆筒形壳体(10)的所述第一末端部分(12)的第一缸盖(20)或端壁;相对于所述圆筒形壳体(10)定位于所述第一缸盖(20)的相对侧的第二缸盖(30)或端壁,所述第二缸盖(30)固定到所述壳体(10)的所述第二末端部分(13);固定到所述第一缸盖(12)的第一轴承轴颈(70);固定到所述第二缸盖(13)的第二轴承轴颈(80);安装于所述圆筒形壳体(10)内部且连接到所述第一缸盖和所述第二缸盖(20、30)的中空轴杆(40);所述周向凹槽包含: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末端部分和所述第二末端部分(12、13)的第一与第二组周向末端凹槽,每组周向末端凹槽至少包含第一和第二周向凹槽(15a、15b、15'a、15'b),其中所述第一周向凹槽(15a、15'a)定位在距所述中心部分(11)一定距离处,该距离高于同组中的所述第二周向凹槽(15b、15'b)的距离;定位于所述中心部分(11)处的第三组周向凹槽(15");所述杨克式烘缸(1)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的所述周向凹槽的宽度比定位于所述中心部分处的所述周向凹槽的宽度更宽,以便在操作条件下均匀地分布负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克式烘缸(1),其中所述第一组和所述第二组的所述周向凹槽(15a、15b;15'a、15'b)具有从所述圆筒形壳体(10)的所述中心部分(11)向所述第一末端部分和所述第二末端部分(12、13)递减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杨克式烘缸(1),其中所述第一末端组和所述第二末端组凹槽中的每一个至少包含第一周向凹槽(15a、15'a)、第二周向凹槽(15b、15'b)和第三周向凹槽(15c、15'c),所述周向凹槽定位在距所述第一或第二缸盖(20、30)一定距离处,该距离从所述第一周向凹槽向所述第三周向凹槽递增。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杨克式烘缸(1)的改进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末端组和所述第二末端组凹槽中的所述周向凹槽(15a、15b、15'a、15'b)具有设定在19mm与21mm之间的宽度。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索伦蒂诺G·安东尼尼
申请(专利权)人:亚赛利纸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