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568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缸,包括辊筒和靠近所述辊筒设置的烘缸罩,所述烘缸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组平板线圈组,每组所述平板线圈组包括至少两层平板电磁加热线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烘缸,可使电磁加热线圈平铺设置至少两层,在不增加烘缸罩面积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磁密度,提高了能量交换速度,提高了对烘缸的加热速度。

A dry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ryer, including roller and roller is arranged close to the dryer hood, the hood comprises a cover body, the cov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flat coil groups, wherein each group of flat coil group comprises at least two layer planar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coil. The invention of the dryer, the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coil til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layer, without increasing the area under the hood, greatly improving the magnetic density, improve the energy exchange rate, improve the heating speed of the dr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烘缸。
技术介绍
目前,在造纸等行业,大量使用烘缸来加热或者烘干物料或者半成品,现有的磁热烘缸,在烘缸上设置烘缸罩,在烘缸罩上平铺设置一层平板线圈,利用电磁加热原理来对烘缸加热。现有的这种烘缸罩的电磁线圈设置方式,磁密度低,能量交换速度低、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密度高、能量交换速度高的烘缸。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缸,包括辊筒和靠近所述辊筒设置的烘缸罩,所述烘缸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组平板线圈组,每组所述平板线圈组包括至少两层平板电磁加热线圈。优选的,所述辊筒内围成有封闭内腔,所述封闭内腔填充有相变介质。优选的,所述罩体上设有线圈固定板,所述线圈固定板上开设有两组穿线孔组,每组所述穿线孔组包括至少两排上下设置的穿线孔。优选的,所述线圈固定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线圈固定板在所述罩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优选的,每组中的相邻两排穿线孔并排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线圈固定板的下部。优选的,所述线圈固定板的上部开设有通风孔。优选的,所述线圈固定板为绝缘板。优选的,所述罩体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罩体的两侧侧边之间,所述线圈固定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烘缸,可使电磁加热线圈穿过线圈固定板上的至少两排穿线孔平铺设置至少两层,在不增加烘缸罩横向面积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磁密度,提高了能量交换速度,提高了烘缸的加热速度。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辊筒内围成有封闭内腔,所述封闭内腔填充有相变介质。经电磁加热线圈加热,辊筒内的相变介质迅速吸热加热,以烘干物料。相变介质的导热能力比金属高几百倍至数千倍,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能耗低。本专利技术中,线圈固定板的上部开设有通风孔,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通风孔的设置,降低了气阻,使烘缸烘烤物料产生的水蒸气能够及时被抽风机抽走,不会形成水滴,保证烘干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烘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烘缸中的烘缸罩除去电磁加热线圈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烘缸中的电磁加热线圈与线圈固定板连接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烘缸中的电磁加热线圈与线圈固定板连接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线圈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辊筒;2-烘缸罩;21-罩体;211-侧板;212-端板;22-支撑板;23-线圈固定板;231-穿线孔组;2311-穿线孔;232-通风孔;233-螺栓固定孔;24-电磁加热线圈;241-上层电磁加热线圈;242-下层电磁加热线圈。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烘缸,包括辊筒1和靠近辊筒1设置的烘缸罩2,烘缸罩2包括罩体21,罩体21包括两侧的侧板211,两侧的侧板211的端部之间连接有弧形的端板212,两端的端板212之间间隔设置有弧形的支撑板22,每个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板211连接。支撑板22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每个支撑板22上可拆卸安装一个、两个或者多个线圈固定板23。参照图3、图4以及图5,每个线圈固定板23上开设有两组穿线孔组231,每组穿线孔组231包括至少两排上下设置的穿线孔2311,每组穿线孔组231中的相邻两排穿线孔2311并排平行设置。线圈固定板2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环氧树脂材料。电磁加热线圈24穿过线圈固定板23上的至少两层穿线孔2311平铺设置至少两层,形成双层、或者多层的平板线圈结构,在不增加烘缸罩横向面积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磁密度,提高了能量交换速度,提高了对辊筒1的加热速度。电磁加热线圈24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成热能,由整流电路将市电转换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频率为20至40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通过线圈会产生高速变化的磁场,当磁场磁力线通过金属时,会在金属体内产生无数的小旋涡流,使辊筒本身自行高速发热。图3示出的结构为双层结构,每组穿线孔组231包括两排上下设置的穿线孔2311,电磁加热线圈24穿过线圈固定板23上的至少两层穿线孔2311平铺设置两层,分别为上层电磁加热线圈241和,下层电磁加热线圈242,形成双层结构。穿线孔2311可设于线圈固定板23的下部,线圈固定板23的上部开设通风孔232,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通风孔232的设置,降低了气阻,使烘缸烘烤物料产生的水蒸气能够及时被抽风机抽走,不会形成水滴,保证烘干效果。其中,每组穿线孔组231中的穿线孔2311的排数也不局限于两排,还可采取两排以上。线圈固定板23的上端还开设有螺栓固定孔233,方便在罩体21的支撑板22上安装。为了提高辊筒1的吸热传热效率,辊筒1可采取以下结构:辊筒1内围成有封闭内腔,封闭内腔填充有相变介质。相变介质采用超导液,超导液由氢氧化钾、硫化钾等成分构成,导热能力比金属高几百倍至数千倍,传热效率高。辊筒1的封闭内腔引出有抽气管,抽气管上依次设有真空阀和罗茨真空泵(图中未示出)。正常使用时,辊筒不连接真空阀和罗茨真空泵,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定时连接真空阀和罗茨真空泵。对辊筒1的封闭内腔抽真空,使封闭内腔保持高真空度,降低了相变介质吸热蒸发的沸点,提高了相变介质的传热效率。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烘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缸,包括辊筒和靠近所述辊筒设置的烘缸罩,所述烘缸罩包括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组平板线圈组,每组所述平板线圈组包括至少两层平板电磁加热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缸,包括辊筒和靠近所述辊筒设置的烘缸罩,所述烘缸罩包括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设有若干组平板线圈组,每组所述平板线圈组包括至少两层平板电磁加热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内围成有封闭内腔,所述封闭内腔填充有相变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上设有线圈固定板,所述线圈固定板上开设有两组穿线孔组,每组所述穿线孔组包括至少两排上下设置的穿线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鑫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