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缸蒸汽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5990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2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缸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固定壳,固定壳的下部一侧安装进气管,固定壳的上部一侧安装出气管,出气管上安装加热装置,固定壳的内侧安装金属网和两个第二散热板,金属网所在平面与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方便蒸汽上升的同时增加了第二散热板与蒸汽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冷凝效率,方便蒸汽的二次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时可以达到较好的蒸汽冷凝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金属网可以与散热板配合,进一步提高蒸汽的冷凝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回收装置,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烘缸蒸汽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造纸行业中使用的烘缸是蒸汽式的,即使用蒸汽对原纸进行烘干,经过烘缸后的蒸汽也被称为乏汽,是一种低品质的能源,没有直接利用的价值,一般不能直接应用,直接排空造成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烘缸蒸汽回收装置,该装置可以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冷凝效率,方便蒸汽的二次利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烘缸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固定壳,固定壳的下部一侧安装进气管,固定壳的上部一侧安装出气管,出气管上安装加热装置,固定壳的内侧安装金属网和两个第二散热板,金属网所在平面与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平行,金属网位于两个第二散热板之间,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 = 35°,第二散热板的下部安装漏斗和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三散热板,第二散热板上开设通孔,漏斗与通孔配合,漏斗的内部与通孔相通,固定壳的外部一侧安装水冷装置,固定壳的下部安装导流罩,导流罩的内部与固定壳的内部相通,固定壳的上部安装风机和第一散热板。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导流罩为锥形壳体。所述导流罩的下部安装连接管,连接管上安装电磁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方便蒸汽上升的同时增加了第二散热板与蒸汽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冷凝效率,方便蒸汽的二次利用。本技术当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时可以达到较好的蒸汽冷凝效率。本技术的金属网可以与散热板配合,进一步提高蒸汽的冷凝效率。1、本技术的通孔可以透过在第二散热板上冷凝的液滴。2、本技术的漏斗可以在方便液滴通过的同时避免大量水蒸气通过通孔。本技术的加热装置可以将冷凝后的水蒸气加热,方便水蒸气再次使用。3、本技术的水冷装置可以方便固定壳散热。本技术的风机和第一散热板可以进一步方便固定壳散热。4、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注部件:1_风机;2_第一散热板;3_出气管;4_加热装置;5_水冷装置6_金属网;7-第二散热板;8_第三散热板;9-通孔;10_漏斗;11_进气管;12_导流罩;13_连接管;14_电磁阀;15_固定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烘缸蒸汽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壳15,固定壳15的下部一侧安装进气管11,固定壳15的上部一侧安装出气管3,出气管3上安装加热装置4,固定壳15的内侧安装金属网6和两个第二散热板7,金属网6所在平面与第二散热板7所在平面平行,金属网6位于两个第二散热板7之间,第二散热板7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 =35°,第二散热板7的下部安装漏斗10和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三散热板8,第二散热板7上开设通孔9,漏斗10与通孔9配合,漏斗10的内部与通孔9相通,固定壳15的外部一侧安装水冷装置5,固定壳15的下部安装导流罩12,导流罩12的内部与固定壳15的内部相通,固定壳15的上部安装风机1和第一散热板2。本技术的第二散热板7所在平面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方便蒸汽上升的同时增加了第二散热板7与蒸汽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冷凝效率,方便蒸汽的二次利用。本技术当第二散热板7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时可以达到较好的蒸汽冷凝效率。本技术的金属网6可以与散热板7配合,进一步提高蒸汽的冷凝效率。本技术的通孔9可以透过在第二散热板7上冷凝的液滴。本技术的漏斗10可以在方便液滴通过的同时避免大量水蒸气通过通孔9。本技术的加热装置4可以将冷凝后的水蒸气加热,方便水蒸气再次使用。本技术的水冷装置5可以方便固定壳15散热。本技术的风机1和第一散热板2可以进一步方便固定壳15散热。所述导流罩12为锥形壳体。所述导流罩12的下部安装连接管13,连接管13上安装电磁阀14。本技术的电磁阀14可以方便控制水的排出。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公知技术。【主权项】1.烘缸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壳(15),固定壳(15)的下部一侧安装进气管(11),固定壳(15)的上部一侧安装出气管(3),出气管(3)上安装加热装置(4),固定壳(15)的内侧安装金属网(6)和两个第二散热板(7),金属网(6)所在平面与第二散热板(7)所在平面平行,金属网(6)位于两个第二散热板(7)之间,第二散热板(7)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 = 35°,第二散热板(7)的下部安装漏斗(10)和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三散热板(8),第二散热板(7)上开设通孔(9),漏斗(10)与通孔(9)配合,漏斗(10)的内部与通孔(9)相通,固定壳(15)的外部一侧安装水冷装置(5),固定壳(15)的下部安装导流罩(12),导流罩(12)的内部与固定壳(15)的内部相通,固定壳(15)的上部安装风机(I)和第一散热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缸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2)为锥形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缸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2)的下部安装连接管(13),连接管(13)上安装电磁阀(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烘缸蒸汽回收装置,包括固定壳,固定壳的下部一侧安装进气管,固定壳的上部一侧安装出气管,出气管上安装加热装置,固定壳的内侧安装金属网和两个第二散热板,金属网所在平面与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平行,本技术的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方便蒸汽上升的同时增加了第二散热板与蒸汽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蒸汽的冷凝效率,方便蒸汽的二次利用。本技术当第二散热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5°时可以达到较好的蒸汽冷凝效率。本技术的金属网可以与散热板配合,进一步提高蒸汽的冷凝效率。【IPC分类】D06B23/20【公开号】CN205024450【申请号】CN201520738735【专利技术人】朱玉国 【申请人】山东群星纸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烘缸蒸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壳(15),固定壳(15)的下部一侧安装进气管(11),固定壳(15)的上部一侧安装出气管(3),出气管(3)上安装加热装置(4),固定壳(15)的内侧安装金属网(6)和两个第二散热板(7),金属网(6)所在平面与第二散热板(7)所在平面平行,金属网(6)位于两个第二散热板(7)之间,第二散热板(7)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α=35°,第二散热板(7)的下部安装漏斗(10)和数个排成一排的第三散热板(8),第二散热板(7)上开设通孔(9),漏斗(10)与通孔(9)配合,漏斗(10)的内部与通孔(9)相通,固定壳(15)的外部一侧安装水冷装置(5),固定壳(15)的下部安装导流罩(12),导流罩(12)的内部与固定壳(15)的内部相通,固定壳(15)的上部安装风机(1)和第一散热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群星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