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烘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98708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04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烘缸,包括缸体,分别设置在缸体两侧的操作侧轴头和传动侧轴头,所述缸体内部的操作侧轴头与传动侧轴头间设有内拉筒,所述缸体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操作侧缸盖和传动侧缸盖,所述操作侧轴头中设有进气管,所述缸体的内壁设有沟槽结构,所述沟槽结构中设置有虹吸管,还设置有从虹吸管处通至内拉筒中的冷凝水支管,所述内拉筒中设置有冷凝水集水管,所述的传动侧轴头中设有冷凝水排水管,所述的进气管、虹吸管、冷凝水支管、冷凝水集水管和冷凝水排水管依次相通,所述缸体为钢制缸体,其外表面设置有高硬度耐磨金属涂层。充分发挥了造纸机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设备安全性,降低了吨纸汽耗和电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造纸机的烘缸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造纸机自安装出纸以来,常受烘缸蝌蚪纹的困扰,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虽然经过很多改善的工作,如除砂、增加粘合剂、停用某些托辊、减速等,也只能减缓缸面的损坏程度,而不能增长研磨的周期,基本每一年都要研磨一次。由于烘缸是压力容器,有最少壁厚的限制,研磨次数是很有限的,如果还继续使用,最多也只能还用3年就要降低烘缸的压力等级,这将影响到纸机的干燥能力,影响纸机的效率。而且临近需要研磨前的3个月,大量的孔洞影响原纸的质量,纸面最大的孔洞达到10mm,对车间生产造成的影响非常很大,要承担很大的质量风险。烘缸曾发生爆炸事故,侧面证明了现有的烘缸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充分发挥造纸机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吨纸汽耗和电耗,提高设备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烘缸。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高效烘缸,包括缸体,分别设置在缸体两侧的操作侧
轴头和传动侧轴头,所述缸体内部的操作侧轴头与传动侧轴头间设有内拉筒,所述缸体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操作侧缸盖和传动侧缸盖,所述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高效烘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效烘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分别设置在缸体(1)两侧的操作侧轴头(2)和传动侧轴头(3),所述缸体(1)内部的操作侧轴头(2)与传动侧轴头(3)间设有内拉筒(4),所述缸体(1)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操作侧缸盖(5)和传动侧缸盖(6),所述操作侧轴头(2)中设有进气管(11),所述缸体(1)的内壁设有沟槽结构(7),所述沟槽结构(7)中设置有虹吸管,还设置有从虹吸管处通至内拉筒(4)中的冷凝水支管(8),所述内拉筒(4)中设置有冷凝水集水管(9),所述的传动侧轴头(3)中设有冷凝水排水管(10),所述的进气管(11)、虹吸管、冷凝水支管(8)、冷凝水集水管(9)和冷凝水排水管(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烘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分别设置在缸体(1)两侧的操作侧轴头(2)和传动侧轴头(3),所述缸体(1)内部的操作侧轴头(2)与传动侧轴头(3)间设有内拉筒(4),所述缸体(1)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操作侧缸盖(5)和传动侧缸盖(6),所述操作侧轴头(2)中设有进气管(11),所述缸体(1)的内壁设有沟槽结构(7),所述沟槽结构(7)中设置有虹吸管,还设置有从虹吸管处通至内拉筒(4)中的冷凝水支管(8),所述内拉筒(4)中设置有冷凝水集水管(9),所述的传动侧轴头(3)中设有冷凝水排水管(10),所述的进气管(11)、虹吸管、冷凝水支管(8)、冷凝水集水管(9)和冷凝水排水管(10)依次相通,所述缸体(1)为钢制缸体,其外表面设置有高硬度耐磨金属涂层,所述的进气管(11)通过进气支管(12)连接至沟槽结构(7)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烘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硬度耐磨金属涂层硬度为HRC55-65,厚度为0.75mm。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彬梁新强陈连岳李长胜谭建源
申请(专利权)人: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