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定动捕装置及虚拟现实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7030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定动捕装置及虚拟现实系统,光定动捕装置通过转动转动体而使反射体伸出或回缩于沉孔。当需要对人体进行定位时,转动转动体,使反射体伸出转动体。当无需对人体进行定位时,反向转动转动体,使反射体回缩于沉槽,反射体因回缩于沉槽而不会起到对光线的反射作用或起到很少的反射作用,从而避免如现有技术中的反射体经常从人体拆装的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定动捕装置将反射体与惯性传感器集成在一起,用户可通过一次绑定便可将反射体与惯性传感器固定在肢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定动捕装置及虚拟现实系统
本技术虚拟现实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虚拟现实系统中的光定动捕装置。
技术介绍
在应用于跟踪人体动作和位置的虚拟现实系统中,人体动作的采集和人体位置的定位主要通过惯性传感器和反射体(也称反光体)。具体地,将惯性传感器和反射体设置在人体的各个位置,如惯性传感器通常设置在人体的关节处,通过惯性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来捕捉人体的动作,反射体设置在照相机容易照射的位置(通常为多个照相机在不同角度进行拍照),如头部、腰部或手臂位置,从而方便照相机通过对反射体进行拍照而确定人体的位置。然而,反射体的设置是具有选择性地,即,在仅需要采集人体动作,而不需对人体定位时,设置反射体是多余的,需要将反射体拆除,否则由于反射体具有很强的反光性能,会影响动作的采集及周围环境,而需要同时采集人体动作及位置与仅采集人体动作之间经常是交替频繁出现,从而使得反射体频繁的拆卸和安装,给用户带来了麻烦,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虚拟现实系统,用于动作捕捉的惯性传感器与反射体彼此割裂设置于人的肢体,如当在手臂、腿部或者腰部既需要设置惯性传感器进行动作捕捉,又需要设置反射体进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定动捕装置及虚拟现实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定动捕装置,用于绑定在人的肢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定动捕装置包括:主体,其呈条状;两绑带,其分别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两端;光定动捕组件,其包括底座、转动体、反射体、顶杆、弹簧以及惯性传感器;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转动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转动体的上端开设有沉槽,所述反射体设置在所述沉槽中;所述顶杆穿设所述转动体并能够竖直移动,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反射体连接,所述弹簧用于向下推抵所述顶杆以使所述顶杆的下端凸出于所述转动体的下端;所述惯性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底座;其中,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为螺旋延伸的螺旋面,所述顶杆的下端伸入所述导向槽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定动捕装置,用于绑定在人的肢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定动捕装置包括:主体,其呈条状;两绑带,其分别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两端;光定动捕组件,其包括底座、转动体、反射体、顶杆、弹簧以及惯性传感器;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转动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底座转动;所述转动体的上端开设有沉槽,所述反射体设置在所述沉槽中;所述顶杆穿设所述转动体并能够竖直移动,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反射体连接,所述弹簧用于向下推抵所述顶杆以使所述顶杆的下端凸出于所述转动体的下端;所述惯性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底座;其中,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为螺旋延伸的螺旋面,所述顶杆的下端伸入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螺旋面相抵;当转动所述转动体时,所述顶杆与所述螺旋面抵接以使所述顶杆上移以带动所述反射体凸出于所述转动体的上端,当反向转动所述转动体时,所述顶杆与所述螺旋面抵接以使所述顶杆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下移以带动所述反射体回缩于所述沉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定动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所述顶杆以及所述导向槽均包括一一对应且周向布置的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定动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的下端开设有与所述沉槽位置相对的沉孔,所述转动体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转动体固定,所述顶杆穿设所述沉孔并伸出所述隔板的下板面,所述顶杆位于所述沉孔中的一段上设置有环形推板,所述弹簧套设在位于所述沉孔中的所述顶杆上并向下推抵所述环形推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定动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的上端形成球冠状的反射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定动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鑫古佩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轻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