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梁孔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681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纵梁孔位检测装置,包括台架,其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面安装有检测板,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为用于安装纵梁的安装面;所述检测板上设有多个光电传感器,各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与纵梁上的孔位一一对应;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相连。本方案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检测纵梁孔位,可快速实现纵梁孔位的检测,节省人工数孔的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准确反馈纵梁孔位信息,避免人工操作失误,降低车架总成批量报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纵梁孔位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纵梁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纵梁孔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汽车销量的不断递增和国际市场的不断扩大,其车型多样化以作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最大优势,其中同一驾驶室会匹配多种车架。车架产品的丰富化,会导致纵梁上孔数量和位置的区别,图1为某纵梁1a产品图,其孔数量多达400个左右。为保证纵梁孔位准确,实现后续工序安装通过率100%,现有技术一般在批量生产时采用首件人工数孔检测方法,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影响生产效率,且人工目视检测并不能100%准确,有可能造成纵梁批量报废事故,如已焊接至总成,甚至会造成车架总成的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纵梁孔位检测采用人工方法,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影响生产效率,且人工目视检测并不能100%准确,有可能造成车架总成报废事故的发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纵梁孔位检测装置,包括台架,其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面安装有检测板,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为用于安装纵梁的安装面;所述检测板上设有多个光电传感器,各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与纵梁上的孔位一一对应;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相连。优选地,所述接收器包括PLC控制器和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的显示器。优选地,在所述检测板的中部沿检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开设有多个定位孔;还包括穿插在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部与一螺母相配合,所述定位杆的顶部固定有一限位片;所述限位片和所述螺母分别位于所述检测板的两侧。优选地,还包括套装在所述定位杆上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位于所述限位垫和所述检测板间,所述压紧块可沿所述定位杆上下运动。优选地,在所述定位杆的顶端设有锥形导向部。优选地,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横向的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纵梁安放在所述支撑杆上。本技术的效果在于:本方案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检测纵梁孔位,可快速实现纵梁孔位的检测,节省人工数孔的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准确反馈纵梁孔位信息,避免人工操作失误,降低车架总成批量报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纵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纵梁孔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纵梁在检测装置上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图3端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定位杆与纵梁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定位杆与纵梁的装配图。图7为光电传感器与接收器的连接示意图。现有技术图中:1a-纵梁本实施例图中:1-台架2-检测板3-光电传感器4-纵梁5-PLC控制器6-显示器7-定位孔8-定位杆9-螺母10-限位片11-压紧块12-支撑杆13-锥形导向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结合图2到图4和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纵梁孔位检测装置,其包括台架1,台架1在本实施例中为较为常规的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的底面安装有检测板2,矩形框架的顶面为用于安装纵梁的安装面;检测板2上设有多个光电传感器3,各光电传感器3分别与纵梁4上的孔位一一对应;还包括接收器,其中接收器与光电传感器相连。检测时,平行光源竖直照射纵梁件2,光源通过冲压件孔处照射至检测板2处,光电传感器3会产生相应电信号,经数模转换器转换,获得相应的孔位数字编码;接收器对获取的数字编码与对于车型孔位编码进行匹配,显示符合情况;或光电传感器直接连接显示器,通过显示器来显示,人工识别显示器来实现。其中,优选地,接收器包括PLC控制器5和一个显示器6,其中,PLC控制器在检测前对纵梁对应车型孔位数据进行编码,并输入终端处理器数据库中,如纵梁对应位置光电传感器位置无孔时,数字编码为1,有孔时,数字编码为0。当为1时,给予显示器一个信息,人工可判定此纵梁不合格。本方案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检测纵梁孔位,可快速实现纵梁孔位的检测,节省人工数孔的人力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准确反馈纵梁孔位信息,避免人工操作失误,降低车架总成批量报废率。上述检测装置中,其光电传感器3优选地选择半导体光电传感器,其体积小、质量轻、准确度高、温度特性好。选择光电传感器直径时,考虑纵梁孔位公差(孔位最大公差±1mm)及孔位不合格时的安全裕度,其感应器直径小于纵梁最小孔径2mm,以保证光电传感器数据准确性。为了方便纵梁的安装,以避免其安装后由于错位影响检测结果,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还包括一定位机构,结合图5和图6所示,其具体包括,在检测板的中部沿检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开设的多个定位孔7;还包括穿插在所述定位孔7内的定位杆8,定位杆8的底部与一螺母9相配合,定位杆的顶部固定有一限位片10,限位片10和螺母分别位于检测板的两侧。使用时,纵梁上也预先开设多个与检测板2的定位孔相对应的过孔;定位杆8的顶端穿过纵梁,限位片10和纵梁底面贴合并通过螺母锁紧。为了进一步确保定位杆与检测板连接处的稳固性,在限位片10与检测板2间的定位杆8上还套装有一压紧块11,其中,压紧块11可沿定位杆8上下运动,螺栓拧紧后,下压压紧块11,使得压紧块11沿定位杆8向下运动,直至与检测板2的上端面抵靠。此时检测板2检测孔处上下被压紧。上述检测装置中,在定位杆上部设有锥形导向部13,放件时起导向作用。另外,本方案中矩形框架采用拼焊而成,在矩形框架的顶面上横向的设有多个支撑杆12,纵梁安放在支撑杆12上。使用时:第一步:纵梁生产时,待出首件后放置孔位检查装置上,通过定位机构进行定位,并短暂停线,以确认纵梁状4态,孔位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第二步:纵梁放置检测平台后,平行光源照射纵梁件,光源通过冲压件孔处照射至检测平台处,光电传感器3会产生相应电信号,经数模转换器转换,获得相应的孔位数据编码,终端处理器对获取的数据编码与对于车型编码号进行匹配,确认符合情况,若正确,显示器的显示屏显示OK,若错误显示屏显示NO,并报警提示。第三步:针对处理结果,如孔位确认正确,即可继续生产,本批次纵梁状态得以保证;如孔位确认错误,需立即检查模具并整改到位,同时首件报废或手工铣孔或补焊,再次生产出新件后,重新放置于孔位检查装置,确认新件孔位状态。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纵梁孔位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纵梁孔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其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面安装有检测板,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为用于安装纵梁的安装面;所述检测板上设有多个光电传感器,各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与纵梁上的孔位一一对应;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纵梁孔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其为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面安装有检测板,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面为用于安装纵梁的安装面;所述检测板上设有多个光电传感器,各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与纵梁上的孔位一一对应;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梁孔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包括PLC控制器和与所述PLC控制器相连的显示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梁孔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板的中部沿检测板的长度方向间隔的开设有多个定位孔;还包括穿插在所述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迎强韩永志张国兵刘程黄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