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水稻钵育大苗抗逆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653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盐碱地水稻钵育大苗抗逆栽培技术,属农业生产技术领域。通过营养土精选配制,施肥,做床,选钵,播种,苗期管理以及本田的整地,泡田洗盐,插秧,施肥和水分管理实现了秧苗素质的提高,株高增加42.6,根数增加71.7%,茎粗增加60.8%;分药期提前,土壤盐分明显下降,克服了生理性病害,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产量可提高15-25%。(*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盐碱地钵育大苗抗逆栽培技术,属农业生产
盐碱地区由于土壤中盐分含量高、pH高、土壤低温冷凉,给作物生长带来了困难。近些年来,通过众多科研单位的联合攻关,成功的研究出“以水洗盐、以水压碱、以稻治涝”的盐碱地水稻开发种植技术,从而使盐碱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但是,由于盐碱地特殊的土壤条件和环境条件,在水稻旱育苗期间,由于土壤返盐,易发生立枯病,造成死苗;在水稻本田生长期间,插秧密度30厘米×15~18厘米,密度过稀,每穴插3株较少,均不够合理而造成减产;施肥方法上,化肥施用底肥用量过大、施肥次数少,造成稻田水盐分含量高危害水稻生长发育,化肥产生负面效应,化肥利用率低;灌水方法上晒田造成土壤返盐,不能经常换水洗盐,稻田盐分增加危害水稻生长,这些管理技术不能适应特殊的盐碱地条件,水稻产量难以提高。以及培育出的35-40天的秧苗,秧苗素质不是很强,在插秧后,秧苗不适应恶劣的条件,秧苗返青慢,极易发生生理性的“赤枯病”,严重的造成死苗,从而缩短了水稻的分蘖期,有效分蘖少,有效穗数少,水稻产量较底。针对这一情况,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学者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国内的研究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隔离层旱育苗技术、盐碱地土壤改良技术等,但这些技术均未从根本上解决秧苗素质、秧苗抗逆性和盐碱地水稻管理技术的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多年试验,成功的研究出盐碱地水稻钵育大苗抗逆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盐碱地区水稻生产中的问题,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包括营养土钵盘育苗技术和一系列科学的本田管理技术构成的盐碱地水稻钵育大苗抗逆栽培技术使盐碱地水稻大幅增产。本项专利技术主要是指采用营养钵旱育苗和相应的管理技术,其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1)育苗技术①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要求用盐分含量低的河淤土或园田土,土内掺入腐熟的马粪使有机质含量占1/10,过5毫米孔径的筛,施入化肥其比例为N∶P2O5∶K2O=3∶1∶1。用工业硫酸兑水10倍对营养土调酸使pH=4.5~5.5。用敌克松粉剂稀释300倍加入营养土内消毒。②做床 在土质疏松肥沃、地势高燥平坦、排灌水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方做苗床,床土要耙细整平,每平方米施入优质农家肥15公斤、硫酸铵50克、磷酸二铵25克、硫酸钾25克,床面喷施1000倍的稀硫酸使土层pH=4.5~5.5,将敌克松粉剂稀释1000倍喷施于床面,用量3公斤/平方米。③选用钵盘 采用561穴或434穴的营养钵(或抛秧盘),穴直径2cm,穴深2cm,钵盘面积为33厘米×60厘米。④播种 钵盘穴内装2/3配制好的营养土,每穴播4~6粒种子,然后用营养土盖满穴孔,用木板刮平,穴间不留土。播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即可。播完种的钵盘放淤床上,用木板压实,浇透水。盖好地膜和棚膜。⑤苗期管理 苗期严格控制育苗棚内的温度<25℃,1~2天浇一次水,秧苗1.5叶期和插秧前各追一次氮素化肥纯氮4克/平方米,秧苗1.5叶期喷一次“枯必清”药剂灭菌,提早通风炼苗。育苗秧龄40~50天、叶龄5~6片、株高22~24厘米、根数16~20条、根长7~10厘米、百株干重13克左右。(2)本田管理①整地 土壤进行秋翻,土壤盐分含量>0.3%盐碱较重的地块,压沙5~10厘米,春季顶浆耙地,耙细拖平。②泡田洗盐 插秧前泡田洗盐2次,第一次泡田将田面灌满水2天后将水排除,第二次泡田1天后排除水,田面灌满水后用水耙机耙平后排水洗盐一次,再灌水达到1~2厘米深,以备插秧。③插秧 插秧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插秧密度30厘米×13~14厘米,每穴插4~6株即营养钵盘的一穴苗。插秧深度2~3厘米,秧苗插稳、横竖插直。④施肥 农家肥施用30吨/公顷,翻地前施入。本项专利技术的化肥施用不同于普通稻田施肥,普通稻田重视底肥(占化肥用量的1/2)和施肥次数少(2~3次),而本项专利技术采用底肥少施和“少施多餐”施肥方法,化肥施用达到5次,第一次为底肥水耙地前施用纯N30公斤/公顷、P2O550公斤/公顷、K2O25公斤/公顷、硫酸锌15公斤/公顷;第二次为追肥在6月10日左右施用纯N50公斤/公顷;第三次为追肥在6月下旬施用纯N50公斤/公顷、P2O530公斤/公顷;第四次为追肥在7月中旬施用纯N80公斤/公顷、K2O25公斤/公顷;第五次为追肥在8月初施用纯N10公斤/公顷。⑤水分管理 本项专利技术的水分管理不同于普通稻田,普通稻田无须经常换水,而本项专利技术要求盐碱地稻田每3~5天换一次水,以减少稻田盐分;普通稻田有晒田期,而本项专利技术的盐碱地稻田没有晒田期,而是全生育期采用浅—深—浅的灌水方法,即插秧~分蘖末期保持1~3厘米浅水层、拔节期~乳熟期保持6~8厘米深水层、乳熟期后~成熟保持2~3厘米浅水层。本项专利技术在盐碱地区应用后,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株高增加92.6%、根数增加71.7%、茎粗增加60.8%、根长平均增加2厘米、叶片增加2~3片、百株干重增加173.6%。秧苗的抗逆性增加,苗期立枯病的发生率0%,插秧后返青期缩短4~7天,无生理性病害发生,分蘖期提前,每穴增加分蘖4~5个,分蘖期株高增加13.4%。本田管理技术使土壤盐分明显降低,减少了对水稻的危害,尤其施肥技术和灌水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因施肥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晒田期土壤返盐对水稻的危害,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产量提高15%~2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下本项专利技术经1998、1999连续两年在大安市叉干乡六合堂村盐碱地水稻开发区10公顷稻田上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水稻育苗期间,育苗场地选在园田地,育苗地面积1200平方米。苗床施入优质农家肥18000公斤,同时施入硫酸铵60公斤、磷酸二铵30公斤、硫酸钾30公斤,耕翻15厘米后耙细整平。将2.4公斤工业用硫酸稀释1000倍喷施床面,2公斤/平方米,再将敌克松粉剂3.6公斤稀释1000倍后喷施于床面,用量3公斤/平方米。营养土用洮儿河岸的河淤土20吨,土内掺入腐熟的马粪6吨,然后过5毫米孔径的筛,边过筛边加入化肥硫酸铵180公斤、磷酸二铵18公斤、硫酸钾18公斤,同时加入稀释10倍的工业硫酸1600公斤、稀释300倍的敌克松粉剂1400公斤混拌均匀,盖上朔料布闷24小时后装盘。钵盘用561穴的,其面积为33厘米×60厘米。装盘时盘穴内先装2/3配制好的营养土,然后每穴播4~6粒种子,再用营养土盖满穴孔,用木板刮平,穴间不留土。播期为4月5日。播完种的钵盘放淤床面上,用木板将钵盘压实,再浇透水。苗期严格控制育苗棚内的温度<25℃,1~2天浇一次水,秧苗1.5叶期和插秧前各追一次氮素化肥,用硫酸铵24公斤兑水500倍喷施后用清水洗苗,秧苗1.5叶期喷一次“枯必清”药剂灭菌,用量48袋。提早通风炼苗。本田管理期间,土壤进行秋翻,翻地前施入农家肥施用30吨/公顷,压沙5厘米,春季顶浆耙地,耙细拖平。插秧前泡田洗盐2次,第一次泡田将田面灌满水2天后将水排除,第二次泡田1天后排除水,田面灌满水后用水耙机耙平后排水洗盐一次,再灌水达到1~2厘米深后插秧。插秧期5月15日~5月25日,插秧密度30厘米×13~14厘米,每穴插4~6株即营养钵盘的一穴苗。插秧深度2~3厘米,秧苗插稳、横竖插直。化肥施用底肥1次追肥4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盐碱地水稻钵育大苗抗逆栽培技术,包括营养土钵盘育苗技术和本田管理技术,其特征在于:(1)育苗技术①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要求用盐分含量低的河淤土或园田土,土内掺入腐熟的马粪使有机质含量占1/10,过5毫米孔径的筛,施入化肥其比例为:N∶ P↓[2]O↓[5]∶K↓[2]O=3∶1∶1。用工业硫酸兑水10倍对营养土调酸使pH=4.5~5.5。用敌克松粉剂稀释300倍加入营养土内消毒;②做床 在土质疏松肥沃、地势高燥平坦、排灌水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方做苗床,床土要耙细整平,每 平方米施入优质农家肥15公斤、硫酸铵50克、磷酸二铵25克、硫酸钾25克,床面喷施1000倍的稀硫酸使土层pH=4.5~5.5,将敌克松粉剂稀释1000倍喷施于床面,用量3公斤/平方米;③选用钵盘 采用561穴或434穴的营养钵(或抛秧 盘),穴直径2cm,穴深2cm,钵盘面积为33厘米×60厘米;④播种 钵盘穴内装2/3配制好的营养土,每穴播4~6粒种子,然后用营养土盖满穴孔,用木板刮平,穴间不留土。播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即可。播完种的钵盘放淤床上,用木板压实, 浇透水。盖好地膜和棚膜;⑤苗期管理 苗期严格控制育苗棚内的温度<25℃,1~2天浇一次水,秧苗1.5叶期和插秧前各追一次氮素化肥纯氮4克/平方米,秧苗1.5叶期喷一次“枯必清”药剂灭菌,提早通风炼苗。育苗秧龄40~50天、叶龄5~6片、 株高22~24厘米、根数16~20条、根长7~10厘米、百株干重13克左右;(2)本田管理①整地 土壤进行秋翻,土壤盐分含量>0.3%盐碱较重的地块,压沙5~10厘米,春季顶浆耙地,耙细拖平;②泡田洗盐 插秧前泡田洗盐2次,第一 次泡田将田面灌满水2天后将水排除,第二次泡田1天后排除水,田面灌满水后用水耙机耙平后排水洗盐一次,再灌水达到1~2厘米深,以备插秧;③插秧 插秧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时,插秧密度30厘米×13~14厘米,每穴插4~6株即营养钵盘的 一穴苗。插秧深度2~3厘米,秧苗插稳、横竖插直;④施肥 农家肥施用30吨/公顷,翻地前施入。本项专利技术的化肥施用不同于普通稻田施肥,普通稻田重视底肥(占化肥用量的1/2)和施肥次数少(2~3次),而本项专利技术采用底肥少施和“少施多餐”施肥方 法,化肥施用达到5次,第一次为底肥水耙地前施用:纯N30公斤/公顷、P↓[2]O↓[5]50公斤/公顷、K↓[2]O25公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军孙长占王志春邵喜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