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打盐渍化土壤三元改良剂及施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665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苏打盐渍化土三元改良剂,属于农业生产中整地技术领域,采用对Na↑[+]具有一定吸附代换性的沸石,钙基膨润土和硅藻土三种矿原料,以一定的粒度,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施入前用水喷湿,分两次以一定量施入农田,经改良后的苏打盐渍化土壤盐分离子及吸附性钠离子含量明显降低,土壤容重下降10%-19%,渗透性增加,水稻返青时间缩短3-4天,增产可达11%-14%。(*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整地改土
松嫩平原是我国最大的苏打盐渍土分布集中区,土壤中钠离子含量高,且土壤一般具有碱性特征,因此土壤的渗透性和持水性差,土壤中高含量的钠离子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障碍因子。目前,土壤盐渍化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土壤改良已成为松嫩平原西部生态脆弱带研究的焦点。对于盐碱地的改造,中国专利曾报道了利用可在盐碱地中良好生长的植物进行改土的方法,中国专利93227048.6提出用白茎盐生草改良盐碱土壤的方法;另有大量的工作是采用土壤改良剂对盐渍化土壤进行改良,例如采用沸石等。国内一些专家曾对改良剂所用的原料之一沸石在农业上的应用作过一些试验工作,其中主要有河北农业大学的周思淋等通过盆栽试验,认为沸石对土壤中的速效养分有较强的保蓄作用;吉林农业大学的仲秀珍等通过盆栽试验及田间试验,认为轻度草甸土施用沸石,玉米均明显增产;黑龙江农科院土肥所周宝库利用沸石进行田间试验,大豆增产6.4%-12.5%,另外《土壤肥料》刊物对沸石在农业上的应用也有过报导。改良剂的原料之二钙基膨润土,在农业上的应用只是在浙江农业大学陆景山教授所著的《土壤地质学》中谈到过,但没有做实际上的试验工作,而添加剂硅藻土在农业上的应用在国内尚未见到报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上述沸石,钙基膨润土以及硅藻土三种原生矿物原料,经科学配比研制成三元改良剂,通过科学的施用方法,有效地改造了苏打盐渍化土壤。本专利技术苏打盐渍化土壤三元改良剂的特征在于,采用K+离子代换量大于13mg/g,NH4+代换量大于140mL/mg的沸石,蒙脱石大于60%的钙基膨润土和含量大于75%的硅藻土,取93-97%重量百分比的以沸石膨润土为3∶1的比例的二组分混合物,另加3%-7%重量百分比的硅藻土组成;三种矿物原料加工成40-60目或80-100目。本专利技术三元苏打盐渍化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1)施用前用水喷湿;(2)第一次在水稻造浆前或随作物(玉米)底肥施入;(3)第二次在水稻分蘖前或作物(玉米)四个叶龄后施入;(4)施入量根据土壤的ESP土壤中代换性钠离子百分含量值确定。通过大量实验找出院ESP值与施入改良剂的有如下数据ESP值 施入量10-30%35-40Kg30-45%40-70Kg45-60%70-100Kg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吉林西部长期开展以种为主的苏打盐渍化土壤改良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但改土试验中发现,在早期淋洗过程中,土壤盐分离子含量降低速率较快,淋洗效果好,但随着土壤脱盐,土壤的碱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土壤渗透性降低,单一的淋洗措施改土效率降低,特别是对于土中、重度盐碱地,单一的淋洗很难起到有效的土壤改良效果,必需配合使用特殊的土壤改良剂,降低土壤的PH值和ESP值,以增加土壤渗透性,改善土壤结构,实现最终改良土壤,保证作物高产稳产的需要。研制者自1996年以来,针对松嫩平原盐渍化土壤的特点及盐渍化环境中作物生理特点,经多次实验研究,选取出三种原生矿物原料,充分利用它们的物理化学特性,研制开发出苏打盐渍化土壤三元改良剂,三年多的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该改良剂对松嫩平原苏打盐渍化土壤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提高水稻亩产7%-15%,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本专利技术三元改良剂所利用的矿物原料为沸石,其为一种硅酸盐矿物,结构式为(Na,Ca)2-3.12H2O要求K+代换量大于13mg/g,NH4+代换量大于140ml/100g膨润土,层状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结构式为(1/2Ca,Na)0.7(Al,Mg,Fe)4(Si,Al)8(OH)4.nH2O要求钙基膨润土,蒙脱石含量大于60%硅藻土,生物成因硅质沉积岩,结构式SiO2.nH2O要求SiO2含量大于75%原料加工将三种矿物原料加工成40-60目和80-100目配比沸石/膨润土为3∶1(重量比),另加3%-7%重量百分比的硅藻土造粒,封装田间施用方法用前用水喷湿,施入时间分为两次,一次为水稻造浆前施入或随作物(玉米)底肥施入,另一次为水稻分蘖前或作物(玉米等)四个叶龄后施入,施入量根据土壤ESP值的具体情况而定。本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在于,施入改良剂后,土壤Ph值及代换性钠离子含量明显降低,土壤团聚体的总重量增加100%-150%,土壤容重降低10%-20%,水稻返青时间缩短2-5天,分蘖率提高,水稻体中钠、镁离子含量降低,锌离子含量增加,水稻生理病害减轻,水稻增产7%-15%。实施例1、三元改良剂配制取粒度为60目的九台产斜方沸石粉3000Kg,与柳河产同样粒度的钙基硼润土1000Kg,充分搅拌混匀;再加入同样粒度白山产硅藻土210Kg,再次充分搅匀即成,装袋备用。2、1999年我们在大安市叉镇中度盐碱地稻田中,利用三元改良剂进行土壤改良试验,根据土壤的ESP值为32.5%实际情况,每亩施入量为45公斤,分两次施入,一次在造浆前施入,施入量为30公斤,一次为水稻分蘖前施入,施入量为15公斤,试验结果表明,施入改良剂后,土壤中盐分离子含量明显降低(表5.1),土壤容重降低10%-19%,渗透性增加,水稻返青时间缩短3-4天,分蘖率提高,水稻体中钠离子含量明显降低,而锌离子含量增加(表5.2),水稻生理病害减轻,水稻增产11%-14%。表5.1 改良剂施入前后土壤盐分变化 表5.2 改良剂施入前后作物体中离子含量变化权利要求一种三元苏打盐渍化土壤改良剂,包括沸石,钙基膨润土,硅藻土,其特征在于采用K+离子代换量大于13mg/g,NH4+代换量大于140mL/mg的沸石,蒙脱石大于60%的钙基膨润土和SiO2含量大于75%的硅藻土,取93-97%重量百分比的沸石膨润土为3∶1的重量比例的二元混合物,另加3%-7%重量百分比的硅藻土组成;三种矿物原料加工成40-60目或80-100目。1.一种三元苏打盐渍化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1)施用前用水喷湿;(2)第一次在水水稻造浆前或随作物(玉米)底肥施入;(3)第二次在水稻分蘖前或作物(玉米)四个叶龄后施入;(4)施入量根据土壤的ESP值确定。全文摘要苏打盐渍化土三元改良剂,属于农业生产中整地
,采用对Na文档编号C09K17/12GK1299855SQ9912682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5日专利技术者宋长春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元苏打盐渍化土壤改良剂,包括沸石,钙基膨润土,硅藻土,其特征在于采用K↑[+]离子代换量大于13mg/g,NH↓[4]↑[+]代换量大于140mL/mg的沸石,蒙脱石大于60%的钙基膨润土和SiO↓[2]含量大于75%的硅藻土,取93-97%重量百分比的沸石∶膨润土为3∶1的重量比例的二元混合物,另加3%-7%重量百分比的硅藻土组成;三种矿物原料加工成40-60目或80-100目。1.一种三元苏打盐渍化土壤改良剂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1)施用前用水喷湿; (2)第一次在水水稻造浆前或随作物(玉米)底肥施入;(3)第二次在水稻分蘖前或作物(玉米)四个叶龄后施入;(4)施入量根据土壤的ESP值确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