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寨卡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5799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9 1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寨卡病毒(也称塞卡病毒,Zika virs,ZIKV)的实时定量RT‑PCR方法及其引物、探针和试剂盒。所述引物和TaqMan探针是根据寨卡病毒保守序列设计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良好地应用于用于定量检测样本中寨卡病毒的核酸拷贝数。

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T-PCR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village card viru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tection of Zika virus (also known as Zika SecA virus, virs, ZIKV) of the real-time RT PCR method and primer, probe and kit. The primers and TaqMan probes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onservative sequence of Zai virus.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pecificity, high sensitivity, good repeatability, simple operation and convenience, and can be applied to quantitatively detect nucleic acid copy number of Zai virus in samp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寨卡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寨卡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技术介绍
寨卡病毒(Zikavirus,ZIKV)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包括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几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随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而来。现有技术中,寨卡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病毒培养分离,酶联免疫检测,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检测寨卡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特异性结合于寨卡病毒的NS 1基因,并用于扩增对应于所述基因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并且,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和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特异性结合于寨卡病毒的NS1基因,并用于扩增对应于所述基因的特异性扩增产物,并且,所述引物对包括:上游引物:序列如SEQIDNO:1所示,和下游引物:序列如SEQIDNO:2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寨卡病毒为人源寨卡病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物对用于寨卡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4.一种核酸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组合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对和TaqMan探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aqMan探针包括目的基因TaqMan探针和内参基因TaqMan探针。6.如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驰宇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