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563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废水预处理、反硝化处理、硝化处理、二级反硝化处理、二级硝化处理及深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两级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与包括生物过滤处理、高级氧化处理、膜生物处理的至少一种的废水深处理工艺结合,适合高氨氮浓度废水的处理,经处理后的出水符合一级排放标准。

A short cut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method for ammonia nitrogen waste wa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cessing method of ammonia wastewater by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method includes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nitrification and two stage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two nitrification and deep processing, the two level of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and including biological filtration treatment, advanced oxidation treatment and membran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at least one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for deep, high ammonia concentration wastewater, the treated effluent meets the first grade discharge stand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化工、冶金、钢铁等企业,其氨氮主要以铵盐或NH4OH的形式存在于废水中。氨氮废水的NH3-N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会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的NO2-是一种致癌物质,还可引起胎儿畸形和破坏备注结合氧的能力。大量的氨氮废水的直接排放会刺激藻类等植物过度生长,出现赤湖、赤潮等富营养化的污染现象,其中一些藻类蛋白质毒素可富集在水产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使人中毒。《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氮氮的排放作了严格的规定:一级标准为NH3-N的质量浓度≤15mg/L;二级标准为NH3-N的质量浓度≤25mg/L,目前国内氨氮废水排放达标的企业很少,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氨氮废水的脱氮处理技术,已成为氨氮废水处理
的重点问题。公布号为CN104528934A公开了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该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脱氮反应池、膜组件,脱氮反应池分为多级串联的反应室,每级反应室内部通过折板墙分隔为缺氧区和兼氧区,且两者的顶部和底部均相连通;相邻两级反应室间通过穿孔墙分隔,穿孔墙上的通孔沿水流方向孔径逐渐变小;膜组件设于末级反应室的兼氧区内,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膜生物反应器还包括往每级反应室的厌氧区供水的布水系统以及往每级反应室的兼氧区底部通气的曝气装置。该反应器可实现反应器内部污水的内循环流动脱氮过程,提高污水的脱氮处理效果。但公布号为CN104528934A的一种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膜生物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工艺,其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高,设备运行维护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将两级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与包括生物过滤处理、高级氧化处理、膜生物处理的至少一种的废水深处理工艺结合,适合高氨氮浓度废水的处理,经处理后的出水符合一级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废水预处理:将氨氮废水进行厌氧处理,使其中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得到厌氧废水;S2,反硝化处理:将步骤S1中的厌氧废水进行反硝化处理,降低废水中的含氮量,得到反硝化废水;S3,硝化处理:将步骤S2中的反硝化出水进行硝化处理,得到硝化废水;S4,二级反硝化处理:将步骤S3得到硝化废水进行二级反硝化作用,得到二级反硝化废水;S5,二级硝化处理:将步骤S4得到的二级反硝化废水进行二级硝化作用,得到二级硝化废水;S6,深处理:将步骤S5得到二级硝化废水再经深处理后直接排放,所述深处理包括生物过滤处理、高级氧化处理、膜生物处理的至少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反硝化处理、硝化处理、二级反硝化处理及二级硝化处理均采用间歇曝气方式,曝气频率为每周期3~5次,曝气百分比为1~2.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的反硝化处理,温度为30~40℃,pH值为7.5~8.5,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3~0.8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3h;所述步骤S3中的硝化处理,温度为30~40℃,pH值为8.0~9.0,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4~0.6mg/L;所述步骤S4中的二级反硝化处理,温度为30~40℃,pH值为8.0~9.0,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4~0.6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所述步骤S5中的二级硝化处理,温度为30~40℃,pH值为8.0~9.0,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4~0.6mg/L;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得到的硝化废水,COD≤800mg/L,氨氮浓度≤150mg/L。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得到的二级硝化废水,COD≤80mg/L,氨氮浓度≤12mg/L。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将两级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与包括生物过滤处理、高级氧化处理、膜生物处理的至少一种的废水深处理工艺结合,适合高氨氮浓度废水的处理,经处理后的出水符合一级排放标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实施例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待处理的氨氮废水,平均COD为3500mg/L,平均氨氮浓度为860mg/L,平均总氮浓度为1565mg/L。氨氮废水由调节池提升到混凝沉淀池内去除悬浮物和大颗粒物质,混凝沉淀采用PAC作混凝剂,投加量为120mg/L,采用PAM作助凝剂,投加量为15mg/L,混凝沉淀出水的SS≤1000mg/L。氨氮检测采用GB7479-1987中的测定法,检测时用盐酸滴定,浓度0.03mol/L,取水样200mL,下限基本在0.2mg/L左右。COD检测采用重铬酸钾法,硝酸盐、亚硝酸盐均采用离子色谱法。实施例1反硝化处理、硝化处理、二级反硝化处理及二级硝化处理的曝气频率为每周期3次,曝气百分比为2.5。反硝化处理,温度为30℃,pH值为8.5,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5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h。硝化处理,温度为30℃,pH值为8.5,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5mg/L。二级反硝化处理,温度为30℃,pH值为8.5,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5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h。二级硝化处理,温度为30℃,pH值为8.5,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5mg/L。取二级硝化处理后的废水,检测出水的COD、氨氮浓度指标。实施例2反硝化处理、硝化处理、二级反硝化处理及二级硝化处理的曝气频率为每周期4次,曝气百分比为1。反硝化处理,温度为35℃,pH值为8.0,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8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h;硝化处理,温度为35℃,pH值为8.0,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8mg/L;二级反硝化处理,温度为35℃,pH值为9.0,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6mg/L,水力停留时间为2h;二级硝化处理,温度为35℃,pH值为9.0,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6mg/L。取二级硝化处理后的废水,检测出水的COD、氨氮浓度指标。实施例3反硝化处理、硝化处理、二级反硝化处理及二级硝化处理的曝气频率为每周期5次,曝气百分比为2。反硝化处理,温度为40℃,pH值为7.5,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3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h;硝化处理,温度为40℃,pH值为7.5,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3mg/L;二级反硝化处理,温度为40℃,pH值为8.5,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4mg/L,水力停留时间为3h;二级硝化处理,温度为40℃,pH值为8.5,溶解氧质量浓度为0.4mg/L。取二级硝化处理后的废水,检测出水的COD、氨氮浓度指标。二、实验例部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3,分别取水样,测定出水的COD、氨氮浓度、NOX-N及TN去除率指标,其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3出水样指标检测结果本专利技术将两级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与包括生物过滤处理、高级氧化处理、膜生物处理的至少一种的废水深处理工艺结合,适合高氨氮浓度废水的处理,经处理后的出水符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废水预处理:将氨氮废水进行厌氧处理,使其中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得到厌氧废水;S2,反硝化处理:将步骤S1中的厌氧废水进行反硝化处理,降低废水中的含氮量,得到反硝化废水;S3,硝化处理:将步骤S2中的反硝化出水进行硝化处理,得到硝化废水;S4,二级反硝化处理:将步骤S3得到硝化废水进行二级反硝化作用,得到二级反硝化废水;S5,二级硝化处理:将步骤S4得到的二级反硝化废水进行二级硝化作用,得到二级硝化废水;S6,深处理:将步骤S5得到二级硝化废水再经深处理后直接排放,所述深处理包括生物过滤处理、高级氧化处理、膜生物处理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废水预处理:将氨氮废水进行厌氧处理,使其中的气液固三相分离,得到厌氧废水;S2,反硝化处理:将步骤S1中的厌氧废水进行反硝化处理,降低废水中的含氮量,得到反硝化废水;S3,硝化处理:将步骤S2中的反硝化出水进行硝化处理,得到硝化废水;S4,二级反硝化处理:将步骤S3得到硝化废水进行二级反硝化作用,得到二级反硝化废水;S5,二级硝化处理:将步骤S4得到的二级反硝化废水进行二级硝化作用,得到二级硝化废水;S6,深处理:将步骤S5得到二级硝化废水再经深处理后直接排放,所述深处理包括生物过滤处理、高级氧化处理、膜生物处理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硝化处理、硝化处理、二级反硝化处理及二级硝化处理均采用间歇曝气方式,曝气频率为每周期3~5次,曝气百分比为1~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氮废水的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群谢书杰许灯彪曾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兴天宇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