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接触氧化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563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8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接触氧化塘,其包括主塘和位于所述主塘下游的副塘,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为一体式的塘体结构,所述主塘的设计水深大于所述副塘的设计水深;所述主塘在前段靠近塘底的位置设有进水管,且在上游的进水区域设有曝气装置,所述主塘内还布设有微生物挂膜填料,所述主塘在靠近于所述副塘的位置设有将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隔开的多孔的漂浮式隔浊帘,所述漂浮式隔浊帘的纵深长度大于所述副塘的深度;所述副塘的塘底设有滤料层;所述主塘及所述副塘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该自然接触氧化塘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且不易堵塞,能够持续稳定的对污水或中水等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效率高。

Natural contact oxidation pon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atural contact oxidation pond, which comprises a main pool and located downstream of the main pond side pond, the pond and the pond pond as a vice body integrated structure, design depth design depth of the main poo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ond side; the main pond in the front near the bottom of the pond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and the water area is provided with an aeration device, wherein the main pool is also distributed with the biofilm packing, the main pond near to the pond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floating type porous separating the main pond and the pond side vibration the depth of the turbid curtain, floating type curtain across the turbid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de pond depth; the auxiliary pond pond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layer; aquatic plants are planted the main pond and the pond side. The natural contact oxidation pond has relatively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is not easy to block. It can continuously and steadily purify sewage or reclaimed water, and has high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然接触氧化塘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是设计一种自然接触氧化塘。
技术介绍
氧化塘,又称生物塘或稳定塘,是一种利用自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设施总称。氧化塘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藻类及植物来处理污水。其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量,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植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形成人工生态系统,在太阳能(日光辐射提供能量)作为初始能量的推动下,通过氧化塘中多条食物链的物质迁移、转化和能量的逐级传递、转化,将进入塘中污水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并以水生植物和水产、水禽的形式作为资源回收,净化的污水也可作为再生资源予以回收再用,使污水处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处理资源化。在我国,尤其是在缺水干旱的地区,氧化塘是实施污水的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所以稳定塘处理污水成为我国着力推广的一项技术。按照塘内微生物的类型和供氧方式来划分,传统的氧化塘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好氧塘:水深较浅,一般为0.1-1.0m,光照直射塘底,塘内存在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并由藻类的光合作用和风力搅动提供溶解氧,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2)兼性塘:水深1.0-2.0m,表层为好氧区,中层为兼性区,底部为厌氧区,沉淀污泥在此进行厌氧发酵;兼性塘是在各种类型的处理塘中最普遍采用的处理系统;3)厌氧塘:水深一般大于2.0-5.0m,基本上处于厌氧状态;4)曝气塘:水深一般2.0-3.0m,采取人工曝气方式供氧,塘内全部处于好氧状态,曝气塘一般分为好氧曝气塘和兼性曝气塘两种;5)水生植物塘:一般水深0.5-2.0m,在塘内种植一些纤维管束水生植物,比如芦苇、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等,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对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传统的氧化塘净化效率有限,且受气候影响较大,功能性单一,结构单一,严重限制了氧化塘在工程实践的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效果持续稳定的自然接触氧化塘。一种自然接触氧化塘,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包括主塘和位于所述主塘下游的副塘,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为一体式的塘体结构,所述主塘的设计水深大于所述副塘的设计水深;所述主塘在前段靠近塘底的位置设有进水管,且在上游的进水区域设有曝气装置,所述主塘内还布设有微生物挂膜填料,所述主塘在靠近于所述副塘的位置设有将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隔开的多孔的漂浮式隔浊帘,所述漂浮式隔浊帘的纵深长度大于所述副塘的深度;所述副塘的塘底设有滤料层;所述主塘及所述副塘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塘的设计水深为2.5m-3.0m,长宽比不小于1:1且不大于3:1;所述副塘的设计水深为0.1m-0.6m,长宽比不小于1:1且不大于3:1;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的水域面积比为1-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具有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距离所述主塘的塘底0.2m-0.4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装置曝气覆盖面积占所述主塘的水域面积的8%~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生物挂膜填料为飘带式仿生生物填料,所述飘带式仿生生物填料具有多个填料单元,每个填料单元包括多根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长绳上的带状填料,每个所述填料单元上相邻的所述带状填料之间相距10cm-20cm,且沿水流方向所述填料单元前后间距0.3m-0.5m;所述飘带式仿生生物填料的底端距离所述主塘的塘底0.4m-0.6m,且顶端距离水面0.2m-0.4m;所述飘带式仿生生物填料布置面积占所述主塘的水域面积的14%-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漂浮式隔浊帘的网孔密度为30目,纵深长为1.0m-1.5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塘设有沉沙池或沉沙井;和/或所述副塘的出水为单侧或周边汀步溢流出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塘及所述副塘在岸线水域0.5m-1.0m范围内配置有挺水植物和/或根系发达的漂浮植物;所述主塘内分区模块化配置有根系发达的漂浮植物,且所有分区模块的根系发达的漂浮植物占所述主塘的水域面积的75%-85%;所述副塘在出水段配置有挺水植物和/或根系发达的漂浮植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料层为厚度0.3m-0.5m的石灰石与珊瑚砂混合滤料层,且所述滤料层中滤料的粒径为10mm-20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内还投放有水生动物。上述自然接触氧化塘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低,且不易堵塞,能够持续稳定的对污水或中水等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净化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自然接触氧化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图1,一实施方式的自然接触氧化塘100包括主塘110和位于主塘110下游的副塘120。主塘110与副塘120为一体式的塘体结构,即主塘110与副塘120为同一塘体,之间无任何土埂或隔水堰等结构。主塘110的设计水深大于副塘120的设计水深。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主塘110的设计水深为2.5m-3.0m,长宽比不小于1:1且不大于3:1,优选小于3:1。副塘120的设计水深为0.1m-0.6m,长宽比不小于1:1且不大于3:1,优选小于3:1。主塘110与副塘120的水域面积比为1-3:1。主塘110的塘底为软底或硬底均可,优选软底。副塘120的塘底设有滤料层12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滤料层122为石灰石与珊瑚砂混合滤料层,其中滤料的粒径为10mm-20mm,滤料层122的厚度可以是但不限于0.3m-0.5m(上述副塘120的设计水深是不含有该滤料层122的深度)。主塘110在前段靠近塘底的位置设有进水管1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水管112具有多个出水口,如可以是2个或3个等,以在主塘110的一侧均匀布水。进水管112的出水口距离主塘110的塘底0.2m-0.4m,优选0.3m。进一步,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塘110设有沉沙池或沉沙井,以有效清沙。沉沙池或沉沙井可根据实际来水量和综合清沙量评估来具体设计。副塘120的出水为单侧或周边汀步溢流出水。主塘110在上游的进水区域设有曝气装置11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曝气装置114可以采用人工穿孔软管制作,亦可由目前市政污水处理厂膜片式曝气盘或水下射流增氧等增氧设施代替。曝气装置114曝气覆盖面积占主塘110的水域面积的8%~12%,优选占主塘110的水域面积的10%。曝气装置114可间歇性运行,可设定每日运行2h-4h,并且还可以根据水质变化和气温变化等因素来适当降低或增加曝气运行时间。主塘110内还布设有微生物挂膜填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微生物挂膜填料为飘带式仿生生物填料116。飘带式仿生生物填料116为挂膜填料,不会堵塞,且净化效果好。在一个更具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自然接触氧化塘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接触氧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包括主塘和位于所述主塘下游的副塘,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为一体式的塘体结构,所述主塘的设计水深大于所述副塘的设计水深;所述主塘在前段靠近塘底的位置设有进水管,且在上游的进水区域设有曝气装置,所述主塘内还布设有微生物挂膜填料,所述主塘在靠近于所述副塘的位置设有将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隔开的多孔的漂浮式隔浊帘,所述漂浮式隔浊帘的纵深长度大于所述副塘的深度;所述副塘的塘底设有滤料层;所述主塘及所述副塘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接触氧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包括主塘和位于所述主塘下游的副塘,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为一体式的塘体结构,所述主塘的设计水深大于所述副塘的设计水深;所述主塘在前段靠近塘底的位置设有进水管,且在上游的进水区域设有曝气装置,所述主塘内还布设有微生物挂膜填料,所述主塘在靠近于所述副塘的位置设有将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隔开的多孔的漂浮式隔浊帘,所述漂浮式隔浊帘的纵深长度大于所述副塘的深度;所述副塘的塘底设有滤料层;所述主塘及所述副塘内均种植有水生植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接触氧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塘的设计水深为2.5m-3.0m,长宽比不小于1:1且不大于3:1;所述副塘的设计水深为0.1m-0.6m,长宽比不小于1:1且不大于3:1;所述主塘与所述副塘的水域面积比为1-3: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接触氧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具有多个出水口,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距离所述主塘的塘底0.2m-0.4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接触氧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曝气覆盖面积占所述主塘的水域面积的8%~1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接触氧化塘,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挂膜填料为飘带式仿生生物填料,所述飘带式仿生生物填料具有多个填料单元,每个填料单元包括多根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揭亮陈宇航肖秋美高洋李景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太和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