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线圈用浸渍包封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00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元件线圈浸渍包封蜡,以重量计包括:    a)50~90%的石油蜡,滴点约为65~85℃;    b)5~40%石油脂,石油脂选自工业或医用凡士林;    c)1~30%的增粘剂,增粘剂选自丁烯聚合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浸渍包封蜡,特别适用于电感线圈、中频和高频电子线圈以及其它电子线圈的浸渍和包封。
技术介绍
电感线圈生产中,需用浸渍包封蜡对线圈间隙进行充填,同时对线圈进行包封。现有技术一般单纯使用商品石蜡或微晶蜡,虽然价格便宜,但存在高温性能和韧塑性差等缺陷,在工作温度下易流失,在外力作用下易破裂。现有技术介绍电子元件专用线圈封固用材料均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如US 4115175、US 5656350等专利介绍的封固方法中均采用树脂封装线圈,这种封固材料成本较高,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电子市场,难以满足用户追求高性价比的要求,并且树脂类浸渍包封料的韧塑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使和性能高的浸渍包封蜡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电子元件线圈浸渍包封蜡以重量计包括d)50~90%的石油蜡,滴点约为65~85℃;e)5~40%石油脂,石油脂选自工业或医用凡士林;f)1~30%的增粘剂,增粘剂选自丁烯聚合物。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石油蜡滴点约为65~85℃,可供选择的石油蜡包括85#微晶蜡(得自南阳炼油厂)、80#微晶蜡(得自南充炼油厂、荆门炼油厂等)、75#微晶蜡(得自南充炼油厂、荆门炼油厂、锦州炼油厂等)、70#微晶蜡(得自独山子炼油厂)。这些石油蜡在本专利技术的浸渍包封蜡中的使用范围约为50~90%,优选约为60~85%。用于本专利技术中的石油脂为工业或医用凡士林,其滴点约为45~75℃。可用的石油脂包括3#、4#工业凡士林(得自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医用凡士林(得自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南阳炼油厂、图门炼油厂)。这些石油脂的使用范围约为5~40%,优选约为10~30%。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增粘剂选自丁烯聚合物,其平均分子量约为800~30000。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增粘剂包括聚丁烯,聚异丁烯(得自锦州炼油厂、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等)。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增粘剂在浸渍包封蜡中的使用范围约为1~30%,优选约为1~20%。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组合物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一些常用添加剂,如增塑剂等。本专利技术的浸渍包封蜡是在约100~120℃的温度下,将各种原料混合熔融成均匀透明的蜡液,经过滤后成型。由本专利技术工艺制成的浸渍包封蜡,颜色浅,光泽好,无机械杂质,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浸渍包封蜡的性能指标为滴熔点约为75~85℃,25℃下的针入度约为35~45 1/10mm,100℃下的运动粘度约为15~25mm2/s,介电常数约为2.0~2.5,体积电阻率不小于1×1015Ωcm,无机械杂质,无腐蚀性。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选择的组分具有如下特点a)选用具有电性能、防潮性好和硬度、粘度适宜的热固性材料——石油蜡作为基体材料。b)选用石油脂,以保证浸渍包封蜡具有适宜的固态硬度和良好的液态流动性。c)选用增粘剂,以保证浸渍包封蜡在液相转为固相后,具有相当的粘结强度。本专利技术封固蜡的优点是明显的 a)具有较高的滴熔点,高温性能优异,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也不软化、不流淌,能很好的保护线圈;b)具有适宜的熔融粘度,在100~120℃的浸渍温度下可以非常好的充填线圈间隙;c)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和抗湿性,保证了电子元件电性能的稳定;d)无腐蚀、无杂质,不会对电子元件产生不良影响;e)无毒、无异味,不会对生产员工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浸渍包封蜡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具体实施例不作为限制性实例使用。实施例(以下均按重量百分比表示)试验方法下列试验方法是在实施例中所用的普通测验电子工业用蜡的方法。滴熔点 GB/T 8036软化点 GB/T 4507针入度 GB/T 4985机械杂质 GB/T 511腐蚀试验 GB/T 5096介电常数 GB/T 1409体积电阻率 GB/T 1410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1、2、3、4、5的浸渍包封蜡的制备是在约110℃的温度下,按序加入原料并混合熔融成均匀透明的蜡液,经过滤后冷却成型。比较例1为一种典型进口浸渍包封蜡料。实施例180#微晶蜡,滴点82.4℃(南充炼油厂) 77.5% 医用凡士林,滴点67.5℃(南阳炼油厂)20%聚异丁烯,平均分子量20000(锦州炼油厂) 2.5%实施例280#微晶蜡(南充炼油厂)80%医用凡士林,滴点65℃(兰州炼油化工总厂)10%聚异丁烯,平均分子量1000(锦州炼油厂) 10%实施例380#微晶蜡,滴点81.0℃(南阳炼油厂)84%工业凡士林,滴点67℃(兰州炼油化工总厂)10%聚异丁烯,平均分子量1000(兰州炼油化工总厂)6%实施例480#微晶蜡,滴点81.6℃(荆门炼油厂)80%医用凡士林,滴点67.5℃(南阳炼油厂)10%聚异丁烯,平均分子量1000(锦州炼油厂) 10%实施例580#微晶蜡,滴点82.4℃(南充炼油厂)75%医用凡士林,滴点56℃(图门炼油厂) 10%聚异丁烯,平均分子量1000(锦州炼油厂) 15%实施例的试验结果见表1。表1 试验结果实施例 1 2 3 45 比较例1滴熔点,℃ 80 80.2 80.7 80.8 78.678粘度(100℃),mm2/s 20.70 17.22 15.66 17.1221.05 28.29针入度(25℃),1/10mm 43 38 3234 40 37机械杂质 无 无 无无 无 无腐蚀试验(铜片100℃,3h)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合格介电常数 2.22.22.2 2.2 2.2 2.16.36× 4.97×6.44× 5.96× 6.13×体积电阻率,(常温)Ω·cm 6.27×101410151015101510151015从表1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实施例1、2、3、4、5的滴熔点均高于进口样,说明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的高温热性能要好于进口样;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实施例1、2、3、4、5的粘度均显著低于进口样,说明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的液态流动性要好于进口样,便于浸渍时充填线圈间隙;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实施例1、2、3、4、5的介电常数和体积电阻率均高于进口样,说明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的电性能要优于进口样;另外,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实施例1、2、3、4、5的针入度分布较宽,说明本专利技术浸渍包封蜡的硬度较进口样能更好的满足各种电子线圈生产工艺的实际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元件线圈浸渍包封蜡,以重量计包括a)50~90%的石油蜡,滴点约为65~85℃;b)5~40%石油脂,石油脂选自工业或医用凡士林;c)1~30%的增粘剂,增粘剂选自丁烯聚合物。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封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油蜡选自85#微晶蜡、80#微晶蜡、75#微晶蜡、70#微晶蜡中的一种或几种。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封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油蜡含量为60~85%。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封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或医用凡士林的滴点为45~75℃。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包封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业或医用凡士林的含量为10~30%。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封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烯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800~30000。7.按照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包封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丁烯聚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李尚勇胡伟龙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