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843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主壳体以及包裹在电池主壳体表面的散热外壳体,所述散热外壳体和电池主壳体之间安装起散热作用的液冷散热机构,且液冷散热机构安装在散热外壳体以及电池主壳体较大的两个端面之间,所述电池主壳体内部设有负极板和正极板,且正极板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所述负极板、正极板和接线端子之间内部通过填充于电池主壳体内腔的电解质溶液相互连接,所述散热外壳体顶部端设有末端延伸至电池主壳体内腔的安全阀,且安全阀末端安装有固定在电池主壳体上的防漏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new lead acid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lead-acid battery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comprising a battery main body and wrapped in the surface of the battery shell cooling of the main shell body, between the radiating shell body and a battery casing installation liquid cooling mechanism and cooling effect, liquid cool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adiating shell and battery main body the larger of the two end, the battery main body is arranged inside the negative plate and the positive plate and the positive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erminal, between the cathode plate and the anode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terminals are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internal electrolyte solution is filled in the cavity of the main shell battery, safety valve at the top of the radiator shell end is provided with a terminal the main battery extends to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casing and the safety valve is installed at the end of a leakproof one-way valve is fix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battery.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lead-acid accumulator is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具体是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属于电池用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的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种蓄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分为排气式蓄电池和免维护铅酸电池,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车以及其它领域。铅酸蓄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因为充电过量等因素常常会产生过热现象,而当电池内部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整个电池变形,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避免失水现象的发生,常常需要对蓄电池内部进行注水以及注入电解质,在进行这些操作时极易将电池中原有的液体洒出,不利于对铅酸蓄电池的维护。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主壳体以及包裹在电池主壳体表面的散热外壳体,所述散热外壳体和电池主壳体之间安装起散热作用的液冷散热机构,且液冷散热机构安装在散热外壳体以及电池主壳体较大的两个端面之间,所述电池主壳体内部设有负极板和正极板,且正极板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所述负极板、正极板和接线端子之间内部通过填充于电池主壳体内腔的电解质溶液相互连接,所述散热外壳体顶部端设有末端延伸至电池主壳体内腔的安全阀,且安全阀末端安装有固定在电池主壳体上的防漏单向阀。优选的,所述液冷散热机构由安装在散热外壳体内侧壁表面的液冷块和液体输送泵以及嵌合安装在散热外壳体顶部端面内部的散热片组成,所述液冷块和液体输送泵以及散热片之间依次通过输液管道连接形成液冷循环。优选的,所述散热片一侧端面与散热外壳体外侧壁端面平齐,且散热片与散热外壳体共同形成对电池主壳体完全密封的密封结构。优选的,所述防漏单向阀通过位于其一端的注料孔套接在安全阀末端,且与之对应的防漏单向阀另一端设有出料孔,所述防漏单向阀内部设有阀芯,所述阀芯内部靠近注料孔的一侧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一阀芯通孔,且第一阀芯通孔与设置在阀芯内部轴向上的第二阀芯通孔连通,所述第二阀芯通孔连通至出料孔,所述阀芯靠近出料孔的一侧端面设有阀芯背板。优选的,所述防漏单向阀与散热外壳体以及电池主壳体之间各自形成密封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位于散热外壳体和电池主壳体之间的液冷散热机构在对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对整个电池主壳体内部的部件进行主动降温,避免因为电池充电过量以及其它因素引起的温度过高而导致蓄电池变形的情况出现,延长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位于安全阀末端的防漏单向阀避免在添加电解液时,电池主壳体内部的电解液流出,同时在一定程度是也可延缓电池失水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液冷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防漏单向阀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外壳体,2、电池主壳体,3、负极板,4、正极板,5、接线端子,6、安全阀,7、防漏单向阀,8、阀芯,801、阀芯背板,9、第一阀芯通孔,10、第二阀芯通孔,11、注料孔,12、出料孔,13、液冷块,14、液体输送泵,15、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主壳体2以及包裹在电池主壳体2表面的散热外壳体1,所述散热外壳体1和电池主壳体2之间安装起散热作用的液冷散热机构,且液冷散热机构安装在散热外壳体1以及电池主壳体2较大的两个端面之间,所述电池主壳体2内部设有负极板3和正极板4,且正极板4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5,所述负极板3、正极板4和接线端子5之间内部通过填充于电池主壳体2内腔的电解质溶液相互连接,所述散热外壳体1顶部端设有末端延伸至电池主壳体2内腔的安全阀6,且安全阀6末端安装有固定在电池主壳体2上的防漏单向阀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液冷散热机构由安装在散热外壳体1内侧壁表面的液冷块13和液体输送泵14以及嵌合安装在散热外壳体1顶部端面内部的散热片15组成,所述液冷块13和液体输送泵14以及散热片15之间依次通过输液管道连接形成液冷循环,在充电过程时,对电池主壳体2内部进行降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散热片15一侧端面与散热外壳体1外侧壁端面平齐,且散热片15与散热外壳体1共同形成对电池主壳体2完全密封的密封结构,加快液冷散热机构的散热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防漏单向阀7通过位于其一端的注料孔11套接在安全阀6末端,且与之对应的防漏单向阀7另一端设有出料孔12,所述防漏单向阀7内部设有阀芯8,所述阀芯8内部靠近注料孔11的一侧设有径向设置的第一阀芯通孔9,且第一阀芯通孔9与设置在阀芯8内部轴向上的第二阀芯通孔10连通,所述第二阀芯通孔10连通至出料孔12,所述阀芯8靠近出料孔12的一侧端面设有阀芯背板801,避免电池主壳体2内部的液冷流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防漏单向阀7与散热外壳体1以及电池主壳体2之间各自形成密封结构,提高铅酸蓄电池自身结构的紧凑性。本技术在使用时,在液体输送泵14作用下,液冷介质经输液管道依次流过液冷块13和液体输送泵14以及散热片15,温度较低的介质流过液冷块13时带走电池主壳体2表面的热量,吸收了足够热量的介质在流经散热片15时,将热量散发至外界环境中,在介质的流通的过程中实现对电池主壳体2的散热。在进行注液时,打开安全阀6,通过注料孔11向电池主壳体2内部注射所需要的液体,液体进入注料孔11后依次通过第一阀芯通孔9第二阀芯通孔10以及出料孔12流入电池主壳体2内部,当电池主壳体2内部的液体因为电池主壳体2侧翻等因素将要从出料孔12流出时,液体会推动阀芯8一侧的阀芯背板801,使阀芯8关闭注料孔11,避免液体流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主壳体(2)以及包裹在电池主壳体(2)表面的散热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体(1)和电池主壳体(2)之间安装起散热作用的液冷散热机构,且液冷散热机构安装在散热外壳体(1)以及电池主壳体(2)较大的两个端面之间,所述电池主壳体(2)内部设有负极板(3)和正极板(4),且正极板(4)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5),所述负极板(3)、正极板(4)和接线端子(5)之间内部通过填充于电池主壳体(2)内腔的电解质溶液相互连接,所述散热外壳体(1)顶部端设有末端延伸至电池主壳体(2)内腔的安全阀(6),且安全阀(6)末端安装有固定在电池主壳体(2)上的防漏单向阀(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包括电池主壳体(2)以及包裹在电池主壳体(2)表面的散热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体(1)和电池主壳体(2)之间安装起散热作用的液冷散热机构,且液冷散热机构安装在散热外壳体(1)以及电池主壳体(2)较大的两个端面之间,所述电池主壳体(2)内部设有负极板(3)和正极板(4),且正极板(4)的一侧设有接线端子(5),所述负极板(3)、正极板(4)和接线端子(5)之间内部通过填充于电池主壳体(2)内腔的电解质溶液相互连接,所述散热外壳体(1)顶部端设有末端延伸至电池主壳体(2)内腔的安全阀(6),且安全阀(6)末端安装有固定在电池主壳体(2)上的防漏单向阀(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新型铅酸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散热机构由安装在散热外壳体(1)内侧壁表面的液冷块(13)和液体输送泵(14)以及嵌合安装在散热外壳体(1)顶部端面内部的散热片(15)组成,所述液冷块(13)和液体输送泵(14)以及散热片(15)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寿斌汪的华彭创毛旭辉刘畅王雅琼肖巍钱帮芬姜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富储能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