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3843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包括钢缆和多个屋顶后锚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后锚固组件主要由底座、夹具、双钢缆支座构成,所述底座具有延展至金属屋面相邻波峰的连接臂,每一连接臂与一夹具固定连接,并经夹具固定在金属屋面的波峰上,所述双钢缆支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双钢缆支座顶部两侧分别设有钢缆通孔,设有两根钢缆,两根钢缆分别穿过双钢缆支座的对应钢缆通孔,设有与施工人员数量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双钢缆支座的上部形状配合且包覆所述钢缆通孔外周,使滑块可沿双钢缆支座表面滑动,滑块上设有安全带挂钩。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会破坏金属屋面系统,系统的安全性能良好,可以长久保留,方便对屋面的维护作业。

Metal roof double cable permanent lifeline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al roof of double cable permanent lifeline system, including cable and a plurality of roof anchor assembl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oof anchor assembly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base, fixture, double cable connecting arm bearing, the chassis has extended to the metal roof adjacent crests, each connecting arm and a fixture is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fixture is fixed on the metal roof of the crest, the double cable bearing is fixed on a base, double cable support top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two cables, cable, cable cable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two double cable bearing hole, the slid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corresponding number of personnel and construction, the slider and the double cable support and the shape of the upper part with coated cable through hole peripheral, so that the slider can slide along the bearing surface of double cable, slide. Safety belt hook. The invention does not damage the metal roof system, and the system has good safety performance, which can be retained for a long time and is convenient for the maintenance work of the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屋面施工及维护用的永久生命线系统。
技术介绍
在金属屋面施工及维护过程中,通常需要采用生命线系统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现有技术中的生命线通常为临时性设置,一般分为钢缆式、绳索式或者织带式。譬如钢结构安装,临时采用角钢、方管等焊接或者临时栓接在结构上。在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前需要进行拆除,并对结构进行修复。或者采用捆绑等方式,施工结束后进行拆除。若是在日后需要维修或者维护,则需要重新设置,成本很高。钢缆式一般采用直径8mm的单钢缆,在发生坠落的情况下,受力集中,钢丝绳延伸率高,对系统的破坏性较大,单钢缆若发生断裂,将无法保证人员的安全。另外,单钢缆对滑块的约束较少,通行时,在支座位置容易发生不通畅的情况。在受力时,甚至无法通过支座。因此,对于成品金属屋面的安全防护遇到如下问题,后期维护在没有女儿墙的部位,无安全防护措施,若增加安全防护措施,设置传统的生命线,则需要在屋面上开洞,安装生命线支架,然后做防水。这样就破坏了金属屋面局部的完整性,防水做得不当,或者时间稍长,容易发生漏水,后期的维护成本也急剧加大。因为金属屋面也会随着结构,发生冷热变形。不完整的金属屋面系统,漏水是难以控制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4571330U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屋面板施工生命线设置系统,包括钢绞绳、紧缝夹和绳卡;多个紧缝夹分别设置于已扣合的屋面板的上、下端部及其间的多个间隔位置;每一紧缝夹包括大力钳本体和上、下夹钳颚;大力钳本体包括上、下紧缝夹框架,其均为直角角钢,上夹钳颚的直角折弯处和下夹钳颚的一侧边缘分别焊接于上、下紧缝夹框架的前端,使两者在闭合时构成C字形横截面;钢绞绳分别套设在沿着屋面板设置的多个紧缝夹的上紧缝夹框架上;在屋面板的上、下端部及其间,钢绞绳分别通过至少三个绳卡及至少一个绳卡与相应的上紧缝夹框架相连接。该方案通过大力钳结构形成的紧缝夹夹持在钢结构屋面板的波峰上,作为生命线的固定点,不需要在屋面上开洞。然而,其采用一根钢铰绳固定在紧缝夹上,同样存在单根钢缆的受力缺陷,并且,由于每个受力位是通过大力钳固定在层面板的一个点位上的,当受力较大时,会导致屋面板变形,受力不足,甚至紧缝夹脱离,产生危险。因此,需要提供新的生命线结构,以适合于在金属屋面上的永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通过结构设计,在不破坏屋面的前提下,保证生命线系统的受力性能,有效保证人员安全。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包括钢缆和多个屋顶后锚固组件,所述屋顶后锚固组件主要由底座、夹具、双钢缆支座构成,所述底座具有延展至金属屋面相邻波峰的连接臂,每一连接臂与一夹具固定连接,并经夹具固定在金属屋面的波峰上,所述双钢缆支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双钢缆支座顶部两侧分别设有钢缆通孔,设有两根钢缆,两根钢缆分别穿过双钢缆支座的对应钢缆通孔,设有与施工人员数量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双钢缆支座的上部形状配合且包覆所述钢缆通孔外周,使滑块可沿双钢缆支座表面滑动,滑块上设有安全带挂钩。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通过连接臂分别与金属屋面的相邻波峰连接,因而同一底座与波峰间至少有2个连接点,受力经底座向两侧分摊。同时,该结构可设置两根钢缆,滑块上的力经两根钢缆分摊后传至底座,不会发生单钢缆易受力延展破坏的情况。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双钢缆支座的钢缆通孔两端分别设有不锈钢套筒,所述不锈钢套筒夹持锁固钢缆,约束钢缆水平方向的滑动。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具有4个连接臂,每侧2个连接臂分别经夹具连接至金属屋面的一个波峰上,构成与金属屋面的相邻两个波峰的4点连接。其中,两侧对应的连接臂之间从底座中心到连接臂的夹具连接点的连线间的夹角为100°~1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钢缆支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中央,以保证受力平衡及系统的稳定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钢缆支座由连接座、从连接座顶面向两侧延伸的连接片、分别设置在两连接片外端的钢缆连接管构成,钢缆连接管中央通孔为所述钢缆通孔;所述滑块具有与连接座和连接片上表面配合的滑板,自滑板两侧向下延伸构成的包裹所述钢缆连接管的滑槽,滑槽内侧与滑板间的缺口大于连接片的厚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具用于与屋面波峰连接固定,优选的方案,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顶端设有卡槽,螺栓一端嵌入所述卡槽内,使第一夹片与所述连接臂经螺栓固定,所述第一夹片下部与屋面波峰的一侧形状配合,第二夹片与屋面波峰的另一侧形状配合,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间经多个螺栓固定连接构成对屋面波峰的夹持。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夹片与屋面波峰之间和/或所述第二夹片与屋面波峰之间设有橡胶垫块,以增大夹具与屋面板的摩擦力。上述技术方案中,相邻屋顶后锚固组件的间距为10~15米。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生命线系统与屋面的连接通过夹具固定在金属屋面的波峰上实现,不需要在屋面上开洞,不会破坏金属屋面系统,夹具可以根据金属屋面的板形来设计,从而保证了金属屋面的完整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在底座上设置连接臂,分别连接相邻的金属屋面波峰,实现均衡分摊受力,因而,系统的受力性能良好,经测试,在受到7.5KN的推拉力,板已开始出现变性趋势时,尚未发生滑动现象,因而,系统的安全性能良好。3、由于本专利技术对屋面不存在破坏性,因而可以长久保留,方便对屋面的维护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屋顶后锚固组件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双钢缆支座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双钢缆支座的立体图;图6是实施例中滑块的立体图;图7是实施例中滑块与双钢缆支座的滑动关系图;图8是实施例中第一夹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实施例中第二夹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钢缆;2、底座;3、夹具;4、双钢缆支座;5、连接臂;6、钢缆通孔;7、连接座;8、连接片;9、钢缆连接管;10、滑块;11、滑板;12、滑槽;13、不锈钢套筒;14、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包括2根钢缆1和以间距10~15米分布的多个屋顶后锚固组件,所述屋顶后锚固组件主要由底座2、夹具3、双钢缆支座4构成,所述底座2具有延展至金属屋面相邻波峰的4个连接臂5,每侧2个连接臂分别经夹具3连接至金属屋面的一个波峰上,构成与金属屋面的相邻两个波峰的4点连接。其中,两侧对应的连接臂之间从底座中心到连接臂的夹具连接点的连线间的夹角为110°,每一连接臂与一夹具固定连接,并经夹具固定在金属屋面的波峰上。参见附图3,所述双钢缆支座4固定连接在底座中央,如附图4和图5所示,所述双钢缆支座由连接座7、从连接座顶面向两侧延伸的连接片8、分别设置在两连接片外端的钢缆连接管9构成,钢缆连接管9中央为钢缆通孔6;设有与施工人员数量对应的滑块10,参见附图6,所述滑块10具有与连接座和连接片上表面配合的滑板11,自滑板11两侧向下延伸构成的包裹所述钢缆连接管的滑槽12,滑槽12内侧与滑板11间的缺口大于连接片的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包括钢缆和多个屋顶后锚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后锚固组件主要由底座、夹具、双钢缆支座构成,所述底座具有延展至金属屋面相邻波峰的连接臂,每一连接臂与一夹具固定连接,并经夹具固定在金属屋面的波峰上,所述双钢缆支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双钢缆支座顶部两侧分别设有钢缆通孔,设有两根钢缆,两根钢缆分别穿过双钢缆支座的对应钢缆通孔,设有与施工人员数量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双钢缆支座的上部形状配合且包覆所述钢缆通孔外周,使滑块可沿双钢缆支座表面滑动,滑块上设有安全带挂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包括钢缆和多个屋顶后锚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后锚固组件主要由底座、夹具、双钢缆支座构成,所述底座具有延展至金属屋面相邻波峰的连接臂,每一连接臂与一夹具固定连接,并经夹具固定在金属屋面的波峰上,所述双钢缆支座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双钢缆支座顶部两侧分别设有钢缆通孔,设有两根钢缆,两根钢缆分别穿过双钢缆支座的对应钢缆通孔,设有与施工人员数量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双钢缆支座的上部形状配合且包覆所述钢缆通孔外周,使滑块可沿双钢缆支座表面滑动,滑块上设有安全带挂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双钢缆支座的钢缆通孔两端分别设有不锈钢套筒,所述不锈钢套筒夹持锁固钢缆,约束钢缆水平方向的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4个连接臂,每侧2个连接臂分别经夹具连接至金属屋面的一个波峰上,构成与金属屋面的相邻两个波峰的4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屋面双钢缆永久生命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侧对应的连接臂之间从底座中心到连接臂的夹具连接点的连线间的夹角为100°~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建刚应菜田徐刚于文涛林家齐
申请(专利权)人: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