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糊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3086 阅读:7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浆糊组合物是一种包括如下组分的浆糊组合物:(i)聚氨酯树脂,(ii)溶剂和(iii)粉末。其中,(i)聚氨酯树脂包括(a)通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和(b)通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所述重复单元(a)的摩尔分数在0.35~0.99范围内,重复单元(b)的摩尔分数在0.01~0.65内,二者的摩尔分数总和为1。使用这种浆糊组合物,可容易地形成电介质层、密封产品、隔离肋条(barrier  ribs)、荧光体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浆糊组合物,尤其涉及用于制造PDP(等离子显示板)的用作电介质浆糊、隔离肋条(barrier ribs)材料浆糊以及荧光体浆糊的浆糊组合物,以及用作密封玻璃浆糊的浆糊组合物,特别用于密封PDP(等离子显示板)、阴极放电导管、荧光表征显示管和FED(场致发射显示器)或密封IC封装体。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浆糊组合物制造的电介质层、密封产品、隔离肋条和荧光体以及制造它们的方法。
技术介绍
PDP(等离子显示板)最有可能会被用作下一代的大型TV显示器。在“Technical Trends of PDP Materials(PDP材料的技术趋势)”(Yasuo Katsuya,Hitachi Chemical Technical Report No.33(7),9-16,1999)中,对制造PDP的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每一步骤的主要材料有详细的描述(非专利文献1)。在普通PDP的结构中,等离子放电的电极形成在前端玻璃基板上,并且在电极上面形成电介质层(绝缘体)。该电介质层需要耐高压以及对可见光的透明性。在生产普通电介质层的方法中,在前端玻璃基板上形成电极,然后将适当粘度的电介质浆糊通过丝网印刷或通过使用条涂机、辊涂机、缝涂机等进行均匀涂布,然后干燥去除溶剂并且在500℃~600℃下进行煅烧以分解电介质浆糊中的粘合剂树脂。作为电介质浆糊中的粘合剂树脂,迄今为止一直独一无二地使用乙基纤维素,因为其具有优良的印刷性能。然而,因为乙基纤维素为刚性树脂,所以在可加工性方面存在问题如在干燥步骤中起裂纹或收缩。此后,在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246236/1999(专利文献1)等中,加入如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提高可加工性,但是增塑剂和溶剂在干燥速率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干燥步骤中需要更严格的温度控制,从而使得生产方法变得更复杂,即,还存在可以提高的余地。用于PDP的密封玻璃浆糊主要由低熔点的玻璃粉末、无机填料、粘合剂树脂和溶剂组成。在密封普通的PDP基板的方法中,通过丝网印刷或分配器将密封玻璃浆糊(也称为“焊接玻璃浆糊”、“封接玻璃浆糊”或“玻璃料玻璃浆糊(frit glass paste)”)填充在后端基板和前端基板之间的空隙中,然后干燥去除溶剂并且在400℃~500℃时进行煅烧以分解粘合剂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乙基纤维素因为其具有优良的粘度特性因而迄今为止一直被使用。然而,由于乙基纤维素在热分解时容易碳化,使得热分解程度往往不充分引起密封玻璃的性能下降,导致PDP的寿命缩短。具有较好的热分解性能的丙烯酸树脂被作为粘合剂进行研究,尽管热分解性能已得到提高,但是得到的浆糊具有太高的流动性和不足的粘度。此后,如在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255587/2002(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粘度性能提高的丙烯酸树脂。然而,这些丙烯酸树脂具有高的分子量,因此丝网印刷中在丝网和印刷表面之间产生可纺性(成线性)的问题,从而还存在可以提高印刷性能的余地。在PDP中,一般以它们相向的方式设置前端玻璃基板和后端玻璃基板,并且这些玻璃基板之间的空隙被隔离肋条隔开。隔离肋条通常通过喷砂方法形成。在该方法中,隔离肋条材料浆糊通过丝网印刷或通过使用辊涂机、缝涂机等涂布在后端玻璃基板上,然后干燥除去溶剂,从而就得到具有均匀厚度的隔离肋条层。随后,在其上层压干膜保护层(DFR),然后将其曝光显影。此后,通过喷砂的方法去除未涂有该保护层的隔离肋条材料从而在需要的地方形成隔离肋条。其它的形成隔离肋条的方法包括通过丝网印刷将隔离肋条直接印刷在后端玻璃基板上的方法,以及通过丝网印刷或通过使用辊涂机、缝涂机等将隔离肋条材料涂布在整个后端玻璃基板的表面上,并且将除了与隔离肋条相应的区域外的其他区域的隔离肋条材料用梳状刀片刮去以形成隔离肋条的方法。在500℃~600℃下进行煅烧由此形成的隔离肋条以分解粘合剂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迄今为止一直使用乙基纤维素,因为其具有优良的印刷性能。然而,因为乙基纤维素为刚性,因此浆糊在加工性如喷砂性方面较差,除非向该浆糊中加入增塑剂以降低刚性。通过加入增塑剂,可提高加工性,但是存在另一问题,即该隔离肋条在增塑剂的影响下容易具有如在干燥步骤或煅烧步骤中起裂纹的缺陷。为了提高可加工性,提出了使用乙基纤维素和含羟基的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来作为粘合剂(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54992/2003(专利文献3))。然而,当使用二种粘合剂的混合物时,会产生浆糊的制备方法变得更复杂和浆糊的质量控制变得更复杂的问题,因此这方面仍旧有改进的余地。PDP的荧光体使用主要含有荧光体粉末、粘合剂树脂以及溶剂的荧光体浆糊来生成。通过使用丝网印刷等方法将荧光体浆糊填充在肋条之间,然后干燥去除溶剂,并且在400℃~500℃下进行煅烧以分解粘合剂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乙基纤维素因为其具有优良的印刷性能所以迄今为止一直被使用。然而,由于乙基纤维素在热分解时碳化,碳残留在磷中而降低了荧光的亮度。具有较好的热分解性的丙烯酸树脂被作为粘合剂进行研究,但是得到的浆糊具有太高的流动性和不足的印刷性能。此后,如在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329256/2001(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印刷性能提高的丙烯酸树脂。然而,这些丙烯酸树脂具有600000~2000000范围的较高的重均分子量,因此,在丝网印刷中的丝网和印刷表面之间产生可纺性的问题,从而印刷性能上还存在提高的余地。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355618/2000(专利文献5)中,本专利技术者揭示了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氨酯树脂具有优良的热分解性,但是这没有导致印刷浆糊的专利技术。在美国专利号6646093(专利文献6)的实施例C-17~C-19中,公开了含有增稠剂、水泥和水的水泥浆糊,其中增稠剂由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氨酯树脂构成。根据当使用这种增稠剂时其基本上不发生固化延迟的特征制备该水泥浆糊。水泥与浆糊中的水发生反应(水合反应)使得水泥浆糊固化,从而当使用水泥浆糊时,不需要用来固化浆糊的煅烧步骤。因此,水泥浆糊在这点上不同于前述的电介质浆糊等。在专利文献5和专利文献6中,没有对含有聚氨酯树脂的浆糊的印刷性能进行描述,并且没有揭示含有聚氨酯树脂的浆糊可被用于印刷,更具体地,如果使用一种含有聚氨酯树脂的浆糊,可进行丝网印刷而几乎不产生浆糊的可纺性问题从而可得到光滑的印刷物。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246236/199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255587/2002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54992/2003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329256/2001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号355618/2000专利文献6美国专利号6,646,093非专利文献1“Technical Trends ofPDP Materials(PDP材料的技术趋势)”(Yasuo Katsuya,Hitachi Chemical Technical Report No.33(7),9-16,199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使用其能够进行丝网印刷,而几乎不产生可纺性问题从而可得到光滑的印刷物的浆糊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介质浆糊组合物,其是使用乙基纤维素作为粘合剂树脂的常规的浆糊组合物的替代物,从而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本专利技术的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浆糊组合物,其包括:    (i)聚氨酯树脂,其包括:    (a)下面通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    ***  (1)    其中,A为除去两端有羟基的聚亚氧烷基乙二醇(化合物A)HO-A-OH中的OH基团后得到的基团(二价基团),B为除去二异氰酸酯(化合物B)OCN-B-NCO中的NCO基团后得到的基团(二价基团),以及    (b)下面通式(2)所表示的重复单元:    ***  (2)    其中,D为除去梳状二醇HO-D-OH中的OH基团后得到的基团(二价基团),其中梳状二醇分子中至少具有两个碳原子数4~21的烃基(单价基团),B为除去二异氰酸酯(化合物B)OCN-B-NCO中的NCO基团后得到的基团(二价基团),    所述的聚氨酯树脂中重复单元(a)的摩尔分数为0.35~0.99,重复单元(b)的摩尔分数为0.01~0.65,前提是以二者的合计摩尔分数为1;    (ii)溶剂;以及    (iii)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种市大树鹤田学三塚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武田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