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which is composed of a piston rod, a damper cylinder body, a piston head, a piston head end cover, an iron magnetic flux ring, a non-magnetic ring and an exciting coil, etc.. The channel model of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non magnetic ring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iron magnetic flux ring double fluid flow, non magnetic ring has a plurality of projecting member, and extends between the ring assembly and the damper cylinder, piston head, piston and cylinder head to the damper alignment goal; the ring group respectively and between the damper cylinder, piston head the formation of the two annular flow channel, increases the MRF shear area, which provides better damping effec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number of piston assembly, low cost,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machinery industry with d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液流通道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双液流通道新型磁流变阻尼器。
技术介绍
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半主动控制系统中的新型智能阻尼器件。其毫秒级响应速度、大控制范围和大阻尼力输出的特点,使它成为工业应用领域优秀的半主动执行器件。目前磁流变阻尼器已在建筑物及桥梁的减振抗震系统、铁路机车车辆及汽车悬架系统减振等方面取得广泛应用。磁流变阻尼器主要用来控制系统器件产生的振动,满足各类设备对不同工况及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因此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各种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及工作可靠性,是减振系统中的核心单元。活塞头与阻尼器缸体的对准对于最佳性能的实现至关重要。理想情况下,活塞组件应在阻尼器内自由移动而不与阻尼器缸体内表面摩擦。此外,环形流道的径向宽度和同心度必须在工作过程中沿通道轴向长度上保持精确,以确保对阻尼性能进行最佳控制。传统磁流变阻尼器已经提出附接元件以提供活塞头与阻尼器缸体的对准。特别地,穿孔端板在活塞头的左方和右方对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附接元件增加了活塞组件的长度。导致阻尼器有效工作行程缩短;第二,附接元件需要严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液流通道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耳(1)、活塞杆(2)、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活塞头左端盖(5)、左铁磁通量环(6)、非磁性环(7)、活塞头(8)、右铁磁通量环(9)、活塞头右端盖(10)、右端盖(11)、右吊耳(12)、补偿弹簧(13)、浮动活塞(14)、右压缩弹簧(15)、励磁线圈(16)及左压缩弹簧(17);活塞杆(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加工有外螺纹,活塞杆(2)左端与左吊耳(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活塞杆(2)右端分别与活塞头左端盖(5)及活塞头(8)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液流通道新型磁流变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吊耳(1)、活塞杆(2)、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活塞头左端盖(5)、左铁磁通量环(6)、非磁性环(7)、活塞头(8)、右铁磁通量环(9)、活塞头右端盖(10)、右端盖(11)、右吊耳(12)、补偿弹簧(13)、浮动活塞(14)、右压缩弹簧(15)、励磁线圈(16)及左压缩弹簧(17);活塞杆(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加工有外螺纹,活塞杆(2)左端与左吊耳(1)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活塞杆(2)右端分别与活塞头左端盖(5)及活塞头(8)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非磁性环(7)左、右端部分别加工有环形槽;左铁磁通量环(6)右端唇部与非磁性环(7)左端环形槽过渡配合;右铁磁通量环(9)左端唇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良,郑凯阳,刘前结,丁孺琦,徐明,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