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微振动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179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振动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包括内约束部件、阻尼材料体、外约束部件、锚固板一、连接板一、锚固板二、连接板二和张力系统;所述内约束部件设置在外约束部件内,内约束部件的净长度大于外约束部件,所述板一和锚固板二压紧在内约束部件两端,所述张力系统为通过预张拉钢绞线或形状记忆合金或纤维筋分别在锚固板一和锚固板二上锚固,所述连接板一穿过锚固板一与内约束部件固结,所述板二穿过锚固板二与外约束部件固结,所述阻尼材料体设置在内约束部件和外约束部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风振和地震同时消能减震,提高了中大震作用下阻尼器的刚度,且又能有效控制阻尼器残余变形的多重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
,涉及一种新型阻尼耗能装置。
技术介绍
阻尼耗能装置,如黏弹性阻尼器是一种通过阻尼材料体夹在两板之间使其产生剪切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的消能减震构件。当两块板产生相对平行位移时,阻尼材料体产生剪切变形,有滞回特性的阻抗力发挥作用达到吸收振动能量的目的。阻尼材料体吸收振动能量的机制在微小变形时也起作用,因此,在风或交通振动引发的微振动和地震作用,阻尼材料体均可发挥稳定的能量吸收性能。 但是,在中大震作用下夹着阻尼材料体的两块板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平行位移,导致阻尼器本身产生累积的残余变形,震后不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对结构震后修复费用产生显著影响,因为随着结构层间残余变形角的增大,建筑的维修成本会大幅度增大,甚至大于重建费用,因此减小阻尼耗能装置的震后残余变形是有待改进的问题之一。 其次,黏弹性阻尼器作为支撑或连接构件使用时,其刚度由阻尼材料体决定,在中大震作用下,黏弹性阻尼器阻尼材料体的剪切刚度很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振动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约束部件、阻尼材料体、外约束部件、锚固板一、连接板一、锚固板二、连接板二和张力系统;所述内约束部件设置在外约束部件内,内约束部件的净长度大于外约束部件,所述板一和锚固板二压紧在内约束部件两端,所述张力系统为通过预张拉钢绞线或形状记忆合金或纤维筋分别在锚固板一和锚固板二上锚固,所述连接板一穿过锚固板一与内约束部件固结,所述板二穿过锚固板二与外约束部件固结,所述阻尼材料体设置在内约束部件和外约束部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振动耗能部分自复位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约束部件、阻尼材料
体、外约束部件、锚固板一、连接板一、锚固板二、连接板二和张力系统;
所述内约束部件设置在外约束部件内,内约束部件的净长度大于外约束部件,所述
板一和锚固板二压紧在内约束部件两端,所述张力系统为通过预张拉钢绞线或形状记忆
合金或纤维筋分别在锚固板一和锚固板二上锚固,所述连接板一穿过锚固板一与内约束
部件固结,所述板二穿过锚固板二与外约束部件固结,所述阻尼材料体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林张建东陈泉曾滨吴京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