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喇叭形集水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2718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31
一种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喇叭形集水井,包括集水井;集水井上端集水口处设有透水盖板,相邻的集水井之间通过雨水管道连通,雨水管道与排水终端连通;集水井上下截面为T形,其上端集水口为扩大的喇叭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防止形成“路上湖泊”。集水井上下截面为T形,其上端集水口为扩大的喇叭形。这种结构使得位于地面上的透水盖板的面积相应得到增大,或可布置多块透水盖板,达到增加排水流量和流速,提高排水效率的效果。其原则是使地面上透水盖板的面积足够大以保证特大降雨时的排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喇叭形集水井
本技术涉及人行道侧边下方的集水井,特别是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喇叭形集水井。
技术介绍
我国有很多城市在遭遇强降雨时会出现“路上湖泊”的现象,这与现有的集水井的排水效率低下有直接关系。现有的集水井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为上下截面基本一致的直筒形,其上端集水口41收缩,集水口41处的透水盖板42的有效透水面积较小。导致瞬时排水流量和流速较小,尤其在低洼地势的道路,当遇强暴雨,即便地下排水管道未满负荷状态时,也会容易导致路面积水,形成路上湖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喇叭形集水井。它解决了城市遭遇强降雨时集水井排水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喇叭形集水井,包括集水井;集水井上端集水口处设有透水盖板,相邻的集水井之间通过雨水管道连通,雨水管道与排水终端连通;集水井上下截面为T形,其上端集水口为扩大的喇叭形。本技术的优点是:防止形成“路上湖泊”。集水井上下截面为T形,其上端集水口为扩大的喇叭形。这种结构使得位于地面上的透水盖板的面积相应得到增大,或可布置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喇叭形集水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喇叭形集水井,包括集水井;集水井间隔的设置在行车道侧边下方,其上端集水口处设有多块透水盖板,使得地面上透水盖板的面积足够大以保证特大降雨时的排泄效率;相邻的集水井之间通过雨水管道连通,雨水管道与排水终端连通;其特征是:集水井上下截面为T形,其上端集水口为扩大的喇叭形,排水终端为江河或污水处理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行道综合管网及蓄排水系统喇叭形集水井,包括集水井;集水井间隔的设置在行车道侧边下方,其上端集水口处设有多块透水盖板,使得地面上透水盖板的面积足够大以保证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钊谢飞帆陶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金泓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