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组件及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2043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轮组件及滑板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轮组件及滑板车,其弹性件和支撑管收纳在分叉管内,且支撑管可在分叉管内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移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而且结构更加简单,方便组装拆卸。

Wheel assembly and scoo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heel assembly and a scooter. The elastic component and the supporting pipe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ccommodated in the bifurcated pipe, and the supporting pipe can mov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bifurcated pipe in the bifurcated pipe, which has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r, and the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is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组件及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组件及滑板车。
技术介绍
滑板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出行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的滑板车都可以进行折叠,从而可以收纳在车尾箱或者其他空间较小的地方,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现有的滑板车都会安装避震结构来适应一些不平整的路况。但是,现有滑板车的避震结构都太复杂,导致拆装困难,成本较高等诸多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滑板车的避震结构太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轮组件及滑板车。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轮组件,其用于与车轮组装,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叉管主体、弹性件和支撑管、固定轴,所述叉管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两分叉管,所述分叉管内部开设轴向设置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撑管和弹性件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依次收容在容纳空间内,所述两分叉管在其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或者通槽,所述固定轴在开口或者通槽处与两支撑管连接,所述固定轴用于与车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可在车轮的带动下在开口或者通槽处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滑动。优选地,所述车轮组件进一步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分叉管紧固连接以将弹性件和支撑管封装在分叉管的容纳空间内,所述锁紧件和分叉管的紧固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焊接或者卡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一端抵靠在容纳空间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支撑管上,所述通槽沿分叉管的径向贯穿且与容纳空间连通。优选地,所述支撑管靠近弹性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孔沿支撑管的轴向设置,所述弹性件一端抵靠在第三限位孔的底壁上。优选地,所述容纳空间包括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连通,第二限位孔的孔径小于第一限位孔的孔径,所述支撑管容纳在第一限位孔中,所述弹性件容纳在第二限位孔中。优选地,所述弹性件的外径大小为第二限位孔直径大小的0.9 ̄1倍。优选地,所述支撑管设置有一径向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与开口或者通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轴穿过车轮和第二通孔且与支撑管紧固连接,从而实现车轮组件与车轮的组装。优选地,所述固定轴和支撑管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固定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螺钉紧固在第二定位孔中。优选地,所述两支撑管相背的表面上包括一切削平面,该切削平面对应于第二通孔的位置处设置,固定轴和支撑管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时,螺钉抵在该切削平面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滑板车,所述滑板车采用如上所述的车轮组件。优选地,所述滑板车进一步包括手把组件和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与车轮组件连接,所述手把组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与折叠组件连接,所述立杆远离折叠组件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其靠近折叠组件的一端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车轮组件,所述弹性件和支撑管收纳在分叉管内,且支撑管可在分叉管内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移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而且结构更加简单,方便组装拆卸。另外,本技术的车轮组件,其通过锁紧件与分叉管紧固连接以将相关组件封装在分叉管的容纳孔中,方便进行组装拆卸。另外,本技术的车轮组件,其在支撑管靠近弹性件的一端开设第三限位孔,弹性件一端抵靠在第三限位孔的底壁上,增强了支撑管与弹性件两者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方便组装拆卸。另外,本技术的车轮组件,支撑管容纳在第一限位孔中,弹性件容纳在第二限位孔中,且第二限位孔的孔径小于第一限位孔的孔径,从而限定了支撑管在分叉管内的滑动行程,防止车轮在分叉管的轴向方向震动幅度过大,增强了连接结构的平衡性、稳定性。另外,本技术的车轮组件,其弹性件的外径大小为第二限位孔外径大小的0.9 ̄1倍,防止弹性件在第二限位孔中出现晃动,增强了连接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容易组装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滑板车,其采用如上所述的车轮组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而且结构更加简单,容易组装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滑板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的车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本技术的车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的叉管主体的主视示意图。图4b是本技术的叉管主体的仰视示意图。图4c是本技术的叉管主体的左视示意图。图4d是本技术的叉管主体从A-A处剖开的剖面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b是本技术的支撑管从B-B处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a是本技术的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b是本技术的固定轴从C-C处剖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滑板车10包括前轮11、车轮组件13、手把组件15、折叠组件17、踏板18以及后轮组件19,所述手把组件15与折叠组件17连接,所述折叠组件17与车轮组件13连接,所述车轮组件13与前轮11连接,所述踏板18与折叠组件17连接,所述后轮组件19与踏板18连接,所述手把组件15用于控制滑板车10的转向,折叠组件17可进行折叠操作从而缩小滑板车10的体积,以方便携带和储放滑板车10。作为一种变形,折叠组件17可以省略。请参考图2,所述手把组件15包括一立杆151,所述立杆151与折叠组件17连接,所述立杆151远离折叠组件17的一端的直径大小要小于其靠近折叠组件17的一端的直径大小。请一并参考图3a和图3b,所述车轮组件13包括叉管主体131、弹性件133、支撑管135、锁紧件137以及固定轴139,所述叉管主体131为中空结构,所述叉管主体131和锁紧件137固定连接以形成一容纳空间(图未示),所述弹性件133和支撑管135收纳在此容纳空间内,弹性件133一端抵靠在叉管主体131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支撑管135上,所述支撑管135可在叉管主体131内沿弹性件133的伸缩方向滑动,固定轴139穿过支撑管135远离弹性件133的一端以将支撑管135与前轮11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轴139与支撑管135固定连接,其连接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焊接或者卡接,优选的固定轴139与支撑管135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所述叉管主体131与锁紧件137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是螺钉连接、卡接或者焊接,本技术采用两者通过螺钉连接来做示范性说明,在此不做限定。在本技术中,弹性件133优选为弹簧。请一并参考图4a、图4b、图4c以及图4d,所述叉管主体131包括两分叉管1315和连接部1313,两分叉管1315分别设置在连接部1313的两侧并与之连接,连接部1313与折叠组件17连接。优选的,分叉管1315对称设置在连接部1313的两侧,使得车轮组件13的结构稳定性更好。优选的,连接部1313上设置有凸台1311,凸台13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3111,折叠组件17的一部分可伸入第一通孔13111中并通过螺钉来进行紧固连接。所述分叉管1315沿其轴向方向并且从分叉管1315远离连接部1313的自由端向连接部1313方向相邻设置第一限位孔13155和第二限位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轮组件及滑板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组件,其用于与车轮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叉管主体、弹性件和支撑管、固定轴,所述叉管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两分叉管,所述分叉管内部开设轴向设置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撑管和弹性件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依次收容在容纳空间内,所述两分叉管在其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或者通槽,所述固定轴在开口或者通槽处与两支撑管连接,所述固定轴用于与车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可在车轮的带动下在开口或者通槽处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组件,其用于与车轮组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叉管主体、弹性件和支撑管、固定轴,所述叉管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两分叉管,所述分叉管内部开设轴向设置的容纳空间,所述支撑管和弹性件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依次收容在容纳空间内,所述两分叉管在其相对的侧面上设置有开口或者通槽,所述固定轴在开口或者通槽处与两支撑管连接,所述固定轴用于与车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可在车轮的带动下在开口或者通槽处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滑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进一步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分叉管紧固连接以将弹性件和支撑管封装在分叉管的容纳空间内,所述锁紧件和分叉管的紧固连接方式为螺钉连接、焊接或者卡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一端抵靠在容纳空间的内壁上,另一端抵靠在支撑管上,所述通槽沿分叉管的径向贯穿且与容纳空间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靠近弹性件的一端开设有第三限位孔,所述第三限位孔沿支撑管的轴向设置,所述弹性件一端抵靠在第三限位孔的底壁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包括沿分叉管的轴向方向相邻设置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第一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安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欣力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