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铅吸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1877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铅吸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以大豆蛋白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戊二醛交联制备了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以其为吸附材料对溶液中的铅进行微柱吸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对铅的吸附容量为42.8 mg/g。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已有材料制备复杂、价格高昂的缺点,以及静态吸附操作繁琐、步骤复杂等缺点,降低了材料制备成本,减少人工操作步骤,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铅吸附效率。

A method for preparing chitosan soybean protein composite porous microspheres for adsorption of lea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hitosan soybean protein composite porous microsphere preparation method of lead adsorption. With soybean protein and chitosan as the raw material of chitosan soybean protein composite porous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cross-linking with glutaraldehyde, the adsorption of Pb by micro column adsorpti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chitosan soybean protein composite porous microspheres of lead for 42.8 mg/g. The present invention overcomes the defects of complex preparation and high price of the existing materials, and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static adsorption operation, such as tedious operation, complex steps, etc., reduces the material preparation cost, reduces the manual operation steps, simplifies the operation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lead adsorp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铅吸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铅吸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工业发展,铅污染已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迫切需要研发快速、便捷的铅吸附材料,以满足环境检测等需求。目前,分离富集水中镉的方法有沉淀、离子交换、吸附等。其中,吸附法因简便、高效且吸附材料可循环使用而被广泛使用。目前用于铅吸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制备暂未有相关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铅吸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构思如下:虽然目前各种吸附材料用于铅的吸附,其制备繁琐,成本高昂。大豆蛋白分子结构中具有丰富的酰胺基团,壳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氨基,因此,利用大豆蛋白和壳聚糖制备价格低廉吸附材料用于铅的吸附,材料制备简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在本实验中,利用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作为微柱吸附材料,对样品溶液中铅进行动态吸附和分离,减少人工操作,简化操作过程。本专利技术涉及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及铅的动态微柱吸附。当样品溶液中铅通过装载了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的微柱时,铅与微球材料上基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铅吸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铅吸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制备:称取4g壳聚糖于100mL烧杯中,加入50 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醋酸溶液,搅拌溶解后静置12小时,除去溶液中气泡得到壳聚糖溶液,备用;将2.0 g大豆蛋白和40 mL二次水加入到100 mL烧杯中,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大豆蛋白溶液,备用;将40 mL上述壳聚糖溶液和40 mL上述大豆蛋白溶液混合,并加入2.0g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得到壳聚糖‑大豆蛋白‑二氧化硅混合液,备用;取140mL液体石蜡于250mL三口烧瓶中,滴加4滴分析纯活性剂司班80,300r/min机械搅拌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铅吸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制备:称取4g壳聚糖于100mL烧杯中,加入5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的醋酸溶液,搅拌溶解后静置12小时,除去溶液中气泡得到壳聚糖溶液,备用;将2.0g大豆蛋白和40mL二次水加入到100mL烧杯中,搅拌至溶解完全得到大豆蛋白溶液,备用;将40mL上述壳聚糖溶液和40mL上述大豆蛋白溶液混合,并加入2.0g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得到壳聚糖-大豆蛋白-二氧化硅混合液,备用;取140mL液体石蜡于250mL三口烧瓶中,滴加4滴分析纯活性剂司班80,300r/min机械搅拌30分钟,水浴升温至60℃,将60mL壳聚糖-大豆蛋白-二氧化硅混合液逐滴滴加至上述三口瓶中,继续搅拌两个小时至形成均匀油珠颗粒,然后用分析纯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混合液pH为9.5,水浴温度升至90℃,再加入20mL分析纯戊二醛溶液,反应3小时后,静置、冷却后过滤得到固体微球颗粒,用水和无水乙醇交替清洗各3-5次,在索氏提取器中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5%的乙醇提取24小时;固体微球颗粒用浓度为5.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小时,用二次水洗至中性,过滤后在40℃下烘干,过筛得到40-60目粒径的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2)壳聚糖-大豆蛋白复合多孔微球吸附铅:分离富集装置由蠕动泵、自制微型柱和连接接头构成;微柱一端塞少量玻璃棉,以湿法上柱装入步骤(1)制备的交联大豆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雄志庞晓霞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