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及其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1460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其中,通过在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置入堵塞物,使其闭塞大脑中动脉主干及不多于2支的豆纹动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能够和血管解剖走行很好的匹配,从而精确定位,同时,能够很好控制栓塞的程度,制作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更加稳定、可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脑梗死面积适中,动物能够长期存活且具备典型的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所引起的症状;该法对动物的创伤程度较小,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避免了颈部血管的创伤引起的脑缺血性改变,能够满足脑卒中临床研究的相关需求。

A disease model of cynomolgus monkey ischemic stroke and its establishment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ynomolgus monkey ischemic stroke disease model and a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the disease, wherein the occlus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trunk and the bean artery without more than 2 branches are blocked by inserting a blockage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1 segment of the cynomolgus monkey. The invention of th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the cynomolgus monkey model of ischemic stroke disease and vascular anatomy can go a good match, and accurate positioning, at the same time, can be very good to control the degree of embolism disease, ischemic stroke model is more stable and controllable, moderate cerebral infarction stroke disease animal model, can survive for a long time with the 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 typical symptoms caused by trauma; less of the animal, with catheterization of femoral artery, avoid cerebral ischemia caused by cervical vascular trauma, can meet the demand of clinical research on stro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等)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较多,灵长类动物(猴)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较少,但是啮齿类动物模型在解剖、对缺血反应上都与人类存在一定的区别,需要进一步的利用灵长类动物模型进行研究以便进一步证实。灵长类动物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光化学法,通过光化学反应诱导局部脑缺血灶,这种疾病模型建立方法中,实验动物活率高且重复性好,但是需要在对动物进行开颅,对动物创伤较大,且仅能诱发皮层梗死,而不是完整的大脑动脉供血区,缺血区快速进展到血管源性水肿阶段,与人类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别。2、自体血栓栓塞法,通过自体血栓注入,模拟血栓栓塞,与疾病的发生机制最为接近,但注入的栓子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引起二次栓塞或在栓塞过程中栓子自溶,造成栓塞的不可控性,栓子注入过程中可能引起栓子逆流,导致异位栓塞,使得栓塞模型的复杂化。3、血管内气囊栓塞法,该法属于介入栓塞的一种,弥补了光化学法对血管不可逆的破坏和自体血栓栓塞法可控性差的缺点,但栓塞程度却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栓塞不全或充气过度引起血管破裂。且目前球囊栓塞的导管质地较硬,不能随意弯曲,无法很好的与血管解剖走行相匹配,在实际应用中,也不是理想的脑缺血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传统方法制备的动物模型稳定性较差,梗死面积过大或过小如图1、2所示,图1所示的动物模型梗死面积3过大,基底节区4明显受累,导致脑水肿、脑疝、颅高压,动物的死亡率极高。图2所示的动物模型,梗死面积3太小,基底节区4虽然不受累,实验动物能够长期存活,但却不足以引起脑卒中相关症状,无法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综上所述,传统的动物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存在着与人类脑卒中病理过程差别大,模型复杂程度高,血栓的栓塞程度不易控制,梗死面积不稳定等缺点。临床症状明显的动物往往因为梗死面积太大无法长期存活,而能够长期存活的动物往往梗死面积又过小不具备典型的临床症状,无法满足临床研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及其建立方法以及用于构建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通过在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置入堵塞物,使其闭塞大脑中动脉主干及不多于2支的豆纹动脉。优选的,在动物试验中,所述堵塞物为弹簧圈。优选的,其中,所述弹簧圈闭塞所述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的时间为2小时,获得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优选的,其中,所述弹簧圈的置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食蟹猴的右侧腹股沟备皮消毒;步骤B:采用动脉穿刺针穿刺股动脉,置入动脉鞘;步骤C:通过所述动脉鞘插入导管,所述导管内具有导丝,在所述导丝的引导下,将所述导管引至右侧颈内动脉;步骤D:通过DSA造影确定所述导管位于右侧颈内动脉,将所述导丝从所述导管中退出;步骤E:将微导管以及位于所述微导管内的微导丝沿着所述导管引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步骤F:通过DSA造影确定所述微导管引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将所述微导丝退出;步骤G:将所述弹簧圈通过所述微导管引入到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优选的,其中,所采用的食蟹猴为中年食蟹猴。优选的,其中,所述弹簧圈引至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中外1/3处,使得豆纹动脉的栓塞数量为2支。本专利技术还提供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其由上述所述的方法获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用于构建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系统,其包括利用堵塞物、将堵塞物送达至动脉器具以及血管造影装置作为必要成分,并且在上述方法中使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动物的建立方法能够和血管解剖走行很好的匹配,从而精确定位,同时能够很好控制栓塞的程度,制作的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动物模型更加稳定、可控,模型梗死面积适中,动物能够长期存活,且具备典型的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所引起的症状;并且该法对动物的创伤程度较小,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避免了颈部血管的创伤引起的脑缺血性改变,能够满足临床脑卒中研究的相关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方法一实施例制备的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动物的脑部磁共振扫描图。图2为传统方法另一实施例制备的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动物脑部磁共振扫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制备的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中导管、导丝在动物血管中穿行的整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制备的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中弹簧圈栓塞的具体位点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弹簧圈置入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DSA造影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动物脑部磁共振扫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提供了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动物的建立方法,如图3所示,其中,通过在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23M1段远端置入堵塞物13,使其闭塞豆纹动脉数24不多于2支,从而避免食蟹猴大脑基底节区梗死造成梗死面积过大,动物存活率低的缺陷。上述实施方式的1个具体示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构建方法,其中,在动物试验中,堵塞物为弹簧圈,当然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的类似弹簧圈的堵塞物。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弹簧圈为钛合金材质制备而成。适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脏器为大脑。本说明书中“闭塞”是指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定的闭塞率通常在80%以上,优选在90%以上。为了与人类脑卒中更为接近,需要闭塞的动脉为大脑中动脉,需要通过弹簧圈13闭塞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23M1段远端的时间为2小时,弹簧圈13位于右侧大脑中动脉23M1段远端中外1/3处,闭塞豆纹动脉24的数量为2支,这样的栓塞时间及栓塞位置避免了基底节区梗死引起大面积脑水肿脑疝导致动物死亡或梗死面积过小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本专利技术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中,如图3至图5所示,将弹簧圈13置入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23M1段远端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食蟹猴的右侧腹股沟备皮消毒;步骤B:采用动脉穿刺针穿刺股动脉21,置入动脉鞘11,动脉鞘11优选4F动脉鞘;步骤C:通过动脉鞘插入导管14,导管14内具有导丝,在导丝的引导下,将导管引至右侧颈内动脉22;步骤D:通过DSA造影确定导管14位于右侧颈内动脉22,将导丝从导管14中退出,本步骤中,通过DSA造影确定导管14位于右侧颈内动脉22的位置;步骤E:将微导管以及位于微导管内的微导丝沿着导管14引至右侧大脑中动脉23M1段;步骤F:通过DSA造影确定微导管引至右侧大脑中动脉23M1段,将微导丝退出;步骤G:将弹簧圈13通过微导管引入到右侧大脑中动脉23M1段远端,使得弹簧圈13闭塞豆纹动脉的数量不多于2支,并保持弹簧圈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23以及豆纹动脉的时间为2小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弹簧圈的压缩程度来把控血管栓塞的致密程度,达到使得右侧大脑中动脉以及不多于2支豆纹动脉完全闭塞。其中,所采用的食蟹猴为中年食蟹猴,获得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动物。本专利技术的建立方法的步骤G中,通过调节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及其建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通过在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置入堵塞物,使其闭塞大脑中动脉主干及不多于2支的豆纹动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通过在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置入堵塞物,使其闭塞大脑中动脉主干及不多于2支的豆纹动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在动物试验中,所述堵塞物为弹簧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弹簧圈闭塞所述食蟹猴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的时间为2小时,获得食蟹猴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蟹脑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其中,所述弹簧圈的置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食蟹猴的右侧腹股沟备皮消毒;步骤B:采用动脉穿刺针穿刺股动脉,置入动脉鞘;步骤C:通过所述动脉鞘插入导管,所述导管内具有导丝,在所述导丝的引导下,将所述导管引至右侧颈内动脉;步骤D:通过DSA造影确定所述导管位于右侧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梁刘兴利宋巍杨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