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类物品及其针织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06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鞋类物品包含鞋底及固定于鞋底的针织鞋面。针织鞋面包含针织部件及多条镶嵌线。针织部件包含由至少一纱线针织形成的多个区域,该多个区域包含鞋前区、鞋背区、内鞋侧区、外鞋侧区及鞋跟区,以围成接纳足部的三维空间。多条镶嵌线分别沿该三维空间的不同方向环绕嵌设于针织部件,以限制针织部件朝鞋前区方向的相对位移、朝鞋跟区方向的相对位移以及朝鞋背区方向的相对位移。

Footwear articles and their knitted uppers

The footwear of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hoe sole and a knitted shoe sole fixed on the sole. Knitting shoes bread contains knitting parts and multiple inlay lines. The knitting part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areas knitted by at least one yarn, which comprises a shoe front zone, a shoe back area, an inner shoe side area, an outer shoe side area and a heel area, so as to enclose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for the foot. A plurality of inlaid wir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long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are embedded in the knitting parts, so as to limit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the knitting parts toward the front area of shoes,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toward the heel area and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toward the shoe back area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类物品及其针织鞋面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鞋类物品及其针织鞋面;具体而言,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在不同方向局部限制延展的鞋类物品及其针织鞋面。
技术介绍
一般皮革或聚合物制成的鞋子,会由于所使用的材质而造成整个鞋子的透气性不佳,甚至于有不舒适的感觉,且在制鞋过程中,会有大量的鞋材在剪、接、裁等过程中损耗,容易造成环保问题,相对的也会提高制鞋的成本。因此,使用延展性高且柔软性佳的针织或编织材料作为鞋面,已逐渐成为制鞋业努力发展的方向。然而,在较激烈的运动中,例如篮球、足球运动等,由于常常会发生急跑、急停、跳跃等动作,使得针织鞋面制成的运动鞋因其所提供的高延展性及柔软性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鞋面滑移,进而使得穿戴者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鞋面,其利用镶嵌线穿梭于针织部件的预定区域,进而使得局部结构强度提升,形成鞋面的支撑架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类物品,其包含上述的针织鞋面,以利用不同方向环绕嵌设于针织部件的多条镶嵌线,降低相对位移的发生,进而有效减少穿者受伤的可能性。于一实施例,本技术的针织鞋面包含针织部件及多条镶嵌线。针织部件包含由至少一纱线针织形成的多个区域,该多个区域包含鞋前区、鞋背区、内鞋侧区、外鞋侧区及鞋跟区,以围成接纳足部的三维空间。多条镶嵌线,分别沿该三维空间的不同方向环绕嵌设于针织部件,以限制针织部件朝鞋前区方向的相对位移、朝鞋跟区方向的相对位移以及朝鞋背区方向的相对位移。于一实施例,该多条镶嵌线包含第一镶嵌线、第二镶嵌线及第三镶嵌线,其中第一镶嵌线沿内鞋侧区围绕鞋前区延伸至外鞋侧区,第二镶嵌线沿内鞋侧区围绕鞋跟区延伸至外鞋侧区,第三镶嵌线沿内鞋侧区围绕鞋背区延伸至外鞋侧区。于一实施例,第一镶嵌线、第二镶嵌线及第三镶嵌线的起点实质在内鞋侧区的相近位置,且第一镶嵌线、第二镶嵌线及第三镶嵌线的终点实质在外鞋侧区的相近位置。于一实施例,该多个区域更包含鞋底区,且第一镶嵌线、第二镶嵌线及第三镶嵌线分别自内鞋侧区及外鞋侧区进一步延伸至鞋底区。于一实施例,第一镶嵌线、第二镶嵌线及第三镶嵌线的起点及终点是在鞋底区的中间部分,且中间部分实质对应足部的足弓位置。于一实施例,第一镶嵌线、第二镶嵌线及第三镶嵌线为连续的单一条镶嵌线的不同线段。于一实施例,针织部件具有内表面及外表面,该多个区域包含由该至少一纱线针织形成的多个针织纱环,该多条镶嵌线通过多个针织纱环穿梭于内表面及外表面间。于另一实施例,本技术的鞋类物品包含鞋底以及上述的针织鞋面,且该针织鞋面固定于鞋底。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鞋类物品及其针织鞋面不仅可保有针织部件的高透气性及延展性所提供的穿著舒适性,更可通过穿梭在针织部件中的镶嵌线加强鞋面的结构性形成鞋面的支撑架构,以降低相对位移的发生,进而有效减少穿者受伤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鞋类物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针织部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针织部件的示意图。图4A及图4B分别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镶嵌线嵌设于针织部件的示意图及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针织鞋面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鞋类物品10a三维空间100针织鞋面100a内表面100b外表面110、110’针织部件111鞋前区112鞋背区113内鞋侧区114外鞋侧区115鞋跟区116鞋底区122第一镶嵌线124第二镶嵌线126第三镶嵌线200鞋底510~520步骤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鞋类物品10包含针织鞋面100及鞋底200。针织鞋面100固定于鞋底200,且针织鞋面100包含针织部件110及多条镶嵌线(例如122、124、126)。针织部件110包含由至少一纱线针织形成的多个区域,该多个区域包含鞋前区111、鞋背区112、内鞋侧区113、外鞋侧区114及鞋跟区115,以围成接纳足部的三维空间10a。多条镶嵌线122、124、126分别沿三维空间的不同方向环绕嵌设于针织部件110,以限制针织部件110朝鞋前区111方向的相对位移、朝鞋跟区115方向的相对位移以及朝鞋背区112方向的相对位移。具体而言,鞋底200可为一般熟知的合宜鞋底并包含缓冲、支撑等机能性的部件。举例而言,依据实际应用,鞋底200可包含例如大底、中底、鞋垫等,而针织鞋面100可应用缝合、粘合等技术固定在鞋底200的适当位置。针织鞋面100可为由至少一纱线针织形成具有多个纬列及经行的二维针织部件110所围成的三维鞋面(参见图2的实施例),或者针织鞋面100可为由至少一纱线针织形成具有多个纬列及经行的三维立体针织部件110’(参见图3的实施例)。纬列为织针纱环构成的水平列,而经行为交互相接的织针纱环构成的垂直行。换言之,沿纱线针织的蜿蜒路径是定义为纬列,且经行的延伸方向是与纬列的延伸方向相交。在此需注意,形成针织部件110、110’的纱线的数目、颜色、材料或织法是依据所欲形成的鞋面不同部分的伸缩需求、颜色或图案设计等来决定。此外,针织部件110、110’可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且可具有不同的图案设计,以应用于各种鞋类。如图2所示,于一实施例,以二维针织部件110形成的针织鞋面为例,针织部件110对应脚底的部分为镂空。鞋前区111、鞋背区112、内鞋侧区113、外鞋侧区114及鞋跟区115可接合(例如缝合)围成接纳足部的三维空间10a。鞋前区111一般包括对应脚趾的部分。鞋背区112一般包括对应脚背的部分。内鞋侧区113及外鞋侧区114为对应足部相对两侧边的部分。举例而言,内鞋侧区113一般包括对应足侧的部份且在面对另一脚的一侧。外鞋侧区114一般包括对应足侧的部份且在足部朝外的一侧。鞋跟区115一般包括对应跟骨的部分。在此需注意,针织部件的多个区域的划分仅为方便说明,不以实施例所示的区域范围为限。多条镶嵌线包含第一镶嵌线122、第二镶嵌线124及第三镶嵌线126。第一镶嵌线122沿内鞋侧区113围绕鞋前区111延伸至外鞋侧区114,以限制针织部件110朝鞋前区111方向的相对位移。换言之,通过第一镶嵌线122自针织鞋面100的一侧(例如内鞋侧区113)穿梭延伸至鞋前区111并围绕鞋前区111再延伸至针织鞋面100的另一侧(例如外鞋侧区114),可形成朝前方向的局部加强结构,并同时限制鞋类物品10前半部的前向及侧向的位移。第二镶嵌线124沿内鞋侧区113围绕鞋跟区115延伸至外鞋侧区114,以限制针织部件110朝鞋跟区115方向的相对位移。换言之,通过第二镶嵌线124自针织鞋面100的一侧(例如内鞋侧区113)穿梭延伸至鞋跟区115并围绕鞋跟区115再延伸至针织鞋面100的另一侧(例如外鞋侧区114),可形成朝后方向的局部加强结构,并同时限制鞋类物品10后半部的后退方向及侧向的位移。第三镶嵌线126沿内鞋侧区113围绕鞋背区112延伸至外鞋侧区114,以限制针织部件110朝鞋背区112方向的相对位移。换言之,通过第三镶嵌线126自针织鞋面100的一侧(例如内鞋侧区113)穿梭延伸至鞋背区112并围绕鞋背区112再延伸至针织鞋面100的另一侧(例如外鞋侧区114),可形成朝上方向的局部加强结构,并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鞋类物品及其针织鞋面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针织部件,包含由至少一纱线针织形成的多个区域,该多个区域包含一鞋前区、一鞋背区、一内鞋侧区、一外鞋侧区及一鞋跟区,以围成接纳足部的三维空间;以及多条镶嵌线,分别沿该三维空间的不同方向环绕嵌设于该针织部件,以限制该针织部件朝该鞋前区方向的相对位移、朝该鞋跟区方向的相对位移以及朝该鞋背区方向的相对位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针织部件,包含由至少一纱线针织形成的多个区域,该多个区域包含一鞋前区、一鞋背区、一内鞋侧区、一外鞋侧区及一鞋跟区,以围成接纳足部的三维空间;以及多条镶嵌线,分别沿该三维空间的不同方向环绕嵌设于该针织部件,以限制该针织部件朝该鞋前区方向的相对位移、朝该鞋跟区方向的相对位移以及朝该鞋背区方向的相对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该多条镶嵌线包含一第一镶嵌线、一第二镶嵌线及一第三镶嵌线,该第一镶嵌线沿该内鞋侧区围绕该鞋前区延伸至该外鞋侧区,该第二镶嵌线沿该内鞋侧区围绕该鞋跟区延伸至该外鞋侧区,该第三镶嵌线沿该内鞋侧区围绕该鞋背区延伸至该外鞋侧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织鞋面,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镶嵌线、该第二镶嵌线及该第三镶嵌线的起点实质在该内鞋侧区的相近位置,且该第一镶嵌线、该第二镶嵌线及该第三镶嵌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广硕技研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