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磷光材料领域,特别涉及铱配合物类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由于能有效利用三重态激子,可大幅提高发光效率,因此受到广泛关注。199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Thompson教授和普林斯顿大学的Forrest教授将三(2-苯基吡啶)合铱(III)[缩写为Ir(ppy)3]掺杂到4,4’-N,N-二咔唑联苯(缩写为BCP)中制作成绿光电致磷光器件,其最高外量子效率达到8.0%[见Baldo M A,Lamansky S,BurrowsP E,Thompson M E,Forrest S R,Appl.Phys.Lett.1999,11,3709]。继后,Thompson等人报道了一系列具有较强室温磷光且磷光寿命短(磷光寿命τ=1~14us)的含有环金属配体(C^N)和单阴离子双齿辅助配体(LX)的化合物(C^N)2Ir(LX)。由于利用短寿命三重态发光材料作为能量传递受体,可以克服在高电流密度下的主体和客体发光材料间的能量传递受阻,从而解决了高电流密度下器件发光饱和度的问题,因此大大提高了有机电致磷光器件商业化的可能性 ...
【技术保护点】
铱配合物类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磷光材料的结构式如下:***上述结构式中,R为叔丁基或异丙基,X为硫原子或连有苯基取代基的氮原子。
【技术特征摘要】
1、铱配合物类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磷光材料的结构式如下:上述结构式中,R为叔丁基或异丙基,X为硫原子或连有苯基取代基的氮原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铱配合物类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X为S原子,R为叔丁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铱配合物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魏孝强,卢志云,谢明贵,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