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松专利>正文

微动传感装置和床垫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34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微动传感装置和床垫,其中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支撑体和第一微动传感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层叠设置;所述支撑体支撑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和下壳体的顶面,所述上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上悬臂梁,所述下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下悬臂梁;所述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相对设置;所述微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边方向,且位于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采集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动传感装置和床垫,支撑体支撑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挑梁结构,可以定向采集微动信号。

Micro motion sensing device and mattr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icro sensing device and a mattress, wherein the device comprises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a supporting body and a first micro sensor;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is stacke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body supported o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wherein the support is fixed at both ends connected to th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of the top surface of the upper shell body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body is formed on the cantilever beam, the lower shell body relative to the supporting body formed under the cantilever; the cantilever beam and a cantilever beam under the relative setting; the micro senso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ody the side direction, and between the cantilever beam and cantilever beam, the collection between the cantilever beam and a cantilever beam under the distance changes. The micro sensing device and the mattress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support the support body between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and form the cantilever beam structure, and the micro motion signal can be collected direction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动传感装置和床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人体生理信号采集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微动传感装置和床垫。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微动传感装置放置在床垫内或床垫底部,可以采集人体的生理信号,但是只能采集一个人的生理信号,当两个人同时处于床垫上时,微动传感装置无法定向采集指定人体的生理信号,两个人产生的微动信号会互相干扰,所以导致微动传感装置不能准确测量待测人体的生理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微动传感装置和床垫,旨在解决如何定向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微动传感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支撑体和第一微动传感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层叠设置;所述支撑体支撑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和下壳体的顶面,所述上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上悬臂梁,所述下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下悬臂梁;所述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相对设置;所述微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边方向,且位于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采集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向第一方向突出于所述支撑体形成第一上悬臂梁,下壳体向所述第一方向突出于所述支撑体形成第一下悬臂梁;第一上悬臂梁和第一下悬臂梁相对设置;所述微动传感器包括第一微动传感器,该第一微动传感器设置于第一上悬臂梁和第一下悬臂梁之间,采集第一上悬臂梁和第一下悬臂梁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向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于所述支撑体形成第二上悬臂梁,下壳体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于所述支撑体形成第二下悬臂梁;第二上悬臂梁和第二下悬臂梁相对设置;所述微动传感器还包括第二微动传感器,该第二微动传感器设置于第二上悬臂梁和第二下悬臂梁之间,采集第二上悬臂梁和第二下悬臂梁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进一步地,所述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对应所述微动传感器的周侧设置有支撑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的柔性材料支撑体。进一步地,所述微动传感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电路板与所述微动传感器连接;所述电路板和微动传感器层叠设置,微动传感器远离电路板的一侧设置垫片,所述垫片紧接触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进一步地,所述微动传感装置还包括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发射器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传输所述微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床垫,包括垫体和微动传感装置;所述微动传感装置上壳体、下壳体、支撑体和第一微动传感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层叠设置;所述支撑体支撑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和下壳体的顶面,所述上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上悬臂梁,所述下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下悬臂梁;所述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相对设置;所述微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边方向,且位于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采集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所述微动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垫体内,采集垫体在厚度方向的微动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垫体包括双人垫体,该双人垫体包括沿双人垫体长度方向分隔两侧的第一躺卧区和第二躺卧区,在所述第一躺卧区和第二躺卧区之间设置所述微动传感装置;所述微动传感器与所述支撑体的直连线与所述双人垫体的宽度方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微动传感装置设置在所述垫体的边沿区域,所述微动传感装置的微动传感器相对于所述支撑体靠近所述垫体的中心区域。进一步地,所述垫体包括第三躺卧区,所述微动传感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三躺卧区对应的垫体区域内;所述微动传感器与所述支撑体的直连线与所述第三躺卧区的长度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动传感装置和床垫,支撑体支撑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挑梁结构,微动传感装置在受到压力作用时,设置有支撑体的位置由于有支撑体支撑而基本保持原状,而突出于支撑体的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则在压力的作用下相对运动,进而对微动传感器做功,微动传感器可以采集垫体的微动信号,所以当微动传感器装置设置在垫体的底部或垫体内部时,其只会对设置有微动传感器的一侧的微动信号敏感,利用上述微动传感装置进行定向采集人体的生理信号时,比例在双人床的垫体下,将微动传感装置设置在垫体的中间位置,然后将微动传感装置的采集敏感的一侧朝向待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的一侧,那么另一侧产生的微动信号则会因为支撑体的作用基本被隔离于微动传感器,进而提高采集人体生理信号的准确性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微动传感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微动传感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微动传感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微动传感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床垫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A-A截面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床垫沿横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动传感装置,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支撑体30和微动传感器40;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相对层叠设置;支撑体30支撑于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之间,支撑体30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上壳体10的底面和下壳体20的顶面,上壳体10相对支撑体30形成上悬臂梁,下壳体20相对支撑体30形成下悬臂梁;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相对设置;微动传感器40设置于支撑体30的一侧边方向,且位于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采集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本实施例中,上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是硬质材料制成,如硬塑料、不锈钢、合金等刚性较大的材料制成,在未受到其承受的极限力对其进行弯折时会发生弯曲,当力撤销后会恢复到原状,但是当大于极限力时,则会被破坏,发生断裂或无法恢复的情况。上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相对平行的层叠设置,便于安装支撑体30等。上述支撑体30同样是由硬质材料制成,其主要沿垂直于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的方向设置,阻碍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在支撑体30的部位发生相对位移。上述上壳体10相对支撑体30形成上悬臂梁,下壳体20相对支撑体30形成下悬臂梁,即为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有部分突出于支撑体30的支撑面,使其相对支撑体30悬空设置。将微动传感器40设置于支撑体30的一侧边方向,且位于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采集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指当压力作用到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后,支撑体30会阻碍其支撑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的部分相对移动,而未支撑的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部分则会相对发生位移,使其在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相对的区域形成压力敏感区域,即上述压力传感装置对设置有支撑体30之外的、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对应的区域具有良好的采集压力敏感,可以实现定向采集压力信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上述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对应微动传感器40的周侧设置有支撑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的柔性材料支撑体70。上述柔性材料支撑体70可以为柔性橡胶、硅胶等在受力变形后,可以良好的回复原形的材料。本实施例中,柔性材料支撑体70可以是多个支撑块均匀围绕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的边沿周测设置;也可以是一条长条状结构的柔性材料,围绕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的边沿周测设置。柔性材料支撑体70的形变与上悬臂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微动传感装置和床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动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支撑体和第一微动传感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层叠设置;所述支撑体支撑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和下壳体的顶面,所述上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上悬臂梁,所述下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下悬臂梁;所述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相对设置;所述微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边方向,且位于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采集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支撑体和第一微动传感器;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相对层叠设置;所述支撑体支撑于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和下壳体的顶面,所述上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上悬臂梁,所述下壳体相对所述支撑体形成下悬臂梁;所述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相对设置;所述微动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支撑体的一侧边方向,且位于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采集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向第一方向突出于所述支撑体形成第一上悬臂梁,下壳体向所述第一方向突出于所述支撑体形成第一下悬臂梁;第一上悬臂梁和第一下悬臂梁相对设置;所述微动传感器包括第一微动传感器,该第一微动传感器设置于第一上悬臂梁和第一下悬臂梁之间,采集第一上悬臂梁和第一下悬臂梁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向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突出于所述支撑体形成第二上悬臂梁,下壳体向所述第二方向突出于所述支撑体形成第二下悬臂梁;第二上悬臂梁和第二下悬臂梁相对设置;所述微动传感器还包括第二微动传感器,该第二微动传感器设置于第二上悬臂梁和第二下悬臂梁之间,采集第二上悬臂梁和第二下悬臂梁之间的相对距离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对应所述微动传感器的周侧设置有支撑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的柔性材料支撑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上悬臂梁和下悬臂梁之间,电路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
申请(专利权)人:杨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