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565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轮胎胎双层硫化机基础上增加了入模机械手和出模机械手,通过入模机械手和出模机械手进行上下模,进而减少了人工操作,且减少制作机械技术领域的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机架,两组所述机架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硫化模具,左侧所述机架的左侧壁和右侧机架的右侧壁均设置有电机板和转盘固定板,与现有的内胎双层硫化机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内了人工作操作的危险性,通过机械的上下模方式取代了以往人工上下模的方式,从而节省了人力。

Automatic entry and exit machine for inner tube double layer vulcaniz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double tire vulcanizing machine based on the increase in mould and die manipulator manipulator, manipulator by mould and die manipulator die down, thereby reducing the manual operation, and reduce a double tube vulcanizing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field of mechanical automatic entry molding machine. The base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are provided with a fram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vulcanized mould the frame at the top and bottom left, right side wall of the frame left wall and the right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the motor plate and the fixed plate of a turntabl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double tyre vulcanizing machine, th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the risk of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existing in the work of operation,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mold machinery to replace the artificial upper and lower die way in the past, so as to save Human resources\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
本技术涉及轮胎制作机械
,具体为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车辆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对轮胎制作机械的技术也越来越高,汽车轮胎的硫化从50年代起推广应用了胶囊定型硫化机。硫化室内径在65"以下的轮胎,即全部乘用车轮胎和轻型、中型卡车轮胎的硫化基本上都采用双模定型硫化机,而现有的内胎双层硫化机的内胎的入模及出模都由人工完成,缺点有四:第一安全性问题,硫化机的开模合模有时会把手夹伤;第二工作环境恶劣,温度较高,长期近距离接触会对人体会造成伤害;第三操作困难,且需要的人工较多,进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内胎双层硫化机的内胎的入模及出模都由人工完成,缺点有四:第一安全性问题,硫化机的开模合模有时会把手夹伤;第二工作环境恶劣,温度较高,长期近距离接触会对人体会造成伤害;第三操作困难,且需要的人工较多,进而增加了生产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机架,两组所述机架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硫化模具,左侧所述机架的左侧壁和右侧机架的右侧壁均设置有电机板和转盘固定板,且电机板位于转盘固定板的上方,左侧所述转盘固定板的右侧和右侧转盘固定板的左侧均设置有转盘,左侧所述电机板的右侧和右侧电机板的左侧均设置有电机,两组所述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均设置有转轴,且左侧转轴分别贯穿左侧转盘,右侧所述转轴贯穿右侧转盘,右侧所述转轴的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入模机械手,且底部入模机械手位于转盘的底部,所述入模机械手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盘,且支撑盘位于右侧转轴的前侧,所述支撑盘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吸盘锁紧支架,所述吸盘锁紧支架的底部设置有吸盘,左侧所述转轴的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出模机械手,所述出模机械手的底部设置有气动卡爪支架,且气动卡爪支架位于左侧转轴前侧,所述气动卡爪支架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气动卡爪。优选的,两组所述电机均为异步电机,两组所述转盘的内腔均设置有限位机构。优选的,顶部所述吸盘的底部高度高于顶部硫化模具的顶部高度,底部所述吸盘的底部高度高于底部硫化模具的顶部高度。优选的,顶部所气动卡爪的底部高度高于顶部硫化模具的顶部高度,底部所述气动卡爪的底部高度高于底部硫化模具的顶部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内胎双层硫化机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在现有的内胎双层硫化机基础上增加了入模机械手和出模机械手,通过入模机械手和出模机械手进行上下模,进而减少了人工操作,且减少了人工作操作的危险性,通过机械的上下模方式取代了以往人工上下模的方式,从而节省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机架、3硫化模具、4电机板、5转盘固定板、6转盘、7电机、8转轴、9入模机械手、10支撑盘、11吸盘锁紧支架、12吸盘、13出模机械手、14气动卡爪支架、15气动卡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机架2,两组机架2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硫化模具3,左侧机架2的左侧壁和右侧机架2的右侧壁均设置有电机板4和转盘固定板5,且电机板4位于转盘固定板5的上方,左侧转盘固定板5的右侧和右侧转盘固定板5的左侧均设置有转盘6,左侧电机板4的右侧和右侧电机板4的左侧均设置有电机7,两组电机7的底部动力输出端均设置有转轴8,且左侧转轴8分别贯穿左侧转盘6,右侧转轴8贯穿右侧转盘6,右侧转轴8的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入模机械手9,且底部入模机械手9位于转盘6的底部,入模机械手9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盘10,且支撑盘10位于右侧转轴8的前侧,支撑盘10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吸盘锁紧支架11,吸盘锁紧支架11的底部设置有吸盘12,左侧转轴8的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出模机械手13,出模机械手13的底部设置有气动卡爪支架14,且气动卡爪支架14位于左侧转轴8前侧,气动卡爪支架14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气动卡爪15。其中,两组电机7均为异步电机,两组转盘6的内腔均设置有限位机构,在电机7带动转轴8进行旋转的过程中,转盘6对转轴8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避免转轴8旋转的角度过大而不能完成上下模工作,顶部吸盘12的底部高度高于顶部硫化模具3的顶部高度,底部吸盘12的底部高度高于底部硫化模具3的顶部高度,顶部所气动卡爪15的底部高度高于顶部硫化模具3的顶部高度,底部气动卡爪15的底部高度高于底部硫化模具3的顶部高度。工作原理:本技术的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在进行使用时,当车胎定型工作完成后,右侧电机7进行工作,带动转轴8进行转动,进而使得入模机械手9底部的支撑盘10旋转至定型盘的中心位置,控制吸盘锁紧支架11底部的吸盘12进行工作,吸盘12将定型盘中定型完成的内胎取出,再通过电机7的反转使得吸盘12带动着内胎移动到硫化模具3的顶部中心处,再控制吸盘12停止工作,进而使得内胎被放置进硫化模具3的内腔,在硫化模具3的内腔中进行硫化工作,当内胎硫化工作完成后再进行出模工作,进行出模工作时,左侧电机7进行工作,左侧电机7带动着转轴8进行转动,转轴8带动着出模机械手13底部的气动卡爪支架14旋转到硫化模具3的顶部中心处,气动卡爪支架14底部的气动卡爪15对内胎进行抓取工作,抓取工作完成后,再控制左侧电机7进行反转,使得内胎被移出硫化模具3,在电机7带动转轴8进行旋转的过程中,转盘6对转轴8的旋转角度进行限位,避免转轴8旋转的角度过大而不能完成上下模工作,通过入模机械手9和出模机械手13进行上下模,进而减少了人工操作,且减少了人工作操作的危险性,通过机械的上下模方式取代了以往人工上下模的方式,从而节省了人力。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机架(2),两组所述机架(2)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硫化模具(3),左侧所述机架(2)的左侧壁和右侧机架(2)的右侧壁均设置有电机板(4)和转盘固定板(5),且电机板(4)位于转盘固定板(5)的上方,左侧所述转盘固定板(5)的右侧和右侧转盘固定板(5)的左侧均设置有转盘(6),左侧所述电机板(4)的右侧和右侧电机板(4)的左侧均设置有电机(7),两组所述电机(7)的底部动力输出端均设置有转轴(8),且左侧转轴(8)分别贯穿左侧转盘(6),右侧所述转轴(8)贯穿右侧转盘(6),右侧所述转轴(8)的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入模机械手(9),且底部入模机械手(9)位于转盘(6)的底部,所述入模机械手(9)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盘(10),且支撑盘(10)位于右侧转轴(8)的前侧,所述支撑盘(10)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吸盘锁紧支架(11),所述吸盘锁紧支架(11)的底部设置有吸盘(12),左侧所述转轴(8)的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出模机械手(13),所述出模机械手(13)的底部设置有气动卡爪支架(14),且气动卡爪支架(14)位于左侧转轴(8)前侧,所述气动卡爪支架(14)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气动卡爪(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胎双层硫化机自动出入模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机架(2),两组所述机架(2)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硫化模具(3),左侧所述机架(2)的左侧壁和右侧机架(2)的右侧壁均设置有电机板(4)和转盘固定板(5),且电机板(4)位于转盘固定板(5)的上方,左侧所述转盘固定板(5)的右侧和右侧转盘固定板(5)的左侧均设置有转盘(6),左侧所述电机板(4)的右侧和右侧电机板(4)的左侧均设置有电机(7),两组所述电机(7)的底部动力输出端均设置有转轴(8),且左侧转轴(8)分别贯穿左侧转盘(6),右侧所述转轴(8)贯穿右侧转盘(6),右侧所述转轴(8)的外壁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入模机械手(9),且底部入模机械手(9)位于转盘(6)的底部,所述入模机械手(9)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盘(10),且支撑盘(10)位于右侧转轴(8)的前侧,所述支撑盘(10)的圆周外侧均匀设置有吸盘锁紧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长洪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炬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