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国晶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床土调酸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9536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床土调酸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产品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为氢氧化铜10~95;碳酸盐10~95。其中,所述的碳酸盐选自工业碳酸钠、重质碳酸钠或食用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在黄瓜、豌豆等作物盛花期根据土壤酸度,施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品的水溶液,能有效促进植物对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充分吸收和平衡吸收,提高作物肥效利用率和抗逆性,促进作物叶绿素形成,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成品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对白粉病防效达95%以上,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制剂,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床土调酸和防治植物白粉病的多功能床土调酸剂。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很大面积的耕地属偏酸性红壤。特别是云南省,山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96%以上,而且大多为丘陵山地,土壤pH常为5.5左右,很多耕地pH在4.5~5.5之间。土壤干、酸、瘦、薄为云南酸性山地红壤的基本特征。由于土壤偏酸性,土壤中的钙、磷等有效养份不能得到充分释放,施用的磷肥,钙肥等在酸性条件下容易形成植物不可利用或难于利用的盐类,导致植物养份缺乏,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营养平衡失调,使植物生长受阻,且易受病害侵染,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现有技术中,应用最多的土壤调酸剂是施用生石灰,每亩用量常达100~200公斤,连年多次使用会导致土壤板结,特别会使萝卜、芥兰、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韧皮部、维管素变黑、味苦、质地脆硬,失去风味,降低产量和品质,且施用劳动强度大。这是本领域中一个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环保、使用简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的农业用床土调酸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床土调酸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1.本专利技术制成所述的多功能床土调酸剂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为:氢氧化-->铜10~95,碳酸盐5~90,其中,所述的碳酸盐选自工业碳酸钠、重质碳酸钠或食用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2.将上述各原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床土调酸剂的方法,采用下述步骤:(1)按上述比例称取各原料;(2)启动气流粉碎机,待运转正常后,同时定量均匀加入两种原料,所述的气流粉碎机设有定量加料自动控制装量,可根据各原料所需要量,分别定量加料,经气流粉碎至细度为400以上筛目,经检验合格,剂量分装、包装、检验合格,而得到本专利技术的床土调酸剂。产品的使用方法:1.在作物盛花期根据土壤酸度,如pH4.5~5.5之间的酸性红壤,每亩施用本专利技术制成品1公斤,兑水150~200公斤浇施或塘内喷淋可调节植物根际土壤酸性,有效促进植物对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充分吸收和平衡吸收,提高作物肥效利用率和抗逆性,促进作物叶绿素形成,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2.在豌豆、黄瓜、西瓜、西葫芦、葫芦、南瓜、甜瓜、烤烟、蕃茄、辣椒、大豆、菜豆、三叶草、菊花、月季、黄杨、凤仙花、情人草、勿忘我等植物发生白粉病时,用本专利技术制剂500~600倍液作叶面喷雾24小时防效可达70%,48小时防效可达95%以上,且在叶面上无任何残留物。本专利技术的防治原理简述:1.云南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96%,多为酸性或偏酸性红壤,干、酸、瘦、薄是云南酸性山地红壤的主要特征,山地pH大多在4.5~5.5之间;pH在4.2~5.0之间的山地也广布。由于土壤偏酸性,土壤中的磷、钙会被固定。人为施用的磷、钙等肥料也不同程度形成难溶或不可溶的盐类,植物很难吸收利用,常导致植物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营养失衡,降低肥效利用率,作物抗逆性降低,易受病害侵染,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本专利技术在500倍水溶液时pH呈中性。在作物全生育期中,特别是初花、盛果期作物需肥与人为施肥量均大,此时施用本产品制剂可调节植物根际pH和作物根际微生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作用。2.植物白粉病为真菌性病害,植物常见白粉病菌原有13个属,危害的植物达160余种。经试验研究,分别单用碳酸钠,氢氧化铜100~1000倍液喷雾,对作物白粉病有一定作用,但无生产应用价值。通过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铜复配后溶液呈碱性效应,而产生速效性并能迅速被植物绿色部份吸收。氢氧化铜为多孔针形晶体,单位重量上的颗粒最多,表面积最大,在碱性条件下,遇温水释放出的铜离子很快与真菌或细菌体内的蛋白质中的-SH、-N2H2、-COOH、-OH等基团起作用,导致病菌死亡。氢氧化铜施用后,对植物叶面所补充的铜离子又是一种微量元素,能促进植物叶绿素的形成。提高植物抗逆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这是专利技术人30年从事植保科研推广的工作经验,在实践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的成果。本专利技术经云南农科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厅土肥站试验,既可作床土调酸剂,也可以用作防治植物白粉病,效果显著,成功地解决了多年来困扰酸性土壤因肥力不平衡及导致植物白粉发生的技术难题。2.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对农作物无害,溶液在作物叶面不留任何残留物,产品生产中具有低能耗、无废水、废气、废渣,利于环保和食品安全的特点。生产应用中安全、经济、使用简便。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原料充足,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应用范围广,除用作床土调酸和防治植物百粉病外,还可兼治植物细菌性病害,市场前景广阔。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和典型应用实施例,可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但它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制备实施例1按重量份称取:工业碳酸钠95,氢氧化铜5;启动气流粉碎机,待运转正常后,开启与气流粉碎机配套的加料自动控制程序、同时将上述两种原料均匀加入,经气流粉碎。产品质检合格、定量分装,检验合格,装箱即得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床土调酸剂。制备实施例2重复制备实施例1有以下不同:重质碳酸钠60,氢氧化铜40。制备实施例3重复制备实施例2有以下不同:食用碳酸钠80,氢氧化铜20。制备实施例4重复制备实施例3有以下不同:食用碳酸氢钠5,氢氧化铜95。应用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委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厅土肥站,在黄瓜和豌豆上各进行了三地3组同作物不同区域试验,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实施例1的制成品,1公斤兑水150~200公斤浇施一次,在盛花期和盛果期植物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用500倍液各喷施一次,植株长势旺,植物生长均匀、整齐、清秀、无白粉病发生,增产效果显著。黄瓜增产8.6%,豌豆增产17.9%,产品商品率达98%。应用实施例2在云南不同地区,在设施栽培、露地栽培的作物和园林植物:南瓜、西瓜、葫芦、月季、菜豆、烟草、黄瓜、番茄、辣椒、三叶草、向日葵、景天、菊芋、豌豆、大豆、非洲菊、菊花、凤仙花、紫薇、黄扬等作物上用制备实施例2制品的500~600倍水溶液,在作物发生白粉病时喷雾,药后24小时防效达60%以上,72小时可达95%以上,药效持效期7~10天,同时对假单孢杆菌属和欧氏胡萝卜杆菌属所致的细菌性病害也有防效。应用实施例3-->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实施例3的制成品500~800倍水溶液浸种百合、魔芋、生姜种球60分钟,晒干后播种能防治种球细菌性病害和青霉菌。应用实施例4用本专利技术制备实施例4的制品,500倍水溶液喷雾能防治黄瓜角斑病、烟草野火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应用实施例5单用氢氧化铜100~1500倍液对桃、梨、李、苹果、柿、白菜、大豆、小麦、紫微等植物产生药害,且随药液浓度的增加,药害加重,导致植株落叶、落花、落果,生长点枯萎。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实施例4的制品500~600倍水溶液,对上述植物白粉病防效高,且无药害。每亩次防治成本仅为1.6元人民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床土调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该床土调酸剂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为氢氧化铜10~95,碳酸盐5~9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床土调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该床土调酸剂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为氢氧化铜10~95,碳酸盐5~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土调酸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盐选自工业碳酸钠、重质碳酸钠或食用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它们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土调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该床土调酸剂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为工业碳酸钠95,氢氧化铜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土调酸剂,其特征在于制成该床土调酸剂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为重质碳酸钠60,氢氧化铜4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土调酸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晶
申请(专利权)人:赵国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