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反应特性的液晶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930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反应特性的液晶单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结构式如上,式中n↓[1]为6-12的整数,n↓[2]为1-5的整数,n↓[3]为1-4的整数,端烯烃氧基取代位置在苯甲酸基体的邻位或对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二羟基苯甲酸为基体在羧基上引入空间位阻基团生成酯,再与卤代烷合成对位醚,接着通过烷氧化反应将烯烃基接到邻位或间位羟基上,最后水解成酸与通过傅克酰化还原得到的对烷基取代苯基苯酚酯化生成这种液晶单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反应性双键,可通过聚合或接枝到高分子链得到新型腰接型液晶高分子或者液晶弹性体,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安全,在薄板显示、人造肌肉、形状记忆、生物医药、高强度结构材料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领域的液晶化合物,是一种具有反应特性的液晶单体及其制备方法。(二)
技术介绍
液晶在流态保持有序性,利用它在光、电、磁和热致下的各向异性特点,液晶被广泛用于显示、信息、生物医学和智能材料上。液晶显示是液晶材料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它经历了由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TN-LCD),到超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STN-LCD)和薄膜晶体管阵列驱动显示(TFT-LCD)三个技术阶段,由于TFT-LCD具有屏幕反应速度快、对比度好、亮度高、可视角度大和色彩丰富等特点,克服了其它几类显示技术的弱点而成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显示设备。相应与TFT-LCD显示技术对液晶材料的要求,一般需要液晶化合物稳定性高、工作温度宽、粘度低、高电压保持率、低阀值和匹配的各向异性。为了得到合适的液晶材料,在液晶单体的末端通过引入氰基或氟取代,增大分子的极性,以达到显示使用要求。但是端基极性基团的引入容易导致吸附其它离子杂质,而且小分子本身位移不固定,易产生聚集和氧化最终导致产品不稳定,影响产品性能。而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单体具有反应性基元,通过加成反应将其固定在基质上,有利于阻止分子聚集,提高器件稳定性。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反应特性的液晶单体,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式中n↓[1]为6-12的整数,n↓[2]为1-5的整数,n↓[3]为1-4的整数,烯烷氧基取代位置在苯甲酸基体的邻位或对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反应特性的液晶单体,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为:式中n1为6-12的整数,n2为1-5的整数,n3为1-4的整数,烯烷氧基取代位置在苯甲酸基体的邻位或对位。2.一种合成具有反应性液晶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将邻对取代或间对位取代的二羟基苯甲酸与饱和烷基醇或苯酚混合,在40℃滴加浓硫酸,结束后回流10h,冷却中和到PH=7,过滤,浓缩得粗产品,水重结晶得白色晶体,既为化合物1;b.将化合物1与卤代烷溶解在丙酮中,加入碳酸钾,通干燥氮气,回流反应5h,减压蒸去大部分溶剂,加水过滤,对滤饼用正丁醇重结晶得白色粉末,即为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明邓登宋斐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