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透反液晶显示领域,尤指一种 具有混合液晶取向层的透反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可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大类。透射式液晶显示器采用背光源发光模 式,在室内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但是它耗电大且不适于在室外使用。反射式液晶显示器采 用周围环境的光,节省了电力消耗,尤其在室外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但它在暗室里却无法 使用。透反液晶显示器结合了透射式和反射式液晶显示器两者的优点。它的每个子像素由 透射区和反射区组成,透射区和反射区可分别独立工作,也可以在两种模式下共同工作。透 反液晶显示器既可以在室内使用,也可以在室外使外。因此,它适合充当便携式移动电子产 品的显示设备。透反液晶显示器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难以在透射区和反射区同时获得相同的透射 和反射电光特性。这是由于透反液晶显示器的透射区采用背光源发光模式,光线仅需穿过 液晶分子层一次;而反射区使用周围环境的光作为光源,因此光线需要穿过液晶分子层两 次;这种状况使得光线在通过反射区时的相位差为透射区时的2倍。对此,透反液晶显示器 采用双盒厚设计方案,即透射区的液晶盒厚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射和反射电光特性相匹配的单盒厚透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彼此相对设置且被分别分成透射区(T)和反射区(R),透射区(T)和反射区(R)的液晶层(30)均使用相同的垂直取向液晶材料,透射区(T)和反射区(R)采用相同的液晶盒厚度d;上基板(10)包括上基板玻璃层(11)、上基板宽带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上基板宽带二分之一波长波片(13)和上基板偏振片(14);下基板(20)包括下基板玻璃层(21)、下基板宽带四分之一波长波片(22)、下基板宽带二分之一波长波片(23)和下基板偏振片(24);其中上基板宽带四分之一波长波片(12)和下基板宽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